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帮老大杜月笙重庆吃了大亏,不敢声张报仇却是为何?




重庆毕竟不是上海滩,杜月笙在上海滩是地头蛇,但毕竟不是“猛龙”,所以“过江”的话肯定少不了要吃瘪。

谈到杜月笙在重庆吃瘪的事,似乎全是在说杜月笙在重庆给蒋介石招兵买马的时候,被袍哥刻意羞辱的事,这件事究竟是真是伪?我翻阅了几个版本的杜月笙的传记也没看到关于此事的记载,即便是章君毂执笔、陆京士校订的台版《杜月笙传》也是如此。



蒋介石想要招兵买马的话,为何会让一个江湖中人、一个不懂军事的杜月笙去?不说那些已经在战场上身经百战的将领,即便是刚从黄埔毕业的学生也总比杜月笙强吧?让一个没名没分的杜月笙去招兵买马,岂不是丢份?此外,蒋介石可没这么信任和看重杜月笙,你知道杜月笙能够与蒋介石沟通的桥梁是什么吗?一个是杜月笙在上海的影响力,一个是戴笠!不在上海,他成了赤手空拳的人,没有戴笠,他想闯进庙堂也是痴心妄想。

可是,即使有戴笠的帮助,杜月笙的条件也不符合蒋介石的那套用人之术,这点杜月笙也很有自知之明,所以曾经自比为“夜壶”。

同时,四川是刘湘的地盘,蒋介石为什么要冒着得罪刘湘的危险去四川“抢人”?难道老蒋自己的地盘上没人?老蒋不仅鲁莽到去四川“抢人”,还愚蠢到让一个不通军事的杜月笙去“抢”?蒋介石没这么蠢。

所以,蒋介石或许做过让人去四川招兵买马的事,毕竟川兵确实素质好,可是要说让杜月笙去的话,恐怕十有八九便是人为杜撰的事了。



此外,说说杜月笙与袍哥的关系。

民国三十一年,也即1942年,杜月笙借着“考察实业,建设工商”的名义游川陕,在四川的时候受到了袍哥领袖陈兰亭、冷开泰的隆重宴请。后来,又有几位袍哥送来四包香烟、四包梅、四包糖,杜月笙不懂袍哥的规矩,更不知到底该不该收,经过袍哥领袖向春廷的解释,杜月笙方知如果他收下了这份礼,便相当于双方“缔结盟约”,所以最后他没收。在向春廷的解围下,几位袍哥也没有责怪杜月笙。

因此,说杜月笙在重庆遭到袍哥的侮辱这事,恐怕也是三人成虎。



既然杜月笙去重庆为蒋招兵买马被袍哥羞辱的事十有八九是假的,我在这便说说另一件让杜月笙吃瘪的事。

1943年重庆布价上涨,徐采丞致电杜月笙,说能够帮他从上海购买六千件棉纱。可是,当时的日本已经极力控制战略物资,所以即便是杜月笙也曾摇头说:“采丞兄要不是热昏,就是白昼做梦!想想看,阿可能办得到格种事体?”

但是徐采丞始终肯定地说这事能办,杜月笙最终也就答应了。

徐采丞利用日本人内部派系林立、相互争斗的漏洞,成功将棉纱分成两批运送出来,第一批三千件棉纱已经交易成功,但是第二批三千件却遇到了波折。当时洛阳失陷,只好更改运输路线,结果走到洋浦口时,运输船却被当地姓周的哨长给拦了下来,妄图吃了这批棉纱。当时负责运送的朱品三将姓周的骗到船上控制了起来,如此才得以跳出了周哨长的套子。可谁曾想,他们竟然刚出狼窝又入虎穴,他们去拜访当地驻军的头头俞主任,结果又被俞主任给盯上了,要求这批棉纱值十抽二,最后更是连人带货被俞主任扣留。



最后,经过斡旋,棉纱虽然能走了,可是杜月笙的手下徐子为却被绑架了。远在重庆的杜月笙懵了,这棉纱生意还真难做,连手下人都被人绑了,匪军提出的条件更是高达600万元的赎金!

