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这样的家庭和都随父姓的家庭有区别吗?

想胖的小人


2017年,携程创始人之一梁建章曾发表言论,提倡女儿和妈妈姓,淡化男性传宗接代观念,甚至认为这几乎是最后一项男女不平等的陋习。因为立场不同,对梁氏的观点不发表意见,但到底随父姓还是随母姓确实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般认为,随母姓是入赘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在传统社会,入赘者的地位普遍不高,甚至很多时候被剥夺很多权利,即使在观念已经淡化的现代社会,人们对入赘仍然有所争议。

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随母姓与入赘是有本质区别的。在传统社会,入赘从结婚到定居乃至婚后男女的权利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且一般入赘以后,后世子孙都要求随母姓(当然,也有同意部分孩子归宗随父姓,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但孩子随母姓只是单纯从姓氏上来说,且针对子女一代人,对于其后子孙的姓氏,并未强行规定。

不过,也正是因为随母姓的这种不确定性,虽然子女在姓氏上多了选择权,但因为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者约定成俗的习惯,很容易造成姓氏的紊乱,至少在现有宗族角度来看,对宗族的发展有着不小的冲击。

当然,在现行法律中,子女随父姓和随母姓都是自由的,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在继承权等各个方面,随父姓和随母姓的两个孩子都拥有相等的权利。


楚邾


我觉得这样的家庭一般更加尊重女性,不过也有特例。

二胎政策放开后,一般关于孩子的姓氏,很多家庭会在结婚前就协商好,一个姓父亲姓,一个姓母亲姓这种情况,一般是结婚前就定好生两个孩子了。

拿我堂姐为例吧,她结婚时,她爸爸和亲家谈的是生男孩姓男方姓,女孩姓女方姓(我妈觉得我大伯这样分性别没有意义,不如直接第一个跟谁姓,第二个跟谁这样更好)。婚后第一个孩子出生后,是男孩,姓男方姓,堂姐家离学校比较近,想把孩子户口落在我们这,她公公不同意,在她月子里就找媒人,说明明说好男孩都随男方家,怎么现在变了。我堂姐觉得很没面子,月子里差点得了产后抑郁症。她爸爸就是我大伯比较没用,所以堂姐那会就一直想再生个孩子姓女方姓,户口也落女方,算是对她爸爸的尊重吧。然后她老大出生没几个月的时候就怀了二胎,还好头胎是顺产,两孩子就差一岁多,二胎是个女儿,姓的女方姓,户口落女方。

其实我们那很多人都不理解她的做法,觉得两个孩子生的时间靠的太近,我堂姐觉得这样是出了口气,让他公公没话说。其实我要是他公公,二胎女儿姓谁的姓我也不介意,倒是她自己,这些年净是生孩子带孩子了。

我表妹家就是头胎跟女方姓,二胎跟男方姓,男女不限,家庭也挺和睦的。

我想起我高中那会有个老师的孩子,没有姓,叫亦然,意思是姓谁的姓都一样,我觉得姓真的没那么重要,只要一家人和和睦睦,即使没有姓也无所谓。

最后,劝大家想开点,劝大家开放点。





乌拉拉小潘


首先我要说自作自受,为什么要跟母姓,能证明你伟大,本来好好的一家分成两个姓,你是满足了,给孩子带来了非常别扭的心里负担,有必要吗这样做吗?

做婆婆的心里一定是憋气,两个孙子两个姓,虽然明知是自己的亲孙孑,可能心里也不舒服,因为没办法。但分财才的时候就给你个眼兆看,不跟母姓吗,所以就没有你的份,这也是给你最好的回应,你坚持当初的姓氏问题,婆婆也是坚持她的原则,与你有什么关系呢,你有初一,我就有十五,这样很公平的。

话又说来了,真的没必要跟母姓,传统的随父姓不要去改变,给丈夫一个尊严,一个担当,给孩子一个姓氏的权力,也给婆婆的脸上增光,何乐而不为你,多此一举,麻烦在后面呢?


