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姓李的將軍有哪些?

一個被愛傷害過的人


李是古今第一大姓,名將輩出,戰國李牧,漢朝李陵、李廣,唐朝李孝恭、李靖、李勣、李愬、李光弼,五代李克用、李存勖,明朝李文忠、李成梁、李如松,太平天國李秀成……

近現代史上,人民軍隊也有不少李姓將軍。1614名開國將帥中,李姓足足有110名,僅次於張姓的120名,人數位居次席,其中上將6名,中將6名,少將98名,雖然沒有元帥和上將,但勝在人數多。下面,重點介紹一下李姓開國上將和中將。

李達,陝西眉縣人,開國上將

李達,陝西眉縣人,早年效力馮玉祥的西北軍,參加寧都起義後成為紅軍一員。李達一生擔任的軍事職務幾乎都是參謀長,土地革命時任紅軍師參謀長、軍團參謀長、紅二方面軍參謀長;抗戰時任八路軍129師參謀長、晉冀魯豫軍區參謀長;解放戰爭時,任中原軍區參謀長、第二野戰軍參謀長;新中國成立後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其參謀長的名頭,僅次於以“葉參座”文明的葉劍英。

李達的參謀長生涯中,輔佐過五位開國元帥,最重要的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李達輔佐劉伯承元帥長達11年,深得劉、鄧兩位首長信任,劉伯承曾讚譽“李達是活地圖。”

李克農,安徽巢縣人,開國上將

李克農,安徽巢縣人,隱蔽戰線最具傳奇色彩的將軍,與錢壯飛、胡底並稱“龍潭三皆”與周恩來、陳賡一起,奠基了我軍的情報特工事業,被譽為“紅色特工之王”。

從土地革命到抗日戰爭,再到解放戰爭,李克農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期間,始終從事情報特務工作,多次為革命勝利和民族解放立下特殊功勳,直到新中國成立後,仍任中央軍委總情報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負責軍事情報工作。

國民黨著名特工之王戴笠被譽為“蔣介石的佩劍”,字雨農,而李克農將軍的名字“克農”恰好有“剋制雨農”之意,最終戴笠身亡,克農健在。事實證明,在國共兩黨隱蔽戰線的較量上,我黨始終處於上風,這與李克農為代表的隱蔽戰線工作者的犧牲和奉獻是分不開的。

有人說,“國民黨沒有戴笠的話歷史會重寫,我黨沒有李克農曆史會改寫!”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據說李克農將軍1962年去世時,就連美國中央情報局都放假慶祝。

李濤,湖南汝城人

李濤,湖南省汝城縣人,一個普通的名字,一個知名度不高的特殊將軍,他和李克農類似,從事一份特殊的職業——軍事情報和機要工作。

李濤在長征期間開始擔任黨中央和領導安全保衛工作,抗戰期間歷任中央情報部第三室主任、軍委作戰部副部長、部長,協助葉劍英抓情報、機要通訊、高參室、警備團工作,成為黨中央和領導層的首席高參,牽頭建立了全軍的戰略情報蒐集機構,並受黨中央和毛主席委託,執掌中央軍委印信。葉劍英評價李濤說:“能力很強,既是位好領導,也是位好老師。”

李天佑,廣西臨桂人

李天佑,廣西臨桂人,早年參加百色起義,精通武術,擅長“壯拳”,掌上功夫一流。

李天佑是四野名將,也是林彪麾下愛將,他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大多數時間都隸屬林彪麾下,對林彪的軍事思想和指揮風格知之甚深,林彪對他也十分信任和器重,在林彪麾下,李天佑先後任東北野戰軍一縱司令、四野38軍軍長,被譽為四野第一虎將,尤其在四戰四平中,林彪對李天佑委以重任,每次都讓他擔任前線總指揮。

