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信佛为什么要烧香、拜佛像?

闻观1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其实佛、菩萨,神仙是不需要你供奉烧香的,如果你烧香他就帮你,你不烧香他就不帮你,那不是菩萨,那是魔鬼。

其实烧香、礼佛是一种态度。

拜佛为什么能灵验?

我常对人说,你说你没有钱,但是银行里那么多钱,你为什么不去拿?因为你拿不起来。其实我们需要的东西人世间从来不曾少过,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拿了太多的不需要的东西,让你没有力量拿起来你需要的。

过沙漠,你因为背负了太多的黄金而没有力气多装一桶水,于是你痛苦。

礼佛,不过就是让你反思,然后放下你不需要的,然后自然就能够拿起你需要的东西,你就幸福了。

很多人来跟我倾诉他们的故事,把一些不好的情绪吐槽给我。而我会用听到的故事安慰鼓励他们。当下一个人来找我倾诉的时候,我会把之前听到的故事讲给新来的人听,再收获他们的故事。我因此结缘很多人,我想所谓的寺庙,大抵也是如此吧。

所以烧香拜佛,不过就是一种舍吧,目的只为得。


补充一下这个香。

最早祭祀是通过在鼎里面烹煮食物或者烧烤食物的。发出香味。后来慢慢发展成同时燃烧香草来看烟雾升腾来祭祀。

后来汉武帝时期,有人从西域带来香料,汉武帝迷恋,从而推广了香。

所以这个香,是后来才有的。佛都出现多少年了,汉武帝时期才用香来祭拜。所以吧,我觉得用肘子什么的祭祀也一样。毕竟之前都是这么祭拜的。


五伤先生


学佛信佛者烧香拜佛,都是有法义的。拜佛像有三义,一是礼敬诸佛。二是净心正念。三是观像参修。这个很好理解,就不多说了。说一下烧香的意义。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在佛教里,烧香略说有四义。



一者,信香。香又称佛使,是佛的使者。在佛与烧香人之间传递信息。烧香能将人的信心、诚心、清净心、平等心通于佛,“以能通信,故云佛使”。也就是说通过烧香,可以使自已的心与佛对上频率,从而相应交感;

二者,薰香。香能薰遍法界。香气顺风逆风,能香遍一切处。“随一一功德,即为慧火所烧,解脱风所吹,随悲愿力自在而转,普熏一切”。薰有漏种子为无漏种子,转识成智。



三者,染香。法界即自心,自心为净香所薰染,一香而一切皆香,心香遍一切处,从而可以远离垢染。

四者,喻香。以香的净染离垢,普熏法界之德,喻五分法身;又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喻万事万物皆是中道,般若实相。



烧香拜佛都是表法的,如人饮水,冷暧自知。只有如法胜解实行,才能知道其中三昧。执于表象,流于世俗,道听途说,只能是妄语。


那边仍是孤独


中国人自古以来有烧香的传统,这源自于人对于自然的崇拜,我们一般去佛寺都会去烧香,一般三炷香为好。一般上香,不可用嘴吹灭也不可用东西扇灭,要用左手拿香用力向上摆,自然香灭。后一支香插在中间,第二支香插在左边(青龙之位)第三支香插在右边(白虎之位)三支香不可插的东倒西歪要端正,这就有一气化三清之意。

上香给佛菩萨有啥用呢?第一就是要感恩佛菩萨,众生的烦恼是无量无边的我们学佛就是要去除烦恼,有了佛菩萨的方法引导,我们才能正确的去生活,这就是要感恩佛菩萨另外我们学佛就是要证自己的般若,有了般若看众生山河大地无不是佛无不是菩萨,因此我们要去感恩,感恩身边每一个人,感恩山河大地,感恩佛菩萨,因此上香就是感恩万物。

第二就是传递信息,我们这个世界是多维的,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东西还有许多,我们烧香就是供养天龙八部,鬼神夜叉,传递信息,祈求护佑。

