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改革開放40年|見證時代變遷 感受幸福生活

亲历改革开放40年|见证时代变迁 感受幸福生活

亲历改革开放40年|见证时代变迁 感受幸福生活
亲历改革开放40年|见证时代变迁 感受幸福生活

40年的歲月,如同博爾塔拉河的流水,汩汩地流淌,潤澤著兩岸的萬物。

要說改革開放40年以來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團場職工群眾想說的話兒很多。

生活:邁向現代化

9月20日,筆者走進五師八十四團團部,看到樓房林立,整齊劃一,道路寬廣,四通八達,居民們生活富足,在廣場上跳舞的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亲历改革开放40年|见证时代变迁 感受幸福生活

王海清和老伴在自家的別墅小院裡摘菜(資料圖)。

“我這一輩子真是值了,沒有想到,我現在竟然也住上了別墅。”八十四團畜牧公司退休幹部王海清見到筆者感慨萬分。他說,他今年75歲,自從18歲到新疆,幾十年來,差不多什麼樣的房子都住過,地窩子、石頭房、土坯房、土塊房、磚房,從一間房到兩間套房,到小樓房、大樓房、大別墅,搬了好幾次家,越搬越好。

過去口糧有定量,不夠吃,買衣要布票,衣服破了也不能換新衣,現在不愁吃喝、衣食無憂,王海清和73歲的老伴帶著小孫子,每天開開心心,生活非常幸福。

王海清看著前方,說起自己親身經歷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話匣子就打開了,說到激動的時候,王海清的老伴坐在旁邊,也會附和一兩句。

王海清祖籍河南。1961年,他帶著8歲的弟弟到新疆投奔哥哥。

來到新疆後,他就到八十四團參加了工作,住的是地窩子,十幾個人住一間。沒有床,睡的是通鋪,用土堆成的炕,上面鋪著芨芨草編成的席子。

這一切在王海清的眼裡不算什麼,因為每天可以吃上窩窩頭了,在那個“瓜菜代”(吃瓜和菜代替糧食)的年代,能有糧食吃真是不錯,他每天和大家一起拉運肥料,還幹得挺歡。

第二年,王海清被調到民兵班,到保爾德哨所站崗放哨。在守邊的4年裡,住的是石頭砌成的房子,一個班12人住一起。雖然守邊辛苦,想到是為祖國站崗放哨,王海清感到內心充實而開心。

後來,王海清被調到六連,那個時候,他們開始自己打土塊蓋房子。

王海清說,那個時候,只有結婚的人才可以分到房子。1967年,王海清和愛人結婚了,兩人在六連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當時雖然只有一間土塊房,20多平方米,但兩人心裡還是很高興,總算是有了自己的家了。家裡沒有什麼傢俱,連床板都是借來的。

那時,王海清和愛人在連隊種玉米、麥子,大家一起幹活,拿工資,王海清每月的工資是32.2元錢,愛人是29.8元錢,生活比較簡單,卻也感到很幸福。

直到1974年,王海清家裡才有了乾打壘的套間房。

改革開放以後,王海清家裡享受危房改造政策,由原來的乾打壘房子換成了磚混結構的房子,由兩間房變成了一排5間房,還帶院子。他在院子裡種菜,還養了雞、兔子和豬,房子越來越大,生活也越來越好了,王海清和老伴感到生活已經很滿足了。

隨著團場的不斷髮展,職工“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實現了。2008年,王海清家裡也買了一套76平方米的樓房,享受團場補助,自己只花了7萬元。說著這些喜事,兩位老人笑了起來。

過了幾年,團場又蓋新樓了,面積比較大。王海清心裡想,這個樓房蓋得好,我要買一套大樓房。後來,他家搬進了182平方米的樓房,寬敞明亮,他們感到非常滿足。

當團裡蓋起了別墅時,王海清一家又從大樓房搬到了別墅。別墅上下兩層,共240多平方米,還帶院子,他們在院子種了蔬菜,生活快樂無比。王海清說,和我家一樣,不少團場職工都住上新樓房,團場實現了城鎮化,大家都成了城裡人。

交通:實現快速化

9月21日16時30分,筆者再次來到五師八十四團團部,看到寬闊的街道上,有老人在散步,還有老人坐在路邊的長凳上聊天,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

