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农村越来越多的“少奶奶”?

棒奔霸


要说农村的“少奶奶”现象,全国各地哪都有,近几年来愈演愈烈。

为什么农村会有“少奶奶”现象呢?

一、农村男多女少,娶媳妇难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过每个家庭都是多胎生育的,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自从八十年代国家实施了计划生育国策,只允许每对夫妻生一个孩子开始,30年多年来,致使我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2018中国人口男女比例:104.81:100。男人比女人多3400万左右。

尤其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依旧存在,所以“光棍”越来越多,娶媳妇不容易。

随着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人不分男孩女孩,受教育的机会平等。

近年来,接受教育的八零后、九零后女孩们,绝大多数毕业后,选择去各大城市工作。

没有完成学业的农村女孩,也不喜欢在农村种地,选择涌入城市打工,其中有一部分就嫁到城里了。

如今,农村女孩就算要嫁给农村男孩,彩礼钱也是水涨船高。

很多地方的女孩,前几年结婚需要十几万元就够了。

现在我们家乡,娶个媳妇最少也要30万元。

好不容易娶进门的媳妇,大家都如众星捧月一般。

二、“少奶奶”母凭子贵

农村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管花多少钱,只要儿子到了结婚年龄,砸锅卖铁,也要为儿子娶个媳妇,好完成“传宗接代”的大事儿。

这代人独生女居多,不管男孩女孩哪家都是娇生惯养的,从小就什么农活都不让干。

尤其是读书多的孩子,真是什么活也不会干。

每家每户都是公公婆婆媳下地干重活,到了农忙时,让儿子媳妇干轻巧的活,或者干脆就不用媳妇干活,就把媳妇当作“少奶奶”一样养着。

现代人讲究优生优育,儿媳妇怀孕后,就要还是补充各种营养。

“少奶奶”想吃啥就买啥,如果农村没有,就去城里买,全家人得围着她团团转。

生完孩子的“少奶奶”母凭子贵,整天抱着孩子吃香的喝辣的,不仅啥活不干,还整天玩手机、网上购物、出去打麻将……

这些“少奶奶”们,已经成了许多地方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少奶奶”当家

现代女子性格泼辣,尤其是生了孩子以后的“少奶奶”们,她们基本上都是一家之主。

“少奶奶”们不干活,但是掌管家中的经济大权。

她们手中要是没有钱了,就不会开心。为了保证“少奶奶”的日常开销,“少爷”也得出去打工挣钱。

农村男的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那是因为“少奶奶”们开销太大。

“少奶奶”们思想开放、追求自我,在婆家合则聚、不合则散。

反正男多女少,即使离婚,年轻女性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男方离婚如果想再娶,还要有足够的资本才可以。

所以大多数男方家庭宁愿好好养着“少奶奶”,只要能生儿育女,能把孩子养大,过日子就可以了。

“少奶奶”们恃宠而骄,甚至肆无忌惮地跟老公耍脾气,有一点点不顺心,“离婚”二字张口就来。

原来农村有很多规矩,尤其讲究要孝敬父母公婆,现在完全反过来了,是公婆要侍候“少奶奶”。

四、“少奶奶”现象会逐渐消失

随着城乡结合部的差异化逐渐缩小,农村的消费水平逐渐加大。

以前农村人靠种地就能养活一家三口,甚至一家五口。

现在农村人都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在培养孩子上加大了投资,使原本轻松自在的“少奶奶”们,也感觉到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了。

有书君的一个亲戚,他的独生女结婚后,四个老人把她当作“公主”养。

当孩子出生后,孩子体质弱总生病,家里的钱基本都用在孩子身上了。

为了增加收入,她的公公、丈夫出去打工,家里只有婆婆种地。

她看到婆婆劳动十分辛苦,也加入劳动中了。

慢慢地,村子里原来那些“少奶奶”们的孩子都上学了。她们要给孩子做早餐,要辅导孩子写作业,要开始学会做家务活……

现在农村“少奶奶”现象逐渐减少了,很多年轻媳妇,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能干。

有书君的大姑姐的儿媳妇今年32岁,也是个独生女,从来就没干活过活。

7年前,在结婚时,大姑姐给他们在镇里买了婚房,又给他们10万块钱,告诉媳妇他们再也没有钱了,以后一切都要靠他们自己啦。

大姑姐儿媳妇就像“少奶奶”一样,每天抱着宠物狗,吃香的喝辣的,整天四处游逛。

结果大姑姐儿子投资生意失败,手里没钱了,父母也没钱再扶持他们,这小夫妻俩只好自谋出路。

儿子做起了外卖,媳妇也在小商场里卖盒饭。

孩子出生后,她更是舍不得在自己身上浪费一分钱。

现在农村的八五后、九零后女子们,大多数都高中以上文化,她们深知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不像城里人有退休金,将来需要他们养老呢。