后来经过商量,降到了480万元,等杜月笙他们好不容易筹好钱送到了匪军的手上,匪军拿到钱后居然又在第二天提出来还要220万酒钱。

杜月笙只好又让人凑了220万过去,最终徐子为才被释放。

这六千件棉纱也先后用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才安全运抵重庆。

但是,杜月笙在这件事里确确实实吃了瘪,不仅折了颜面,为了赎回徐子为更是花费700万巨资,杜月笙却也无力去追究,只能认栽。


吾与吾国


杜月笙,旧上海的“地下皇帝”,民国帮会第一人,被称为“上帝”,可以说在当时的上海杜月笙是一个跺脚就要震三震的人物。可令人奇怪的是就这样一位人物到了重庆,被人欺负,却不敢找回面子,最后也只是掉头而走,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道理说通了很简单也就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当时的重庆并不是杜月笙范围,而是四川哥老会的地盘,所以等到杜月笙的势力一进入重庆就受到了哥老会的全面压制,而杜月笙因为自己的大本营在上海对重庆的事情鞭长莫及,虽然想找中央政府帮忙,但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下面就把杜月笙吃亏这件事情详细的说一下。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杜月笙接到南京政府的指示希望他能帮政府招兵,考虑到在江浙沪地区招兵成本太高,杜月笙就派人去西南地区招兵,大本营就设立在了重庆,杜月笙招兵的法子首先搞路演,这个法子很受群众欢迎。



但这么做让重庆本土帮派哥老会就不开心了,江湖就是人心,你杜月笙敢到我们地盘上拉拢人心,那还了得,于是就开始对恒社的人下手。当然一开始他们也很文雅,只是把路演唱戏的女主角给办了。

但这自然没有把恒社的人吓住,毕竟大家都不是吓大的,这样哥老会的人就继续下手。这一次他们直接动手杀人,闯进恒社路演战场开枪打死了戏班子里面的一个角,这一次算是把事情挑明了,杜月笙知道事情后就着手解决,可没有丝毫办法,重庆地区都是哥老会的人,哪有杜老板说话的地方。



一树梅花一放翁


杜月笙在重庆吃了亏,不声张报仇,不是不敢,而是不能。这件事表面上看是袍哥跟杜月笙过不去,实际上背后是蒋介石跟四川王刘湘的斗法。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杜月笙从北伐时期就是蒋介石的好帮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蒋介石又拜托了他一件事,就是去重庆征兵。杜月笙在重庆摆了戏台,带的是上海戏班,征兵效果显著。但没过多久,戏班的一名女演员就被强暴了。事情还没查清楚,后来又有一名戏班演员被枪杀。这事儿明显是冲着杜月笙来的,杜月笙很快就心知肚明,这是当地的袍哥干的。他立即带着戏班子撤离了重庆,回到了上海。重庆征兵就此作罢。

一、“舵把子”刘湘的警惕

袍哥在当时的四川势力极大,兴盛于辛亥革命期间,据说辛亥期间,四川的成年男子都加入了袍哥会。辛亥革命之后,四川的大部分武装被遣散,很多袍哥沦为土匪,后来在四川军阀混战期间,大量的土匪又被军阀收编。因此,四川的军队、袍哥、土匪基本上是三位一体的形式。军阀们为了更好的掌控四川,往往自身就兼任袍哥组织的老大,四川话为“舵把子”。刘文辉、范绍增等人都是袍哥的舵把子。刘湘一直盘踞重庆,自然也不例外。

二刘之战后,刘湘成了名副其实的四川王。军阀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自己的地盘绝不容许别人染指。重庆是刘湘的大本营,他对任何外来势力都非常警惕。老蒋派杜月笙来重庆征兵,摆明了是想打刘湘的主意,刘湘当然不能放任。但是老蒋很滑头,他不用政府的名义,而是让杜月笙这种所谓的民间社团来办。刘湘在二刘之战中得到老蒋支持,他当然也不能直接拒绝,那么用袍哥组织来对付是最好的办法。

二、委员长的权术

蒋介石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后,成了国民政府名义上的领袖。为什么说是名义上的呢?因为军阀割据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比如广东的陈济棠、东北的张学良、云南的龙云、贵州的王家烈。参加中原大战的李宗仁、阎锡山虽然败了,但是很快又重新回归了。而冯玉祥的西北军虽然被打散,但是各部依然有很大的独立性,比如山东韩复渠部、河北宋哲元部。总之,蒋委员长此时只是军阀联盟的盟主。