第三就是身口意三业,烧香就是警示自己身口意要端正,身业,口业,意业,都要端正。身香,身要端正,淳朴善良;口香,口不出恶言,不造口业;意香,意不颠倒,心不错乱。

第四,烧香有利于身体健康,净化空气。在寺院里,僧人吃素,劳动又少,长期下去身体弱,烧香有助于净化空气。

为啥要拜佛呢?佛是啥,佛是觉悟者,是我们的领路人,我们学佛就要礼佛,皈依佛,发无上心,体解大道,拜佛就是礼敬。

第二拜佛有助于我们放下自己,众生贪嗔痴三毒太重,因为贪所以我慢很重,啥叫我慢,我慢就是骄傲,因为太骄傲所以总是放不下自己的身段,放不下高傲的自己,那么来到佛前就是放下自己,“从身语意之所生”由这个身(外在的)到语(口里所说,口为心所想)再到意(意即心)身段放得下,心自然而然有所触动。

第三拜佛就是要忏悔,拜佛要放的下身段,继而去忏悔,自己每天都在造业,这些迟早要开花结果,果报来临时就是无量无边很痛苦的了,因此我们要忏悔,忏悔就是觉悟的开始。

第四,拜佛有助于个人的身体健康,我们很多时候从西藏或者一些佛教名片看到一些朝圣者,这些朝圣者都是磕头,拜佛就是磕头,磕头分如同磕头和磕大头,磕大头就是全身磕下去,这个多出现在藏地,当然汉地也有许多,磕头是一个体力活,学习密宗的很多人需要得到上师的灌顶,但需要做到很多事才可以,其中一个就是磕十万个大头。汉地很多僧人居士朝拜名山多是普通磕头。磕头也是修行,很多高僧八九十岁了还能健步如飞,无不是拜佛的结果。

总而言之,拜佛烧香无不是出自于虔诚的信仰,这绝非迷信的一种形式,还是那句话,觉者自觉,迷者自迷,无不是因果。


春秋史社


对于慧根特别深厚的人来说,可以不用烧香,不用拜佛,因为佛陀肯定是反对给自己塑像,给自己烧香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信众来说,烧香拜佛还是有必要的,佛教终极目标是度人出苦海,一般人执着于各种表象,看不到事物的终极真理,于是佛像就表现是三十二种好,让信众们看到佛的像好之后,再慢慢根据佛的方法来修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学佛之人必须明白的是,对于一心向佛的来说,烧香拜佛都是没有必要的,烧香拜佛是方便法,究竟法就是金刚经所说“弱见所相非相,即见如来”。

人们信仰某种东西,心中总想有个寄托,这个时候形象思维总是最快的,所以虽然早期佛教不主张塑像,但随着佛教的发展,为了让信众们更直观的感受的佛法,于是就有了大量的壁画和塑像。

佛像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壁画也是反应不同的佛教故事,佛性一般比较庄严,让人看了心生敬畏,有了庄严心,学佛才能郑重,拜了佛像也是在向佛向自己表示,自己有学佛的决心。

关于烧香拜佛,不能绝对化,就如同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化方法。有些人说烧香拜佛那是不理解佛的真谛,这样说有些偏激,佛法也分究竟法和方便法,烧香拜佛就属于方便法,让人先从感性上认识佛教,再最终达到佛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的目的。佛渡人出苦海,烧香拜佛只是一种法门而已,不可偏执一端。




昭烈名臣


大家好,我是海天玄宇。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有偏颇之处,希望大家本着最善意的意愿交流。学佛和信佛为什么要烧香、拜佛像?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试想如果是佛祖在你跟前,你是拜佛祖本人还是去拜寺庙里的神像?

你学佛信佛,那么佛祖有说在他之前有众多成就佛的功德的人,那么这些成就者烧香、拜佛像吗?你学佛信佛的目的是什么?你烧香、拜佛像的目的又是什么?

有人说:我乞求父母健康长寿,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富贵荣华,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子孙满堂,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不再受恶人的骚扰,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好吃好喝好玩,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高官厚禄,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美好姻缘,帅哥靓女,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世界和平,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智慧,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慈悲,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往生极乐,我说对。

...... ......

