区块链会“Kill”现有商业模式?



区块链会“Kill”现有商业模式?



2008年,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中提出区块链的概念,希望借此创建一套基于密码学的“去信任化”系统。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区块链是什么,也认识到区块链将会改变世界。对于许多成熟的行业和公司来说,区块链带来的改变是一场“灭顶之灾”。

区块链咨询公司 Northwest Passage Ventures CEO Alex Tapscott 是数字金融领域权威发言人,其父 Don Tapscott 更是被称为“数字经济之父”,父子二人合著《区块链革命》曾在多个国家及地区位列畅销书榜首。

在这对“父子兵”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蒸汽机起步,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移动互联网的产生。区块链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这项技术将对整个社会带来巨大影响,也将使互联网时代进入第二阶段。有人说,区块链最先革的是现有商业模式的“命”。

中心化应用平台“岌岌可危”

在一个以硅谷为背景的美剧中,男主有一个极具区块链精神的构想,希望每个人的手机和电脑中多余空间和处理能力在网络中得到充分使用。

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的手机和电脑都可以托管一小部分互联网,从而向彼此提供网页。通过手机和电脑用户的托管,成本就会减少,这是一个“省钱”的方式。这就像一个人如果拥有多余的太阳能资源,就可以向电网出售剩余能源,道理相同。

然而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所有的网页全部集中在大型服务器中,所有人的手机、电脑只是网络信息的接收器。同时参与储存和托管网页的,也仅仅由几个关键的参与者主导。据数据调查公司Statista称,目前的全球云计算和托管市场每年会带来约1180亿美元收入,并且在过去10年中,该市场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区块链会“Kill”现有商业模式?


如此看来,存储和服务真是一块“肥田”。人们之所以依赖这种模式,是因为中心化托管能保障较高的安全性,并进行强化处理。也正因为中心化的托管,当建立拥有大流量网站时,像GoDaddy、Amazon网络服务和 Google云这样的网站,会利用用户创造的内容吸引更多流量。

这么做没有任何问题,但实际上,这种超级中心化的网络托管商业模式创造的价值,“配不上”高昂的托管费。

试想,如果这1180亿美元分布到互联网中每一个人的身上,是不是会有另外一番景象?

虽然1180亿美元分配到个人手中后数额并不多,但的确会让这些用户的月账单总额有所下降。如果这种模式真的应用在现实场景中,对托管公司的影响将会是毁灭性的。

2018年初,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在其年度报告中承认,区块链技术对其商业模式构成威胁。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子商务迅速占领全球市场,线上网银崛起。更“可怕”的是,支付工具不断创新,银行的一部分线下业务已经被支付工具取代。也就是说,在十几年前,互联网已经对传统银行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再造和创新。

而区块链可以天然与金融和银行结合,带来的零成本信用交易,会使申请银行卡或贷款的过程省去很多中间步骤。也就是说,你就算不提供任何证明材料,也几乎不会发生诈骗交易。因为在区块链智能协议里,诈骗交易的成本非常高昂。

同时,区块链会促使银行改善其服务质量,防止市场份额下降。因为客户可以自由选择与市场上其他人展开业务,这无形中增加了银行的竞争对手,会抢占银行的市场份额,影响收益。

因此,银行如果想要守好自己的“地盘”,维持现有的利润,新技术的运用是一条必经之路。

平台“多中心化”是必然商业趋势?

从目前来看,Facebook的客户需要从那些有争议的、能产生点击量的内容获得报酬。此外,Facebook员工的奖励以奖金形式发放。

此时我们假设Facebook有区块链支持版本,那么在这个版本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他们发布帖子、参与活动、浏览网页的时间等得到奖励,这些奖励可以兑换成美元。

这就形成一个逻辑,用户发布的内容越多,内容越吸引人,赚得奖励就越多。同时,用户为了参与区块链版的Facebook,他们必须拥有一些平台token。因此,随着更多的参与者增加,这些token的价值就会增加。平台的创建者得到了一定比例的token,并且参与投资。进入良性循环之后,会有更多新用户加入,同时token将继续增值。

对于平台来说,每当一个新用户加入平台,每个用户的奖励都会随需求增值。在这种情况下,平台用户会逐渐集结许多发帖子的主力军,通过这种维护方式为公司留住大多数用户。

当然,区块链除了用底层技术改变应用以外,基于底层技术还可以衍生出“通证化证券”。面对“通证化证券”,最不淡定的是资本市场和金融行业。

“通证化证券”会刺激资金流动

世界上的财富大致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我们常说的“货币”形式,其余两种主要由房地产和股票组成。房产和股票为投资者提供了资产多样化的方法,用以应对市场的波动性和增加资产回报。

但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进入二级市场投资的机会十分有限,因此他们会选择长期锁定资产。同时,资产有限的流动性限制了投资者获得额外资本的机会。

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普通投资者的资产“按兵不动”,资本方若想实现资产流转,简直是步履维艰。区块链带来的“通证化证券”为这个“死循环”打开了缺口。

简而言之,“通证化证券”是使用电子“包装”的证券,它允许企业在锁定资金的情况下释放投资机会给投资者,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说,二级市场上的“通证”交易更加容易。

此外,区块链为“通证化证券”提供了技术供养,可以将涉及金融证券交易的账本安全保管并分布在区块链中。通过使用这种方式,可以提供关于财产、可信证券,以及公开可介入分布式账本相关完整数字化信息。

“通证化证券”风险更小?

以当前货币体系来看,储备货币归根结底不仅仅是“货币”,它背后受到了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支撑。

就拿美国国债来说,当你购买美国20年期的国债时,事实上,你潜在地对美国货币体系、20年后美国的偿债能力、法律机构对政府的权力都做了“押注”。所以国债对弱国或政府不稳定的国家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同时,基于不稳定原因,这些国家的国债需求会减少。

与国债作对比,“通证化证券”最简单的应用形式是,在链上使用通证来对证券进行记账和转让。事实上,区块链天生就带有网络协同的属性,将区块链与智能数据进行深度结合,通过算法服务于应用场景。区块链带来的商业模式是把国债、证券等资产数字化,把商业交易过程“去信任”化。

因此可以说,区块链带来的“通证化证券”的风险远远低于不稳定国家发行的国债。

行业生态决定了行业发展,而生态的繁荣与否,完全由经济模型和商业模式来决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根据上文可以看出,“信任”是区块链商业模式的核心和最大动力。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会重新对那些成熟的商业模型进行“信任”考量。在区块链商业模型下,协议代码代替一部分人力劳动,消解“信任”耗去的人力成本,人为执行力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Punch Line

如果你没有真正创新,你的颠覆不算颠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才是人间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