四川军阀之间虽然连连混战,但是外人想插一脚可是连伸脚的地方都没有。不过在全国范围来看,四川军阀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战斗力相对较弱,老蒋应该是想捡软柿子来捏。

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兵役法》,将之前的募兵制改成了征兵制,并且确立了预备役制度。但是在军阀割据的时代,想要推行这个兵役法几乎无法实现。委员长决定先拿刘湘来试试水,于是就想在重庆征兵。委员长何等精明,他身为军阀盟主,自然清楚军阀的心思。如果明着去,估计会引发全国反弹,委员长的位置恐怕都坐不稳了,那么派杜月笙去最合适了。

三、青帮这个夜壶

杜月笙在抗战胜利后才悟出一个道理,就是他是委员长的夜壶。需要用的时候就出钱出力,不需要的时候,就扔在床下面。但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杜月笙还没有悟到这一点。

杜月笙最大的心愿就是洗白自己,希望别人忘记他的流氓出身。因此,他改了名字,穿起了长衫,还学习写字。三十年代初,正是杜月笙最风光的时候。他志得意满,组织了恒社,进军金融业,已经成了上海滩呼风唤雨的大亨。

委员长提出的任何要求,在杜月笙看来,都是政府对自己的信任,有利于洗白自己。征兵这种事,属于国家大事,杜月笙当然会觉得这是委员长对自己的信任和重用。

杜月笙很善于结交各类人物,凭借着他的三碗面理论,无论黑白两道,他都能摆平。初到重庆,他不可能不去拜码头,对于一个黑道出身的人来讲,这点规矩都不知道,岂不是白混了这么多年。

那么既然拜了码头,对方依然还找自己麻烦,那就只能说明一点,这件事不是他能应付的,对方是直接冲着他的后台蒋委员长来的。

杜月笙是何等聪明的人,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他只能认栽,因为他不可能斗得过舵把子刘湘,更不可能去蒋委员长跟前叫屈。更何况,委员长交给他的任务,并不是真的要征兵,只是想试试水罢了,谁让他只是个夜壶呢。


我是迷蝶梦,以上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算是抛砖引玉,分享给各位。大家有更好的想法,欢迎留言评论。


迷蝶梦文史社


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之前了解过四川哥老会的一些传说。

杜月笙是上海滩青帮的老大,他在上海能够呼风唤雨,他在全国也是威名远扬,被称作“中国帮会第一人”。但是他的确是在重庆吃了亏,因为有句话叫做“强龙不压地头蛇”,有个帮会叫做“哥老会”,杜月笙在重庆惹了“哥老会”。

“哥老会”起源于清初,与青帮、洪门并称当时民间三大帮会,其成员叫做“袍哥”,盛行于四川、湖南一带,“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等等多项运动都与袍哥有关,其帮会在当地民众中很受认可,甚至政府对袍哥都是无能为力。杜月笙当时在蒋介石授意下来重庆帮蒋征兵,触动到了哥老会的利益,哥老会枪杀杜月笙聘请的戏班人员。杜月笙了解情况但是身在异地无可奈何,政府尚且无能为力,自己只能咽下这口气,默默回到上海。



民国三大帮派:洪门、哥老会、青帮。这三个帮会能量都很大,黑白两道都有他们的身影,当时不少军政要员或出自三大帮派,或与三大帮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杜月笙,大名鼎鼎的上海滩皇帝,青帮三大亨之一,和蒋介石戴笠等人关系密切。但是哥老会也不是好惹的,势力遍及两湖和巴蜀地区,当地军阀多出自哥老会,如后来的四川省主席刘湘即出自哥老会。


青帮大致成立于雍正年间,潘清、钱坚及翁岩三人所创,主要以漕运为主业,因此多分布于江南一带。青帮与另一大派洪门(天地会)关系密切,有传闻说青帮的祖师爷曾是洪门弟子。

