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君发微博声称“会写歌不一定要会乐理”,公开怼华晨宇

王雅君为隐形的翅膀作词人,她近日公开发微博说“会写歌不一定要会乐理”,大家是否想起明日之子中被华晨宇批评李袁杰不会乐理的那次事件?关于这件事,小编来和大家分析一下

王雅君发微博声称“会写歌不一定要会乐理”,公开怼华晨宇

乐理不是束缚,相反的,乐理能为音乐创作提供很大的帮助。不懂乐理的话,很可能你会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创作一些什么……而懂了乐理,基本上音乐方面就不会有太多无用的疑惑。总是有人问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关于音乐创作方面的——其实,还是乐理懂得不够多,如果乐理够精通了,很难被什么问题所困住。这么说吧,音乐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感性的认知,另一个部分是理性的学习和思考。感性是自由的表达,理性则是有序的控制。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宣扬所谓不被乐理束缚,遵从天性的创作欲望的言论,那可能才是真正的歧途。

再有,对于作曲的看法。我觉得哼唱作曲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作曲。至少不是现在学院派主流的作曲模式。哼唱作曲给人一种我上我也行的感觉,这是对公众不好的导向。以前的老一辈音乐人,确实可能会出现不识谱也能创作的情况。在那个年代,作曲是属于随缘派的。作曲不需要太多和声方面的理论,只需要写出有灵性的旋律就可以了。而如今不能再这样了。那个年代是条件所限制而已,没有音乐人不渴望学习乐理。能懂乐理当然还是懂乐理更好。

王雅君发微博声称“会写歌不一定要会乐理”,公开怼华晨宇

当然,不懂乐理的确不妨碍创作出一些好听的歌曲。但这种创作是依赖于天马行空的灵感的。没有动机作曲那么可靠。况且,假如懂了乐理之后,能创作出更加好的歌曲也说不定。天才是不会被什么乐理或者理论所束缚的,可惜大部分人还都是平常人。这也就凸显出了乐理,尤其是基础乐理的重要性:它让音乐创作的理论有迹可循,并且能够让大部分人所认知和学习。

最后,想说说近期来看到的一些人抬杠的观点。比如什么“先有音乐后有乐理”之类的。

王雅君发微博声称“会写歌不一定要会乐理”,公开怼华晨宇

乐理的确是晚于音乐而产生的,因为乐理只是对于音乐规律的一些总结。比如和声啊旋律啊节奏啊。这些都是人为划分。包括什么大三和弦明亮,小三和弦黯淡,也是属于人为的定义(我称之为主观的定义)。乐理在某种层面上来说,算是一种灌输。有点类似于一种观念的普及吧。没了乐理,音乐当然还是音乐,但能够去进行音乐相关活动的人就少了。因为对音乐有先天感知的人很少,大多数所谓的“有天赋”,基本上都是后天熏陶和乐器练习所产生的乐感。真正先天的乐感,实在是非常少见。然后我们可以看到,除去天生乐感好,大部分人的情况还是后天的因素重要。这里的后天因素,就包含了乐理所起到的作用。这也是乐理最伟大的地方:进行主观意义上的灌输,不管你有没有感知到,乐理可以告诉你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王雅君发微博声称“会写歌不一定要会乐理”,公开怼华晨宇

就好像一生下来,你不知道火是烫的,父母就会告诫你,不要碰火,会被烧伤的。这里的“烫”,是一种前人的主观感受。哪怕你不具备感知“烫”的能力,只要牢记这一点,遇到相关的事情就有经验了。放在乐理里面也就是:大三和弦明亮,小三和弦黯淡。明亮和黯淡都是主观感受,你也许一下子听不出来,到底是明亮还是黯淡。但没关系,记住就好,这是经验的灌输。时间久了,就能产生一个正确的“认知”。有了一个好“认知”,在音乐上才不怕走弯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