她们也是最有经济头脑的人,在有老人帮忙养育孩子的同时,有的就在家里微商,有的做种植经济作物,有的去村办工厂上班……

随着现代农村产业的发展与变化,原来那种“少奶奶”的现象,在农村会逐渐消失的。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如今的八零后“少奶奶”们,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她们的孩子逐渐长大,需要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少奶奶”们也知道要给孩子们树立一个好榜样,她们比任何时代的人,都重视孩子教育。

所以,农村当前这种“少奶奶”现象,随着她们下一代人的成长,一切都将会悄然发生改变。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这个现象现在是有的。

我一个嫂嫂,住一个山村里,嫁给我一个哥哥后住在小乡镇上。结婚后什么都不做,孩子有人带,钱有人挣,每天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和附近几个差不多都是这种情况的姐姐一起玩,每周周末要去县上或者市上玩。他们结婚有5年了,到现在对自己的婆家还很不满意,经常还会在我们面前说觉得我哥没出息没挣多少钱。

有人说这种情况农村城里都有,是的,但是论比例的话农村真的要多一些。首先,在农村的话,生活压力不大,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基本生活是没问题的,能吃苦一点的家庭也能过上好点的生活,尤其是像我哥他们家这种一家人都在挣钱的这种。但是现在年轻人很少留在老家,尤其是一些读书读得稍微多点的女孩子都不会在老家待着,所以农村现在娶个媳妇对媳妇是比较宠的。加上现阶段的婆婆的思想也不比以前,硬要能生能做的媳妇,所以来自婆婆的压力也小了很多。但是城市里就不一样了,大多面临房贷车贷,如果女方不工作,除非家庭条件很好,不然压力会很大。

所以说现在农村里的少奶奶现象是真的,但是也不是说就去批斗,环境造就现象,谁愿意放着清闲找罪受呢?又不是胸怀大志。有志向的女孩子不会闲着,也不会将自己局限在一个小世界里。


Hyw的小心心


我觉得上面观点也不全对

现在农村青年找媳妇确实难,但是真正当少奶奶养着的很少,我觉得农村“少奶奶”多了,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培养

老百姓过日子,就是过孩子的日子,你们说对吗?

以前农村孩子能混好,能出人头地就二条路:当兵和考大学。

现在,老百姓更重视孩子的教育了,无论干嘛,都需要文化,老百姓当一辈子农民工了,所以希望下一代不要当没有文化的农民工了,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

所以,需要夫妻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给孩子补课,监督孩子不要带坏了,这样一般就是媳妇留下来了,在家照顾孩子。

二是,就业形式多种多样,在家就业的多了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很多企业都在农村附近设厂,这样原料运输和人工成本都会降低,这样就会雇佣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所以,很多小媳妇就不去很远的地方打工了。


三是,自媒体、直播、淘宝等新兴的行业可以在家创业啊

所以,现在在家的“少奶奶”增多,也是一种时代的发展产物。

龙拍天下


在媳妇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的大环境下,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多了,拿我表姐来说,初中文化,家庭条件不错,当时是自己不想念书了,外出打工三年,见过了城市女人的各种生活,但是又因为极低的工资,所以去年回来了,相亲嫁给了现在的表姐夫,下地干活?不存在的,农村的地已经越来越少了,带娃养娃?除了偶尔带着娃娃出去遛弯,还真没见过她累死累活养娃,都是公公婆婆在带着,然后我表姐夫打工挣钱养家,哦对了,她由于闲得无聊,开了个直播间,因为长得漂亮,倒是每月也可以整一下钱,但是从没有给过家里,都自己吃了穿了,娘家人也很少给。

去年回家,她的婆婆向我奶奶哭诉,媳妇要和他儿子离婚,怎么劝都劝不了。据说现在跟了一个包工头,离过婚,有钱,但人是真的不咋地,别问为什么,拿色眯眯的眼睛看着表姐妹妹的我,真不觉得以后不会再次出轨。还有,表姐离婚后,曾偷偷回过娘家,好像好像是被打了,但她没说。

另一个表姐,也是很漂亮,但是结婚时夫家没钱,她倒也不嫌弃,相反两人现在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两个人一起开了个火锅店,今年二月,又在城里开了一家分店,所以少奶奶有吗,有,但不一定是农村,城市也有,这是分人呢,有些人,没文化没知识,家里条件很差,但依旧握着这些烂牌打出了好人生,但有些人,虽然握的一手好牌,但依旧不妨碍将日子越过越糟糕。