FrIendShIp春天


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这是特殊时期留下来的特别问题,不值得大惊小怪。六七十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他们的生育期正是计划生育最严厉的时代,有工作单位的都是生一个小孩了,农村双女户也是不准再生三胎了,所以当年的纯女户很多,而到了现在,又大都到了谈婚论嫁,生儿育女的时候,如果事先商量好了,婚后生育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也就不必纠结好不好的事情了!


有人不愉快了,说随母姓的孩子没权继承男方家的家产,真不知道男方的自信从哪里来的,你能确定生儿子的家庭一定比生女儿的家庭财产多吗?就算按概率来说旗鼓相当,随母姓的孩子同样有一份财产继承啊!

何况有儿有女的家庭绝对不会要求外孙随母姓的。


社会在进步,思想也应该与时俱进了!


五音山人1


有什么区别呢?都是自家的孩子,姓不一样而已,再说遗产继承又不是根据姓氏来判定的,这个婆婆真的有些迂腐了。

现在二胎政策放开,一胎随父姓,二胎随母姓的情况很常见,尤其是父母是独生子女的,只要双方家庭商量好,并不是一个不可调和的问题。

希妈有个朋友,她家只有姐妹两个,妹妹生了个女儿,她头胎生了个儿子,随老公姓,二胎还没出生,她跟老公就商量好要随自己姓,两家老人都没意见,后来二胎出生了,是个男孩,最终还是按她的姓落的户口。

我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别人要问为什么兄弟俩不同姓,就说一个跟爸爸姓一个跟妈妈姓,家人对待两个孩子不要厚此薄彼,一样教育就成,外人没什么可说道的。

再说下希妈的家庭。希妈的爷爷是入赘的,因此爸爸跟叔叔还有姑姑们都是跟奶奶姓的,我跟妹妹都是跟爸爸姓(随奶奶姓),叔叔家的两个孩子却没跟他姓,跟回了爷爷的姓,但两个孩子正常成长,生活并没有受到姓名的影响。

由此可见,姓名只是一个身份的代号而已,随父还是随母,没什么好争的。

你觉得呢?

你好,我是一个爱分享的80后宝妈,家有6岁女宝一枚,多平台自媒体人,致力于孕期知识分享、育儿知识分享、绘本阅读知识分享,爱学习爱思考的希妈,育儿路上,与你同行!

希妈育儿


两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这样的家庭和都随父姓的家庭有区别吗?
从普遍意义上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区别!同父同母的孩子,就一个姓而已,不影响他们在父母心中的位置。但是,对于奶奶和外婆两方来讲,可能会因为各自的“小心思”而对孩子有一点区别对待。

举个例子。


我一个小姐妹,先生了一个儿子,是随爸爸姓的,之后想追个女儿,结果第二胎又是一个儿子,夫妻俩就决定让二宝跟妈妈姓了。本来挺温馨的一个决定,结果她家婆婆有点不高兴了(估计也就那点老思想,觉得我儿子又不是入赘的,干嘛姓女方姓),但是抗议无效啊,小姐妹老公还是很“硬气”一人,不是妈宝男那种,所以两个孩子,大宝随爸爸姓,二宝姓妈妈姓。


大宝从小是奶奶带的,二宝出生后,奶奶就说了“两个我是管不好的,太累了”,大家想想也是的,正在商量怎么办时,外婆跳出来说,我辞职吧提前退休回来带二宝,总不能让奶奶太辛苦了。本来问题解决了,白天俩老人分别带孩子,晚上夫妻俩把孩子接回小家,晚饭是在轮着两老人家吃的,一家四口吃完回小家就睡个觉也是其乐融融的。

但,随着俩孩子慢慢长大,还是出状况了,因为奶奶和外婆都留有自己的“小心思”(想让孩子更亲自己一点,特别宠爱着),而导致了两个娃在两家的状态是真的完全不同的。大宝在奶奶家自在随意,二宝在外婆家悠然自得,一旦两人在同一家出现,在争抢玩具或者仅仅就是吵架时,老人的心往往不由自主的偏向自己带大的那一个。孩子是多么敏感的小人精那,当然就更愿意亲近宠自己的那个老人咯。