“改革開放40年,我們的生活變化真是太大了,以前的路哪有現在這麼好,騎一輛自行車都被顛得東倒西歪。”76歲的陳啟發告訴筆者,他是八十四團十連退休職工,說起改革開放40年的變化,他是親歷者,也是見證者。

陳啟發是湖北黃岡人,1959年,17歲的他支邊來到新疆哈密軍馬場。1968年調到八十四團十連從事機務工作。

在屯墾戍邊初期,團場開展修渠修路大會戰,陳啟發參加過很多次。

那個時候,人們的思想覺悟非常高,工作很積極,修路是義務勞動。聽到修路的號令,大家都紛紛帶著工具趕赴工地。

修路條件很艱苦,大家拉土、石頭鋪路,都是人拉肩扛。先用鐵鍬把土和石頭裝在用柳條編的筐子裡,用扁擔挑,一邊一個筐子,挑不動的就兩個人用扁擔抬一個筐子,或者用簡易的獨輪小推車,一人或兩人一起推,男女老少齊上陣。為了鼓勁加油,還有人喊著勞動號子,那個勞動場面真是熱火朝天。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家工資低,買自行車要憑票。能買上自行車的人相當高興,雖然路坑坑窪窪的,騎著自行車在路上一顛一顛,心裡還覺得美滋滋的。

此時圍坐在一起聊天的老人還有房德志和陳玉田。房德志,今年78歲,是八十四團的一名退休職工。陳玉田今年82歲,在那個年代也參加過各種修路大會戰。

老人回憶說,那時,團場的路都是黃土路,平時走路灰塵比較大,一颳風更是滿身土。下雨天,道路泥濘,特別不好走,家裡條件好一點的,還可以買一雙雨鞋穿,很多人買不起雨鞋,就只好任憑雨水把鞋子打溼,泥巴黏在溼鞋子上,走起路來很費勁,還會把泥巴甩得滿身都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那時的道路給人們留下的深刻印象。

隨著團場的不斷髮展,修路機械化了,不再用人拉肩扛,路也越修越好了。

農業:實現機械化

金秋時節,團場的果園裡,蘋果綻出美麗的紅臉,一串串葡萄如晶瑩的瑪瑙;棉田裡,棉桃張開了嘴,吐出白花花的棉花,忙碌了一年的承包戶們滿懷豐收的希望。

9月22日,五師八十九團十三連職工張甫省正忙著用無人機給棉花噴藥。

亲历改革开放40年|见证时代变迁 感受幸福生活

張甫省(左)給無人機加藥(資料圖)。

與改革開放同歲的張甫省,算是一個幸運的職工,今年40歲的他,追求上進,緊跟時代步伐,靠科學致富。

2000年,在博樂市靠開出租車謀生的張甫省,在親戚的幫助下,來到八十九團十三連承包土地。

剛種地時,張甫省什麼也不懂,雖然帶著剛結婚的媳婦天天往地裡跑,可他不懂怎麼幹才好,他跑這塊地看看,又跑那塊地看看,跑來跑去,啥活都沒幹成。連隊農業技術人員知情後,就到他家裡去談心,到他的棉花地裡去指導,張甫省又到連隊讀書室借閱植棉書籍,還經常到植棉能手的棉花地裡取經。

不怕學不成,只怕心不誠。有了連隊技術人員的指導、植棉能手的幫助,張甫省夫婦幹起活來一點都不覺得累,棉花管理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他都按連隊技術員的指導去幹,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回報,畝產籽棉320多公斤,這對當時的淹灌地來說,算得上是高產了,年終兌現3萬多元,小兩口高興得合不攏嘴。

科技種田,越種越甜。2007年,節水灌溉技術又一次革新,張甫省所種的105畝棉田安裝了滴灌,滴灌灌溉技術大大降低了用水量,提高了水肥利用率,降低了勞動強度,棉花畝產籽棉不下420公斤,年收超過入5萬元。可喜的收入,激起了張甫省多種經營的念頭。

打鐵要趁爐火旺。2008年春季,張甫省夫妻商量後,買來一臺舊的鐵牛-55型拖拉機,併購置了打藥機、中耕機等,由於張甫省幹活認真又麻利,叫他幹活的人很多,每天的活都排得滿滿的,他家承包的棉花地裡的活基本靠妻子一個人幹。當年,張甫省夫婦的棉花和機車兩項收入突破9萬元,張甫省還被團裡評為“致富標兵”。