少奶奶,是一种现象,但她背后反应的是一个个对未来无规划,得过且过,好吃懒做的人生状态。不排除有些人即使这样的状态也能在顶层衣食无忧地过一辈子,但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又有多少呢,大多数,还是要辛辛苦苦奋斗。


举杯者


你这里所说的农村“少奶奶”现象,应该是所指的农村那些年轻的媳妇吧。现如今农村的这一现象也很普遍,那些结婚不久的年轻媳妇基本上都是什么也不干,种地基本都不会,饭也不做,每天就是玩玩手机,要不就是宅在家里,要不就是东游西逛,无所事事。


这一现象导致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男女比例失衡造成的,只因为农村男子找媳妇难,一旦找到媳妇结了婚,都要真的像“少奶奶”般的供着,生怕得罪了她,也使得不少女子感觉到自己的珍贵了,更加肆无忌惮的做起来了“少奶奶”般的生活。

再就是,现在的农村年轻人都很反感种地,他们从小上学,不上学就进城务工,在家里也多是独生子或姊妹少,父母也不指望他们劳动,也多是从小惯着,他们长大后除了外出打工,也就无所适从了,等结婚后以前的作风与习惯也是难以改变的。



随着现在农村的发展与变化,这种现象在农村会越来越普遍,这也是这个时代造就的结果,也只有等她们有了孩子,有了自己独立的家庭,知道生活不易的时候,她们就自然会放下“少奶奶”的姿态的。


农大知事


农村少奶奶现象是有的,但我认为还是少数。

真正过上少奶奶生活,也得有那条件,婆婆家经济条件好,老公挣钱多公婆年轻,家里地里都不需她干甚至小孩婆帮着带.饭也不用她做,自然就像个“少奶奶"。

关键是现在农村的家庭孩子也不多,取个媳妇就像闺女一样待,能满足她们就满足她们。再则离婚率又偏高的今天,取个媳妇不容易,公公婆婆也都是惯着她们。

总的来说,农村的少奶奶级别的也是少数。如婆家两个儿子还更多,公婆肯定要挣钱去,也不能给她们太多照顾,因为还要给她们的弟弟妹妹结婚攒钱。那她们就得自食其力,孩子能上学后,她们就会找工作干的。

农村少奶奶现象为数不多,还是有的。

总体说农村小媳妇结婚头几年是非常享福的。

不知你们那地方农村小媳妇都是什么样,

是不是那个村都有几个“少奶奶"?





冬天飞雪98


问题:如何看待农村越来越多的"少奶奶"?

答案:现在农村儿媳妇,都是80后,90后出生的孩子。那个时候,农村都是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所以,在农村,是男孩,奉为小皇帝,是女孩视为小公主。农家人丁稀少,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父母含辛茹苦,舍不得吃,舍不得花钱,把所有的希望和心血都集中在他们身上。他们从小吃惯了嘴,懒惯了身,上学不认真读书,在家游手好闲,什么事情依靠父母。特别是女孩子,养成如此娇生惯养的,什么事不做,一心就是想吃好喝好玩好。



女孩子长大成人,由于上学不用功,文化水平都不高,出外务工,要文化要技术的事情做不了,也无单位容纳,做工吃苦的事情不想做,在农村务农更不用说。结果一事无成。她们在城市无经济来源,生活无着;回家,父母累死累活照顾她,现在都成人了,总避免不了一些闭言逆语,心里总是不好受。于是找个相当的婆家嫁人得了。


这样的女孩,到婆家,不会种田,不会种菜,不会洗衣,不会做饭,家务事一切都不会干,比小姐还要小姐,比公主还要公主。公婆不敢劝说,丈夫忍让忏就。若有一丁点的言行不对她胃口,就大吵大闹,动不动回娘家,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不回家。平常在家,管着丈夫,控制着公婆,掌管家庭经济大事。这样的少奶奶,假如有了自己的孩子,自己只顾打麻将、串门、聊天、看电视、玩手机、网购等等,把孩子扔给家人照看。


这样的"少奶奶",在农村不在少数,现在越来越多了。由此看来,儿童教育尤其重要,特别是思想品德方面非常重要,关系到每个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大问题。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旭日东升付先


中国有句古话,叫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现在呢,翻过来了,叫时势捧出少奶奶。

农村 的有些个小媳妇们,的确是公主病缠身。她们结婚的时候要彩礼,逼得准婆婆公公跳楼的心都有了。过了门,一不高兴,就敢回娘家,不捧着敬着,离了婚,照样有很多媒婆来说媒,还要收彩礼,穷乡亲们,哪能禁得住这么折腾,供着就供着吧,总比离了强。