现在两个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一个大班,幼儿园离奶奶家近,奶奶每天下午负责接回,一个小班,幼儿园离外婆近,外婆每天下午负责接回。爸爸妈妈下班早就凑齐到一家吃晚饭,下班晚了,俩孩子就各自吃好,等爸爸妈妈晚上接回小家。在小家里,俩兄弟吵架时,爸爸妈妈都会尽可能的当好“调解员”一职,让兄弟俩明事理辨是非,不是非要大让小,也不是小的就一定不懂事。


所以说,题主这个疑问在现实社会上还是存在的,姓一边,可能这个孩子在那边某些老人心里会“重”一点,但是偏心这个事情啊,有时还真跟姓不姓的没多大关系,多关注的当然多一点爱了!也不能全怪老人。


你看啊,十个手指都有长短啊,我们作为爸爸妈妈有时也会存在偏爱的情况,比如某个孩子乖啦不闹事情啦,某个孩子成绩要好点啦,某个孩子长得更像我一点。。。。。。只是,我们在拼命告诉自己“要公平要公平要公平!孩子们都是亲生的!要公平对待!”


综上所述,希望爸爸妈妈们做好自己的心理工作,尽量公平的呵护好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吧!至于上一辈,该劝导时要劝导,实在无能为力时就放下吧。毕竟,要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不是上一辈的事,而是当爸爸妈妈的责任啊!


-----------------------

更多真实的育儿体验,欢迎点击我的头像,关注我的头条号(育儿路上遇见你),漫漫育儿路,苦与乐的坚持,让我们一起分享交流吧!


育儿路上遇见你


在我看来随母姓除了满足女方的心愿,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没有考虑后代的感受,如果只有一个孩子还好一点,如果有两个孩子会产生很多矛盾。首先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从内心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孩子的感受也会不一样,如果有家产矛盾会更大,特别是男孩子,有些甚至心里有点疙瘩,长大结婚有自己的孩子媳妇会心理不爽,媳妇内心想自己的儿子归祖姓,我身边就有个真实的例子,有个同事说起自己的儿子的姓就恨婆婆,说婆婆像个精怪,当初为什么要她儿子跟自己姓,害的自己儿子不能姓祖姓,后来儿子恢复了祖姓,一家三口三个姓,学校老师以为她家是重组家庭,烦死了,多一些解释!


千年小龙女


其实没区别,看你们怎么和孩子说,不能说随母亲姓,孩子没继承权,这就相当于,如果妈妈是独生子女,孩子没一个随姥姥家姓,姥姥家东西就没孩子的吗?那不是,现在姥姥家东西,没别的孩子,都会给自己外孙们,这个没什么。但是要是说姓随一个,大多数男的又不同意了,挺不理解的,东西要,一个姓怎么了,至于吗


缘分天空53955186


婆婆的财产想怎么分配是婆婆的权利,孩子随父亲还是母亲的姓,是父母的权利。两个孩子分别随父亲和母亲的姓,有没有区别?这个事情本身没有不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关键是看父母及家人如何教育。我大姨家有三个表哥,有三个姓,因为大姨父在长到十来岁的时候“过继”给外婆家了,其实就是改随母亲的姓,所以大姨夫有两个姓三个表哥分别随了父亲原来的姓、后来的姓,母亲的姓,现在大表哥都是四十好几的人了,人家三兄弟也没红过脸,三大家的老人(外公外婆、姨父的父母、姨父的外公外婆)还时常走动,相处的非常和睦。我现在夫家的五姨夫家也有两个儿子,一个随姨父姓,一个随五姨的姓,人家兄弟俩的关系比亲戚中的其他任何一家的兄弟都亲密。所以,在孩子到底随父亲还是母亲的姓的问题上,别拿“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说事,那不过是大人为了自己的私心的拿孩子当借口罢了。对孩子会不会有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在于大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怎么去教育孩子的。


御品坊美食特产馆


我家2女儿就是一个和爸爸姓一个和妈妈姓。且我们双方都不是独生子女。这是老公自己提出来的。觉得我为这个家贡献也很多,说这样也是对我的认可。双方父母也没有因为姓氏而偏爱与自己同姓那个。个人觉得都是自己的孩子,没那么多其他想法。就算是同姓也有偏爱的问题。所以只要夫妻没有问题就行。至于财产继承什么的,双方父母都没什么可给的。所以也不存在继承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