在遼瀋戰役時,林彪把一縱這支最強部隊留作預備隊,更彰顯對一縱和李天佑的信任。

李志民,湖南瀏陽人

李志民,湖南瀏陽人,我軍政工戰線傑出領導者,從土地革命到抗日戰爭,再到解放戰爭,李志民擔任的幾乎都是軍隊政治委員(政治部主任)職務,和他搭檔擔任司令就有我軍著名的“三楊”上將——楊成武、楊得志、楊勇。

李志民雖然主要負責政工,不擅長軍事指揮,但在漫長的軍事生涯中,還是留下很多“政治攻心”的成功案例,他還擅長合唱指揮,在1959年的建國十週年慶典上,100多名開國將軍組成一支特殊的“將軍合唱團”合唱紅色歌曲,合唱團總指揮就是李志民。

李聚奎,湖南安化人

李聚奎,湖南安化人,57名開國上將中最後一個被授銜的人。

李聚奎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擔任的主要職務是參謀長,一直在軍隊從事軍事指揮工作,但新中國成立後,李聚奎因工作需要調任石油工業部部長。按照當時規定,不在軍隊任職的是不授銜的,所以1955年授銜時沒有李聚奎,但到了1958年,李聚奎又重返部隊,沒有軍銜就很不合適了,於是軍委又研究決定授予其上將軍銜。

李姓的開國中將有:李耀、李天煥、李成芳、李壽軒、李作鵬、李雪三,詳細事蹟略。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因為李姓是大姓,多出名人。

漢唐時期多有戰事,功勳卓著的李氏貴族常常垂名青史,到了近現代,在中華民族走向獨立的抗爭之路上,更不乏李姓名人志士,在這裡,為大家介紹幾位從古至今最家喻戶曉的李氏名將。


李廣,公元前184年-公元前119年生人,隴西成紀人,西漢時期著名武將。

李廣的先祖是秦朝名將李信,出生將門世家的他19歲從軍,一生征戰四十餘年,經歷大小七十餘戰,有飛將軍之美譽。

和李廣有關係的李姓名將還有李陵(祖孫)、李敢(叔侄)

李典,公元180年-215年生人,東漢兗州山陽郡鉅野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在合肥之戰中為曹魏立下赫赫戰功,三十六歲英年早逝,後代封侯。


李靖,公元571年-649年7月2日生人,雍州三原人。隋末唐初名將。

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後封衛國公。


李文忠,公元1339年-1384年生人,江蘇人,明朝開國名將。早年隨父投奔朱元璋,十九歲時以舍人的身份率領親軍隨軍支援池州,擊敗天完軍。此後平定江南戰事,官至榮祿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明朝建立後,多次征討北元,獲封曹國公。洪武十二年,主持大都督府、兼主管國子監。洪武十七年,病逝,追封岐陽王,諡號“武靖”。


李如松,公元1549年—1598年5月8日生人,遼寧鐵嶺人,明朝名將。

萬曆二十六年,在與蒙古部落的交戰中陣亡,追贈少保、寧遠伯,諡“忠烈”。


李秀成,公元1823年-1864年生人,廣西藤縣人,太平天國主要將領。

一生追隨洪秀全,1851年參與金田起義,天京事變後,成為太平軍主要統帥,被封忠王。


李鴻章,公元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生人,安徽合肥人,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

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追贈太傅,追晉侯爵,推動洋務運動,創建淮軍,籌建北洋水師,簽訂馬關條約,出使歐美。雖然歷史上褒貶不一,但是在民族積貧積弱的年代,他是敢於擔當的。


李宗仁,公元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生人,廣西桂林人,抗戰名將。

官至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先後參與北伐戰爭,抗日戰爭中動員廣西將士保家衛國,臺兒莊大捷中,建立功勳。1965年,迴歸祖國。


李天佑,公元1914年1月8日-1970年9月27日生人,廣西臨桂六塘圩高陂寨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


李克農,公元1899年9月15日-1962年2月9日生人,安徽巢縣烔煬鎮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早年在上海從事中共地下工作,以及後來負責情報、安全燈工作,有“龍潭三傑”之美譽。