有人说:莲花美而不妖,好。我说好。

有人说:淤泥好而生莲,好。 我说好。

有人说:大粪好,我说好。

有人说:鲜花好,我说好。

徒弟曰:“雨季蚊虫叮咬,不忍杀害。”

师曰:“焚香。”

徒弟曰:“纪念祖师的时候到了。”

师曰:“焚香,沐浴,拜佛像。

焚香是为了让自己清洁、庄重,拜佛像是为了自己立志去勇猛精进。

仪式说法多,装神弄鬼多。达摩东来不带香,肉身装藏是楞伽。

不信,你去北极和南极烧香拜佛效果更好。”

海天说:修佛学佛信佛不在烧香和拜佛,在于你的善念、正欲、善言、善行、善智慧、善慈悲。


海天玄宇


跪拜对增强人体能量场有很大帮助,强大的人体能量场可以帮助人开发"自性"。众生平等,拥有平等的自性,自性就是佛性,只要清除覆盖在自性上的污垢,人人都可以成佛。
人身难得,人拥有很多其他动物没有的能力,难免会沾染上傲慢之气,而傲慢之气堵塞人体场能量接收通道,使人难以获得能量加持。跪拜是消除傲慢之气最好方法。我的第一次跪拜经历很有说服力。

青州云门山,这是平生第一次跪拜的地方,在此之前,对跪拜很反感,参观寺庙也就是拍拍照,看看风景。
一些人爬到台阶上,做出戏弄菩萨的姿势拍照,当时不假思索,虔诚跪在沙土地上,那些人先是惊愕,接着跳下台阶,头也不回的走了。这一跪对我的震撼要远大于对那些人,自大狂妄在跪下的刹那消失得无影无踪,内心宁静清澈。

历经千年,伤痕累累,仍以慈悲的目光俯视众生。


能量加持


学佛信佛为什么要烧香,拜佛像?

“香”代表戒、定真香,烧香就是提醒我们,要修学戒、定,从而开显智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修学戒律,就是要遵纪守法,修十善业,或称十善业道。

十善业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香的作用是什么呢?主要就是用来供养佛法僧三宝。所以,香的作用,没有离开我们的心。如果拿一大捆香放到那儿烧,心里却没有对三宝的虔诚恭敬,那么除了污染了空气之外,也真是没有多少作用。

那么,供香应当如何用心呢?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就是说,我们手中拿起来的可能只是一点点香,但是心要随着香观想。在观想中,香头的烟缭绕盘旋,越来越大,形成遍满十方世界的香云,并以此来供养诸佛,庄严佛土。

“此一瓣香,不从天降,岂属地生?两仪未判之先,根源充塞三界。非木非火非烟,即戒即定即慧。收来在一微尘,散去普熏法界。热向炉中,专申供养佛法僧三宝。”所以说,我们是在借香供心,关键在于用心作意。如果不会作意,恭恭敬敬地插上三炷香或一炷香也就可以了。如果会观想,我们的心是无形无象的,让它大可以大,让它小可以小。眼前的这么一点点香,香烟缭绕,我们可以想象它遍满虚空,这样我们的供养也就随着心量一起扩大了,这就叫作“意供养”。

当然,当我们连事相上的供养都没有学会的时候,心是很难发得起来的,也就谈不上什么“意供养”。所以,当手中有有形的香可以供养的时候,就要恭恭敬敬地去供。没有的时候,还可以点一瓣心香,通过观想,来供佛、供法、供僧。

进庙烧香已经成了人们普遍的一个认识,世人烧香的目的无外乎是向佛菩萨祈求健康平安、事业顺利,也有男女婚姻。向佛敬香是否真能如愿,老话常讲“心诚则灵”, 应当再加“所求为善”四字。

佛教由古印度传入中国,因此上香缘起应当从印度讲起。印度夏季受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侵袭温疫霉病较多,于是人们烧燃香料木材祛除病气净化空气。佛在讲法时,听法的人很多,空气污浊,在家弟子便以香供养。 渐渐成为习惯,这是向佛敬香原因之一。