可正经八百过日子的小媳妇们还是挺多的。为了过好日子,一天做活做到晚,吃苦耐劳,这样的人,在农村也有更多的呢。

不过,现在人们都很开通了,尤其是在男女之间的事情上,老家就有一个乡亲,结婚才一个月,就听村里人说,被人在哪哪哪碰到了,那个地方,可不是穷人去的地方,种庄稼的人,干几个月才够去消费一次,哪个舍得了哟。还有个别的,男人在外打工,女人在家照顾家里,也不闲着,不甘心寂寞啊。

农村里的一些老道理正在消亡。很多的婆婆不愿意管束媳妇了,也管束不了媳妇了,反过来,媳妇倒成了有功之人,吃喝不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可有一些人呢,没有婆婆伺候着就过不了日子。

性别比不平衡造成的苦果啊。


跟我学公文


如何看待农村越来越多的“少奶奶”?这个问题其实暗含了3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其一,农村有所谓“ 少奶奶”现象吗?其二,农村所谓“少奶奶”真的越来越多吗?其三,农村所谓“少奶奶”现象是什么原因?


1,农村有所谓“少奶奶”现象吗?

其实,农村所谓“少奶奶”现象,是指农村的年轻媳妇。这些年,农村男多女少,娶个媳妇那得当少奶奶供着。一家人的收入她掌管,一家人的开支她说了算。天天宅在家里网购。一出门就是去市里或镇上消费。只要是她哪点不开心,立刻回娘家了,一住就是十天半月。老公没办法,只能买上好东西去请回来。


2,农村所谓“少奶奶”真的越来越多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随着农村男多女少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农村年轻媳妇的社会地位和在家里的地位越来越高。可以说,公公婆婆在她面前大气也不敢出。生怕哪句话说错了把她气跑了。老公更是当牛做马,随便驱使。孩子扔给公公婆婆,连零食钱都省了。高兴了就去打打麻将,做做头发。那待遇快赶上皇后了。

3,农村所谓“少奶奶”现象是什么原因?

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农村男多女少越来越严重。好多同龄人打光棍,农村青年娶个老婆掏光6个口袋。还有很多,娶进门养不住给跑了的。农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没办法,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好生供着,万一跑了可就鸡飞蛋打了。另一方面,这些年女性地位提高,女人在家里的说话权利那是蹭蹭的往上窜。男女平等,都快女尊男卑了。


聚焦三农热点说


仅仅听这种描述,会觉得这种“少奶奶”娇生惯养,特别讨厌。但如果我把性别转换一下,你就明白了

同样是在农村,一家人的收入由男人掌管着,一家人买什么东西由男人决定,他说了不买你就别想买。天天宅在家里,不是上网打游戏,就是出门跟人喝茶打牌摆龙门阵,喝酒抽烟。只要他有点不开心了,轻则破口大骂,重则打人,但老婆没办法,只能忍着……


“少奶奶”毕竟还是少数,这种“大少爷”,才是主流中的主流。

怎么,“大少爷”当了几千年了,发现有女人也能有类似的作派,也敢当“少奶奶”了,气不打一处来了?

还有,别以为这些男人现在就不当“大少爷”了,他们一边自己当“大少爷”,却看不惯女人当“少奶奶”。——

毕竟,男人本来就是享福惯了的,女人就该吃苦的,凭什么你们女人也能像男人一样?!

实际上,这些抱怨的人,能否回答几个问题:

1、你们的钱从哪里来?是全都是你一个人挣的呢,还是夫妻两人挣的?夫妻共同财产,她当然有权支配。

2、你妻子生不生小孩、养不养小孩?鄙视家务劳动,认为干家务活是休息,就是男权最大的一种无耻。实际上,家务和养育工作非常辛苦,而且没有酬劳。


3、女人一不开心就回娘家,男人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吗?你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你能够让一个女人经常生气,生气这么久。你让她无法有归宿感。

最关键原因是,在传统社会里,男性长期把女性当作免费的奴隶来使用;但在进入了新中国之后,传统文化的男尊女卑,与现代文化的男女平等同时在起作用。在那些还没有充分现代化的地方,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同时希望拥有传统或现代的好处。男性既想要男尊女卑、但女人又应该是独立的、有钱的;而女性希望嫁人、有依靠,但同时又想自由独立。


而现在,因为重男轻女、大量堕女胎,男性比女性数量多得多,男性不好娶媳妇,女性作为一个商品价格不断提高;他们买不起了。就算“买”了,也没有那么好使用了。于是,就充满了抱怨。

有什么好抱怨呢?当女人越来越少,女性地位越来越低,当然商品属性就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变成普通男性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啊!养尊处优,不就是“奢侈品”的内在属性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