HannibalLecter


現代就有抗日英雄李家鈺上將、李宗仁一級上將、李濟深一級將、李烈軍將軍(元帥級別)、李福林將軍、李學福將軍、李默庵將軍、李先念將軍(大將級別)、李達上將、李濤上將、李克農上將、李天佑上將、李聚奎上將、李志民上將、李必蕃將軍、李國良將軍、李延平將軍、李延祿將軍、李紅光將軍、李延年將軍、李子勳將軍、李景泉將軍、李碩勳將軍、李學忠將軍。


君230835428


趙錢孫李,李姓是一中國的一個大姓,因為人數眾多,所以相對來說出將軍的概率也就高了許多,就拿近代來說。



李宗仁,這可是當年桂系的領導人,曾經和蔣介石發生過很大的摩擦。在抗日戰爭爆發後,擔任軍事委員會委員,指揮徐海會戰,其中著名的臺兒莊戰役,殲滅日軍兩萬餘人,極大的激發了人民的抗戰熱情。後來又相繼參加了隨棗會戰,豫南會戰,在抗日戰爭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

李鴻章,作為晚清的四大名臣之一,因為清朝這個特殊的朝代,世人對於他的評價一直都是貶多褒少的,曾經領導了洋務運動,同時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是他一手打造的,而最關心的應該是官爵,李鴻章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



李天佑,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李達,開國上將。李玉堂,黃埔一期畢業生,最高官職達到了集團軍總司令。李克農,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李仙洲,最高官職也是達到了集團軍總司令。

那麼除了近代一些名將之外,在歷史上名將也是比較多的,而李世民雖然是皇帝,但是也是一位能征善戰的皇帝,所以稱為蔣帥一點都不過分,當然除了這位皇帝之外,還有飛將軍李廣,這個估計小學生都知道,因為有句詩是這麼寫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裡的飛將就是李廣。



然後就是三國名將李典,是三國是曹操手下一員愛將,多次立下戰功,官至破虜將軍。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因為他文武雙全,既是朱元璋身邊的謀臣又是一名大將,明朝開國第三功臣。李如松,明朝名將,因為指揮對抗豐成秀吉的壬辰抗倭援朝戰爭而千古留名,後來和蒙古部落交戰時不幸身亡,後來追贈少保、寧遠伯,諡“忠烈”,並且為其立祠。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重發!

自古以來李姓名將甚多,比如:

戰國時期:趙國武安君李牧,秦國李信

漢代:飛將軍李廣、無奈投降匈奴的李陵、李左車、貳師將軍李廣利等

三國時期:魏國李典

東晉十六國時期:李雄、李特

唐代:衛國公李靖、英國公李勣、雪夜入蔡州的李愬、平定安史之亂的李光弼、還有唐太宗李世民也得算名將。

五代十國時期:後唐李克用、李存勖、李存孝,南唐李昪

宋代:李處耘、李谷、李綱

明代:李文忠、李景隆、李自成、李如松

清代:李鴻章、李秀成、李開芳

民國時期:李純、李宗仁、李品仙、李天霞、李玉堂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李姓將領也很多,開國上將就有六位之多:

足智多謀的參謀長——李達

李達曾經輔佐過五位開國元帥,大多時候都是任參謀長,在紅軍時期就被官兵稱為足智多謀,特別是在劉伯承鄧小平麾下11年,深得劉鄧首長信任,劉伯承說:李達是活地圖!鄧小平說:李達這一手夠絕的!




紅色特攻之王——李克農

李克農是唯一一個沒有帶過部隊衝鋒陷陣的上將,因為他一直在情抱戰線工作,有一種說法是:國民黨沒有戴笠的話歷史會重寫,共沒有李克農曆史會改寫!據說他1962年去世後,美國中央清抱局都放假慶祝!