哥老会据传源于洪门,起源于两湖地区,活跃于长江流域,在川军和湘军中影响力巨大(四川地区的哥老会又被称为袍哥,与两湖地区的哥老会相区别)。哥老会在清末的革命中举足轻重,甚至有人说如果没有哥老会,辛亥革命不可能取得成功。


上个世纪30年代初,杜月笙受蒋介石的委托,前往川渝地区替蒋介石征兵。这杜月笙也不含糊,带着戏班子就去了,敲锣打鼓,搭台唱戏,吸引了大批民众。

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杜月笙的人马闹得倒是挺欢,结果就惹恼了哥老会,采取了报复行动。哥老会先是强暴了杜月笙戏班的头牌女演员,以此为警告,没想到杜月笙并未引起注意,反而开始排查凶手。于是哥老会再次枪杀了戏班另一成员,这下杜月笙懂了,原来哥老会在向他示威了。

杜月笙虽号称上海滩皇帝,青帮三大亨之一,在上海滩可以呼风唤雨。但是离开了上海滩,那就是一条离开了水的鲨鱼,空有一口锋利无比的牙齿,却蹦跶不了。川渝地区本就是哥老会的地盘,实力不容小觑。


就算倾杜月笙之力,也未必能在哥老会面前占便宜,而且杜月笙的大本营在上海。更何况当时杜月笙的靠山蒋介石的触角也未能触及到川渝地区,此时与哥老会斗个你死我活,不值得。

因此,杜月笙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灰溜溜的撤回上海滩。


胡史乱翔


杜月笙,青帮大佬,上海滩地下皇帝,影响力涉及民国时期党、政、军、金融、文化等各行各业。但就是这么一个霸道人物也不是在哪都吃得开的,杜月笙在重庆就吃了大亏还不敢报复,只因为他得罪的是纵横四川数百年的哥老会。

四川哥老会扎根于当地数百年,影响力遍布方方面面,无论城市、乡村,各行各业,均为袍哥所渗透。整个四川袍哥总人数能达到300万,而在重庆地区有将近10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70%以上。

哥老会有多猛?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的主力就是哥老会,侯宝斋、吴庆照、孙泽沛等哥老会大哥聚众十余万带兵围攻成都,清政府对四川的统治土崩瓦解。辛亥革命后,四川从省到县各级政府都有大批哥老会大哥任职。四川大军阀邓锡侯、刘文辉、王陵基、王缵绪、杨森、唐式遵等人原来都是哥老会大哥级人物。

杜月笙是名副其实的强龙,但面对影响力遍布四川各处、有枪有炮的哥老会也不得不低头。


当狗容易做人难


黑道上有句俗话叫“强龙不压地头蛇”,杜月笙在重庆吃亏是因为他没有拜码头,得罪了重庆当地黑帮哥老会,只能忍气吞声,低调处理,不敢声张。

20世纪三十年代,杜月笙组建了帮会组织“恒社”,在上海滩呼风唤雨,无所不能,此时蒋介石正准备招兵买马,扩张势力,为解决兵源问题,就委托杜月笙的恒社跑到重庆招兵。

当时的重庆位置偏远,信息闭塞,百姓穷的叮当响,杜月笙的恒社不远千里,把大上海的戏班子都带过来演戏,结果戏班子的演出非常火爆,对招兵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听说大都市跑来招兵,很多贫寒子弟都积极响应,一来当兵有能有饭吃,解决温饱问题,二来希望打仗立功,光耀门楣,恒社的招兵行动在当地搞得如火如荼,十分热闹,出尽风头。

可杜月笙却忽略了黑道上的一件规矩——拜码头,结果吃了大亏。

黑社会这东西不光上海有,各大城市都有,重庆一带就有有一个强大的帮会组织----哥老会。哥老会俗称袍哥会,在巴蜀一带历史悠久,势力庞大,恒社在重庆敲敲打打,好不热闹,可得罪了哥老会的大佬们,他们一不高兴,就决定从戏班子下手,给恒社一点颜色看看!

戏班子的当家花旦叫马媛媛,艺名“一枝花”,那是歌美人靓条顺,哥老会一帮龌龊大佬派人扮作“一枝花”的粉丝,把她骗到僻静处给迷奸了!