烧香时观香烟飘散法界,从有形而至无形,让人证悟色空不二之理。《楞严经》里就有一位菩萨介绍过他是通过观香烟而得道的。因此后人于佛前敬香以表法,这便是向佛敬香另一原因。

香是最为普遍且实惠之物,香不仅可以去除异味,同时也可以使人神志清醒,甚至还可以医治杂症,世人无不喜爱。我们把如此喜爱之物上敬诸佛菩萨以表我们对佛菩萨的诚敬之意,同时又可以庄严道场。供养诸佛菩萨有大福德,福德生,厄运离,所求为善,心诚则灵。

向佛敬香,或可以心想事成,但却不能保证凡事皆成。事事皆有前因后果,向佛敬香固然有大福德,可仍需要一心向善,不然小善难抵大恶,事不如人愿。佛菩萨慈悲,却无法加持十恶之人,倘若真心向佛,痛改前非,必蒙诸佛菩萨加被。

为什么要拜佛?

对于多数人来讲,拜佛与烧香的目的一致,皆是期望诸佛菩萨能够慈悲加被,使得自己及家人平安、幸福,工作一帆风顺。

礼拜,并不是佛教特有的礼节,古代帝王时期臣民对君王,学生对师长,子女对父母等等,以及其他宗教,都将礼拜作为表达自己至高敬意的一种行为。向佛陀礼拜,缘由有三:

一、佛陀是究竟觉悟了的大圣人,能够指引我们走向解脱大道,让我们证得涅槃大乐,出于敬重、感恩之心,因此向佛陀礼拜。

二、佛陀是福慧圆满、大慈大悲者,具足无量功德,只要一心皈命佛陀,虔诚向佛陀礼拜,以己诚心而感通诸佛,得诸佛加被,增福增慧,所求随愿。

三、佛陀是先觉者,我们是后觉者,一心礼拜佛陀,见贤思齐,放下自己内心的骄慢,破除对自我的执着。

拜佛的功德有以下十种 :

1. 得妙色音——若多拜佛,相貌也会转好,声音和身体都会庄严起来;

2. 出言入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威德,说话自然会得到别人的信服和尊敬;

3. 处众无畏——拜佛精进,身体不倦,心不散乱,何时何地,无有畏惧,仪态安详;

4. 众人亲近——拜佛用功的人,无论身在何处,总有许多人亲近,恭敬,供养;

5. 天人护持——拜佛之人,天龙八部常在左右拥护,不让邪魔外道及一切不好的人与事接近他,事事如意;

6. 诸佛护念——拜佛诚心,诸佛菩萨都会护念,加持其人,令其智慧如海;

7. 具足威势——礼佛具大威德庄严。人格尊贵,必受人仰敬;

8. 有大福德——拜佛的人,福德因缘自然而然来,不求而得,诸事如意吉祥;

9. 临终往生——拜佛之人,不单今生安乐受用,临命终时,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10. 速证涅槃——往生极乐国土,花开见佛,速证无生法忍。

印光大师说:“一分恭敬一分福;有十分恭敬便有十分福”。拜佛灵不灵是要看你的心中诚不诚,心诚则佛灵。人在拜佛,心亦要拜,不要胡思乱想,要精进不懈,从事显理,自然便达到佛我一如实相之理。


禅思悟语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就是要舍弃凡夫的品质,成就佛的品质。但是我们如何学佛呢,修行的根本是在内心,但心无形无相,所以我们需要借助外在的环境、身语的行为来触动内心。比如说念佛、拜佛、烧香、诵经,我们要借助这些形式来修正我们的心。



我们为什么要烧香拜佛呢,就是借助这个形式来修行。世人理解的烧香、拜佛就是去求佛菩萨保佑,求佛菩萨赐予我们好处。其实这只是烧香拜佛的表层,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借相修心。佛教中有“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的方便之门,正契合了大众的心理需求,但是仅仅停留在求现实利益的阶段,并非是佛法的核心。去寺里烧香拜佛的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佛法的内涵,只是有些朴素的信心,都只是烧香拜佛而已,这种“拜拜的佛教”并不是佛法的本意,只是由于满足了民间求保佑的心理而广泛存在。当然仅仅是烧香拜佛也会积累福报。烧香拜佛是佛教的一部分,但佛法绝不仅仅是烧香拜佛,真正功能是化导人心,是让我们脱离轮回。