特殊上將——李濤

李濤在上將當中,知名度算是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他長期領導無名英雄群體和機要部門工作,不為人所熟知,這是他特殊的地方。葉劍英說:李濤能力很強,既是位好領導,也是位好老師。



政治工作傑出領導者——李志民


李志民是我軍政治工作戰線傑出領導者,曾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任政委,博學多才,1959年曾有一個將軍合唱團的演出,成員皆為開國將軍們,而這個合唱團的指揮,就是李志民上將。



四野虎將——李天佑

李天佑是廣西人,15歲當連長,20歲當師長,堪稱傳奇。後來解放戰爭時期在四野,任38軍首任軍長,人稱四野第一虎將。建國後在廣西剿匪,1970年病逝。年僅56歲。




晚三年授銜的上將——李聚奎

李聚奎由於在1955年授銜時已經任石油工業部部長,按照當時規定沒有授銜。1958年李聚奎重返部隊工作,軍經研究決定還要授予其上將軍銜,因此他成為開國57名上將中最後一個被授銜的人。




磨史作鏡


李姓的人口總共有9000多萬人,是現如今我們國家的人口第一大姓,李姓的人口眾多是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如此的,因為人口基數的龐大,所以使得李姓出現了很多王侯將相、文人騷客。

如果要說到李姓在歷史中所出現的名將人物那絕對是數不勝數的,接下來我們從我們最瞭解的近代史說起,來大概瞭解一下李姓歷史中所出現的眾多名將。

李達

李達是我們的開國上將,李達在年輕的時候當過小學的老師,不過後來因為觀念的改變,他放棄了繼續當老師的想法,在馮玉祥開辦軍校的時候,他前去報了名併成功地成為了馮玉祥軍校的學生。

在從軍校畢業後,李達加入了馮玉祥的軍隊中,在最後成為了一名旅部的參謀。



不過隨著馮玉祥在和蔣介石爆發的中原大戰中失敗了,所以李達在馮玉祥失敗後,也隨之加入到了國民政府編下的軍隊中。

後來因為很多機遇的出現,他開始加入了我軍,並在後來一直長期地擔任著各個部隊參謀長的職位。 因為功勞巨大,所以在55年授銜的時候,李達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李玉堂

李玉堂是上面那名將軍的同學,他也是黃埔第一期畢業的學生,在抗戰時期,他所率領的軍隊比李仙洲要來得出名,他所指揮的軍隊就是抗戰史中非常著名的第十軍。

在抗戰後期的時候,李玉堂同樣因為建立下功績的巨大,被提升為了集團軍總司令。

在抗日戰爭結束後,李玉堂的集團軍被整編成了一支軍級單位,不知道出了什麼原因,他的這支整編軍中有三支戰力強悍的整編師被人給調走了,接下來的他就只剩下了一支整編師供他指揮。

後來雖然他手下又重新有了兵力的補充,但是他仍舊慘遭了敗仗,在這一場敗仗中,他被俘虜了。

不過因為他演技驚人、假扮成一名士兵逃過了重點關照的原因,所以他後來逃了出來,不過他的這一次被抓導致國民政府國防部對他產生了懷疑,就頒佈了一條永不敘用他的條令。

後來在無奈之下,李玉堂就前往海南投靠了薛嶽,在後來從海南前往臺灣之後,因為種種的原因,他被蔣介石給槍決了。

李克農

在說到民國特工之王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第一時間想到了軍統的掌門人戴笠亦或是想到了軍統的第二號人物笑面虎毛人鳳。

但是除了他們這兩位聲名赫赫的特工大佬之外,那個年代還有著一位特工界的大佬,這位大佬就是我們的李克農上將。


如果要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介紹李克農將軍的話,我覺得“他是我軍雨農”這句話是最能體現李將軍地位的特殊性以及重要性的。

李仙洲

李仙洲是抗戰時期國軍的名將,他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的學生,因為極為出色的能力,所以他後來通過自己的各種戰績緩緩地走上了自己的青雲之路。