花紅草綠,隨長風勁舞。轉眼又是3年。2011年,採棉機代替拾花工,集裝箱交售代替袋裝交售,張甫省立即花4萬元錢購買了一個集裝箱,用自己的鐵牛-55型拖拉機拖著集裝箱交售棉花,僅這一項每年又增加收入4萬多元。

2013年,張甫省瞅準時機,向八十九團機務科遞交了購買大馬力機車的申請,以64萬元購買了一臺約翰·迪爾大馬力拖拉機。從此,張甫省家每年的收入都在20萬元以上,不僅張甫省自己富起來了,也緩解了連隊農機緊缺的局面。

2018年,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後,連隊職工使用機車不再由連隊統一安排,這對張甫省來說又是一次新的挑戰。有眼光的張甫省立即與連隊農機手商量,很快成立“雙河市眾合民豐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農機戶的發展開闢了新天地。

今年6月份,正值棉花打頂時節,張甫省與合作社成員討論後,購買了3架無人機,棉花打封頂劑、脫葉劑,無人機很快佔據了市場。張甫省信心十足地說:“改革對我們職工來說太好了,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生產:實現自動化

9月23日,秋高氣爽,五師八十九團十三連職工馮亞福正忙著撿拾地頭的棉花,為採棉機採收做準備。

亲历改革开放40年|见证时代变迁 感受幸福生活

馮亞福(左)在撿地頭棉花,為機械採收做好準備(資料圖)。

今年,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後,馮亞福除了種植自己家的80畝地外,還流轉了別人家的120畝地。這200畝地,馮亞福全部種植了棉花,從播種到中秋時節,田間管理都是他們夫妻在幹。

“老馮,你也太財迷了吧,種這麼多地都不僱人幹?”

“呵呵,現在種地這麼輕鬆還僱啥人呢。”

當筆者與他聊起種地的事,馮亞福的感受特別多,說起來也頭頭是道。

1984年,17歲的馮亞福初中畢業後,從甘肅天水投親來到剛剛組建的五師八十九團十三連。多年來,馮亞福親身經歷和目睹著連隊的變化,尤其是節水灌溉這一項,他有說不完的體會。

八十九團十三連是全團有名的風口連、戈壁連。馮亞福剛來連隊的時候,到處是戈壁沙灘,鹽鹼白浪。

“我剛來十三連的時候,連隊只有20多個人,還都是從八十五團轉過來的老職工。”馮亞福說。

雖說馮亞福年齡小,可農家出生的他,有一股犟勁,跟著老職工一起開荒洗鹼,種植小麥。

1988年,馮亞福在連隊承包了20畝地棉花,那時,棉花種子播下去,全靠人工打埂子澆水。

第一年種棉花,馮亞福收入600多元,嚐到了承包土地的甜頭。1989年,連隊開始鋪設薄膜種植棉花,澆水採用溝灌法,比陸地棉稍微輕鬆點,棉花產量也提高了不少,馮亞福種植了20畝棉花,年收入達到了2000元。

一晃數十年過去了。2002年,連隊棉花播種採取超寬膜,加軟管灌溉種植法,馮亞福種植的130畝地棉花全部採用了新技術。

“軟管灌溉法,比淹灌輕鬆得多,不需要開溝打埂子,水肥利用率高,在產量上也高了不少,一畝棉花地要多出上百公斤。”馮亞福說。

2007年,連隊進一步改善灌溉技術,滴灌灌溉代替了軟管灌溉。“滴灌灌溉太方便了,棉花澆水再也不需要滿地跑了,時間到了擰一下閥門就行了,自從安裝上了滴灌,我種植的棉花畝產量都在400公斤以上,種地幹活一點也不累。”馮亞福笑著說。

今年團場綜合配套改革,馮亞福夫婦有了80畝身份地後,覺得太少了,於是他流轉了連隊其他職工的120畝地。“現在種地不光澆水便利,打藥、採收都是機械化,一年在地裡幹活的時間加起來超不過40天,種200畝地,我們夫妻倆就可以幹過來。”馮亞福說。(文/圖 楊德英 孔祥飛)

亲历改革开放40年|见证时代变迁 感受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