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液》:討厭“寄生蟲”,是怕你想到《寄生獸》

不管《毒液》的評價究竟怎樣,我們都要先感謝這部影片,讓內地電影市場走出寒冬,迎來一點點復甦的跡象。而且從目前定檔的影片來看,全年600億票房的目標,恐怕是完不成了。


《毒液》:討厭“寄生蟲”,是怕你想到《寄生獸》



對於很久沒有進電影院的觀眾而言,這兩週去電影院可能會感到意外,看到門口鐵血戰士和毒液的形象,肯定會詫異:現在電影的審美趣味是不是變了?如果《死侍2》能在內地順利上映,三個怪咖放在一起,觀眾的疑惑可能會更重。

《毒液》和另外兩部電影比起來,在賣點上也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在宣傳上都主打R級大片,和《鐵血戰士》一樣都用了B級片的審美傾向,和《死侍》一樣都在反傳統超英大片的套路。不管國外成片效果如何,已經上映的《鐵血戰士》和《毒液》經過內地的加工,生生從R級片變成了PG13甚至是PG級,不免讓人看到買家秀和買家秀之間的差距。


《毒液》:討厭“寄生蟲”,是怕你想到《寄生獸》



國內公映版的《毒液》,不僅擦除了大量血漿噴濺的效果,很多限制級鏡頭的刪減也非常明顯,以至於喪失了很多連貫的鏡頭。被降級以後,整部電影的風格從B級怪獸驚悚片,變成了帶有一些輕鬆詼諧逗比搞基風格的超級英雄大片。Eddie和Venom的插科打諢,貢獻了影片大部分的笑點,從這一點來看,《毒液》真的是一點都沒反套路。

但作為一個新角色的第一部獨立電影,不應該把《毒液》和《復聯3》這樣已經集結成型的大片放在一起對比。比起《黑豹》、《蟻人》,《毒液》有它的進步之處,比如整體節奏的把控很好,能把影片做在2小時以內,不至於太累。最後一段有個鏡頭非常驚豔,兩團外星生物扭打在一起的觀感還是能感受到設計上用了心的。

當然,除了最後那段比較驚豔的鏡頭,整體來看這部電影的動作戲還真沒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整部影片大概有這麼幾次動作場面:在Eddie家毒液第一次和對手交鋒,Eddie回原來公司交證據在樓下的亂鬥,街頭的摩托車追逐,片尾毒液和大反派的終極一戰。單獨拿出來看,每一場都很平庸,比如追車戲不如阿湯哥《碟中諜》裡的每一段,甚至沒有《蟻人2》裡變大變小的追車戲有趣味性。當然,美版的最大賣點肯定是R級限制鏡頭,比如正面吞下人頭這種,經過淨化,顯然平庸了許多。


《毒液》:討厭“寄生蟲”,是怕你想到《寄生獸》



除了場面,這部電影更大的問題來自於劇本。但凡看過《寄生獸》的觀眾,對這部影片的故事發展肯定都會非常熟悉,影片劇情的起承轉合,跟電影版《寄生獸》簡直如出一轍。在電影劇本方面,沒必要探討兩個形象誰先誰後,因為故事都是全新的,你在人家後面拍攝,但在很多方面都是像素級模仿,真的就沒什麼新鮮度可言了。

吞人頭、身體變武器、宿主與寄生獸的對話,這些硬設定都是一樣的,而且毒液動機的轉變到最後與同類對抗,都很像。但比起《寄生獸》,《毒液》前奏太長,幾乎用了20分鐘才進入主題,而到後面Venom的意識覺醒到反叛,僅用了一句話就交代完,顯得又很倉促。對於特效大片,劇情本來不該是吐槽的重點,但這部影片劇情確實有諸多硬傷,以至於影響到了整體觀感,不得不說做的很差勁。

影片裡反覆調侃“寄生蟲”這個點,越是這樣調侃,就越能讓人想到《寄生獸》。一旦想到這兩部影片的聯繫,整個故事的發展都會覺得沒新意。

最後斯坦·李出現的時候還在提醒觀眾,這是一部漫威超級英雄。在《鋼鐵俠》剛出來的時候,製片人在一部講特效的紀錄片裡說他不想做一部像《變形金剛》一樣的電影,於是有了讓全球觀眾眼前一亮的鋼鐵俠。但十年過去了,漫威角色一個接一個走上大銀幕,觀眾的審美總是會有疲倦的時候。而且你會發現,超級英雄們變成英雄的套路也總是很相似。要麼像雷神這樣天生神力,要麼像鋼鐵俠、蟻人這樣靠裝備取勝、要麼像美隊、班納這樣通過身體突變戰鬥力爆表、或者像鷹眼黑寡婦這種特別能打的凡人。毒液看似像布魯斯·班納和浩克的關係,但互動上又有些類似託尼·斯塔克和查維斯,只不過Venom的主觀意識更強一些罷了。


《毒液》:討厭“寄生蟲”,是怕你想到《寄生獸》



以前我們總是特別怕好萊塢大片,總覺得進口片如果放開,華語片會面臨浩劫。但隨著觀眾越來越成熟,以及引進片配額的逐步開放,我們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現象。比如好萊塢一年的頭部電影也就那麼幾步,以前的配額已經足夠覆蓋,再引進一些新片,也不會在票房上造成多大提升。另外好萊塢電影並沒有隨著中國二三線市場的打開而進入下沉的市場,以至於大部分好萊塢電影都過不了15億,但口碑足夠好的華語片,都已經奔著20億、30億去了。

所以,要想實現600億,甚至100億刀的夢想,一部毒液是沒辦法拯救大盤的,國片當自強啊各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