李仙洲在抗戰爆發後,從他師長的位置上升任到了軍長的位置上,然後率領著一支部隊開啟了他在各大戰場中的抗戰活動。

因為在抗戰中表現出色的原因,所以李仙洲在抗戰後期的時候官升一級,成為了集團軍的總司令,率領著一支集團軍回到他的老家山東展開了對日的作戰。

在抗戰結束後,李仙洲的官位又上升了很多,他留在了他的山東老家,在這裡參與起了即將爆發的內戰。


在1947年的時候,因為他受到了伏擊加上他本身指揮也非常混亂的原因,所以他率領著的6萬軍隊開始全軍覆沒,他也自此變成了一名俘虜。

在抗戰時期,山東省出了三名姓李的名將,人們習慣把他們合稱為三李,李仙洲就是抗戰中三李名將中的一員,除了他之外,三李的其他兩位名將分別是李延年和李玉堂。

歷史中的其他李姓名將

這就是近代史中比較著名的幾位李姓名將,而除了這幾位名將,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我們整體歷史中其他比較著名的李姓名將。

在最早的歷史中,名氣最大的李姓將領應該當屬戰國時期趙國的名將李牧無疑。

而在到了漢朝的時候,漢朝又出現了一位非常出名的李姓將領,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飛將軍李廣。


在兩漢之後,隨之出現的是三國兩晉南北朝,在這段漫長的混亂時間中,少有李姓的名將出現。

不過在隋朝末年,卻出現了一個軍事能力非常強大的名將,此人就是輔佐李淵打拼江山的戰神李靖。

當然除了他們之外,後面出現的李存孝、李文忠、李成梁等人也是一等一的名將。

所以說這就是歷史中的李姓名將,當然以李姓出名將的眾多,李姓的名將是必定不止這麼一點人的,不過因為這些名將人數實在太過於眾多的原因,因此我們就不全部都排列出來了,如果大家有所瞭解的話,也可以分享一下。


孤客生


歷史姓張名將有多少


張桂強441


抗日戰爭時期的國民黨將領李玉堂將軍。

李玉堂將軍是中國黃埔軍校一期學員,在全民抗戰初期,李玉堂率領部隊歷經淞滬會戰,徐州會戰,以及武漢會戰中都參與其中,並且取得過小規模勝利。李玉堂抗日戰場最重要的功績是在相持階段時期固守長沙而進行隊三次長沙會戰,三次長沙會戰中其所統轄下的第十軍以及第八軍都給日軍重大打擊,使得日軍無法實現拿下長沙的戰略目標,其中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表現的尤為英勇,進攻長沙的日軍被迫向被逃竄,遭到第十軍以及其他國民黨軍隊阻擊,取得了聞名中外的第三次長沙大捷。

李玉堂所帶領的部隊因為作戰英勇,歷來有泰山軍的美稱。

在三次長沙會戰後,李玉堂於1943年冬同日軍進行常德會戰,傷亡慘重,最終未能守住常德。之後的第四次長沙會戰中長沙失守,緊接著在衡陽會戰中李玉堂原來的第十軍也是英勇奮戰,最終在毫無支援的情況下彈盡糧絕,最大限度的消耗了日軍。

之後李玉堂帶領部隊在廣西反攻,並且在1945年7月收復了桂林。


苒酩君


李達 李濤 李特 李耀

李信 李燦 李先念 李立三

李井泉 李卓然 李富春 李文楷

李幹輝 李榮桂 李玉堂 李宗仁

李兆麟 李碩勳 李子洲 李天佑

李天煥 李志民 李聚奎 李克農

李明瑞 李維漢 李作鵬 李雪三

李壽軒 李成芳 李中權 李運昌


四面雲山738


漢朝有李廣,李陵,三國有李典,唐朝有李世民,李靖,明朝有李自成,李巖,李過,國民黨有李宗仁,李家鈺,李玉堂,李品仙,李仙洲,李延年,李漢魂,共和國有李達,李天佑,李志民,李聚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