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向、華晨等27家車企上了“黑名單”,申報新能源汽車新車難了

哈飛、萬向、長安標緻雪鐵龍等一大波企業被暫停新能源汽車新產品申報了。

種種跡象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和管理正越來越嚴格,聯合重組或已開始。

万向、华晨等27家车企上了“黑名单”,申报新能源汽车新车难了

萬向、華晨等27家車企上了“黑名單”,申報新能源汽車新車難了

27家車企上了“黑名單”

今天,工信部公告《特別公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第1批)》,對於被特別公示的企業,暫停受理其《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新能源汽車新產品申報。申請移出特別公示的企業,需通過39號令《准入審查要求》的考核。第一批名單共有27家企業,天津天汽集團美亞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哈飛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汽車(山東)有限公司等上榜。

值得注意的是,在該公告上,不乏躊躇滿志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車企,比如萬向。2014年萬向集團收購美國豪華電動汽車KARMA,並在洛杉磯建立高端定製製造基地和產品研發及工程中心。2017年9月,首批加州製造KARMA REVERO豪華電動汽車下線交付用戶。然而萬向原定在杭州蕭山工廠的進度一再拖延,也導致KARMA的國產化工作遲緩。

下半年以來,工信部已經連續發佈多批擬撤銷《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名單。一些車型在過去的12個月時間裡未達到一定產銷量要求,因此被工信部從目錄中剔除。如今相關企業也被採取特別措施。根據《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工信部39號令),對於停產12個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工信部將予以特別公示,相關企業再次生產需要重新經過工信部核查。不能保持准入條件或破產的企業,將被撤銷資質。

我國新能源汽車管理趨嚴

從取消目錄到特別公示,我國對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取向也正在趨緊。

核准門檻的提高應是大概率事件,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為應對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佈局不合理、廠點過多的問題,有關部門近期不會再核准太多的新建生產項目,主要支持現有傳統汽車企業生產純電動汽車,促進企業加快重組的步伐。為抑制盲目投資、重複建設,新建純電動汽車投資項目的准入門檻會越來越高,致使一般企業不能通過。這是投資放開後,必要的宏觀調控措施。客觀上也將促進企業加快聯合重組的步伐。生產企業退出機制也已經建立起來。

有關分析報告指出,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7.7萬輛,同比增長53.3%,可這些車是由487家車企生產的(平均每家車企銷量不足1600輛)。

有數據顯示,根據各類車企已經公開的產能規劃,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能將超過2000萬輛。而按照此前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200萬輛。也就是說,目前各家車企規劃的產能總量已經達到了這一規劃的10倍之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