有很多人说烧香拜佛是迷信,也有道理,迷迷糊糊的信就是迷信,明白了就不是迷信。同样是烧香、拜佛,有人就是迷信,有人就是智信,迷不迷是看自己的心,而不是外在的东西。从“迷”到“觉”,需要闻思,需要修行。真正的佛法也讲烧香拜佛,但烧香拜佛不一定等于真正的佛法,关键是懂得其中的内涵。



我们拜佛是为了表达我们对于佛的恭敬,为了降伏我们的慢心,在拜的时候内心要忆念佛陀的功德、恩德,随佛发起大愿。身心合一殷重礼拜,这是大善业。烧香拜佛不是为了供养神灵,而是礼敬觉者、降伏傲慢;仰望圣贤,庄严内心。佛陀不是神灵,而是导师,种种礼拜供养并不是为了膜拜偶像,而有其深刻的内涵——礼佛,是为了降伏自我的骄慢;烧香,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恭敬,提醒自己以戒定真香供养三宝。



修行是修内心,不是修外境,佛像也是为了启发我们的内心。譬如一张照片,它只是一张纸片,但若照片中有自己的亲人,一见到内心就会生起亲切温暖的感觉。我们也是透过由礼敬佛陀的仪式来启发内心的佛性。譬如国旗只是一块红布,那么印上五星之后,通过庄严的升旗仪式能够策发我们的爱国心、自豪感等。礼拜佛像,不是拜木石,而是恭敬、尊重它所代表的“道”。


法音讲堂


烧香拜佛源于婆罗门教的,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佛教也是源于婆罗门教,佛学原来不应该是以宗教形式出现的,真正的原始佛教也不提倡去以拜神鬼的方式去拜。

真正信佛的一般分为两种,学佛族和拜佛族,学佛族顾名思义学习佛教的思想哲学,但是社会主流还是拜佛族,绝大多数对佛教并不深入了解,只是把佛菩萨当鬼神拜,烧香拜佛就是求好运,求财,求心中的愿望能够达成,初次接触佛教的人大多数都是拜佛族,认为佛菩萨是万能的,有愿只要诚心就能达成,即使不成也觉得是自己还不够虔诚,其实,我在没有信佛之前也是这样懵懂,反正觉得佛菩萨是神仙烧香拜拜有好处没坏处,相信很多人都这样。当然,还有很多佛经里说要是信仰某个佛菩萨就应该去烧香供养,也是很多人去做的原因。

至于烧香拜佛祈愿有没有用,坦白的告诉你,有用。只要是求的愿不太离谱,你又是个虔诚的信徒,不过事后满愿了需要去还愿,原理是什么?我就不说了,这个是天机,只要想想寺庙的香火那么旺,没效果,你真当从古至今这么多善男善女是傻嘛,南无地藏王菩萨!



紫玄修行


佛教认为,在无佛的时代,通过在佛像前观想佛的庄严形像,以及佛教教义的深奥玄妙,从而进入禅思的境界,能够提高和促进自己的宗教修习实践。

因此,佛教寺院每天进行早晚课诵时,必须对着佛像诵经念佛,跪拜礼敬,焚香祝祷,就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佛教教义,促进教徒的宗教修行实践。

而一些信佛、学佛之人无论是在家修行,还是去寺院礼拜,他们烧香拜佛大多是怀着对佛和菩萨的高度虔诚和敬畏之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以达到心中所愿。

其实,所有的佛教徒面对佛像瞻仰膜拜时,都能够产生崇敬之心,精进之心。在膜拜和修行的过程中,心灵自然而然地也得到了洗涤,会积累很多的功德。有助于他们修行!

阿弥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