杜月笙何许人也,他一下就知道这是当地黑帮搞的鬼,开始追查此事。

这件“迷奸案”还没查清楚,紧接着又爆出一桩“人命案”。戏班子的一个名角儿常春恒正在台上唱戏时,一个人突然从台下窜出来,朝着常春恒连开两枪,常春恒当场毙命,现场乱作一团,凶手趁机逃之夭夭!

接连吃了两次大亏,杜月笙才知道重庆当地黑帮真心惹不起,自己在上海滩覆雨翻云,但强龙不压地头蛇,还真拿哥老会没办法,为避免扩大影响,杜月笙只好草草收兵,返回上海。

杜月笙回到上海,掏了一大笔钱赔偿受害者死难者家属,对哥老会欠下的血债,也因为重庆山高水远,最终放弃了报复,将这口气生生咽下。

很多人认为这件事说明杜月笙出了上海淘,也不过是一个忍气吞声的窝囊废,但在我看来,他的低调处理恰好证明,杜月笙不愧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是如何看待杜月笙的表现呢?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杜月笙替蒋介石到四川招募兵丁,被四川涩社会”哥老会”修理一番,然后灰溜溜滚回上海滩,一句话:活该!



杜月笙到四川来招兵,时间是1932年,那时候,杜先生刚成立”恒社”,便接到一桩大买卖,替蒋介石中央军补充兵源。杜先生是明白人,欲在社会上混得风声水起,一定要找把黑社会”保护仐”,中华国民政府主席蒋介正,这条大腿粗不粗?杜老板于是欣然买单,带上大班人马到四川来了。

先是在闹市区,免费唱大戏,就象现在楼盘开张,先要造个声势。当时请的是上海滩有名的戏班子,其中有个青衣花旦叫马媛媛,江湖人称”一枝花”,人美歌甜,想不到没唱几天,”女一号”马媛媛,发现在一条僻静的巷子里,被人下药强奸了。

杜月笙蒙逼了,谁敢有如此胆子?调查没有结果,接着更严重的事情又发生了。

戏继续唱下去,兵继续招下去。一天,名角儿常春恒正在台上唱《开天辟地》,台下忽然窜出一人,近距离朝着演员开枪,两声枪响,名角儿常春恒应声倒在台上,看戏的观众一下慌了,纷纷离开现场,枪手也消逝得无影无踪...

名角儿常春恒中弹身亡,杜老板这回真的清醒了。权衡半天,此地凶险!还是走为上策,明天就打道回府,还是上海滩安全。



杜月笙一生慎言慎行,总结出”人面,情面,场面“三碗面难吃,但是,人在得意时,往往犯糊涂,你杜老大从老远的上海滩来四川招兵,你就不兴给地方上打声召呼,拜拜码头?

四川哥老会,民间又称袍哥。有文人解释说是出自《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上世纪三十年代,会众高达300万人,上至达官贵人,如四川王刘湘,邓锡候,刘文辉等都是哥老会高层,下至社会底层,所谓”引车卖浆”者流,小摊小贩均”嗨”了袍哥的。

杜月笙又称杜老板,既是涩社会老大,又是生意人,他知道如在江浙一带招兵,成本太高,又很难召到;四川穷山恶水,人丁繁多,用很少的成本就能达到目的。但他忘记了江湖一句老话: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江湖规矩你杜老大先破,就不怪我袍哥大爷心狠心辣了...

如果我们再深层次分析:当时是军阀各霸一方,井水不犯河水。你老蒋竟敢到我刘湘地盘来招兵买马,四川王刘湘知道吗?杜月笙你忘记了黄金荣的教训,曾经跟军阀卢永祥公子争一个女戏子,被卢公子绑架了,黄金荣被一阵毒打,最后是你杜月笙出面,又是装狗又是出了好多银子,才摆平此事。

杜月笙一生都在洗白自己,通过把兄弟戴笠勾搭上了蒋介石,而老蒋只是把杜月笙当成手套,有时灰,有时黑,用完了就丢...后来有好事者把杜月笙捧上了天,其实他只是当权者手中的一枚棋子,或者是主子们利用的一条狗子。


谭明庆AbeI


杜月笙表示“我根本就没有太在意,难不成还杀回去,这不是我的行事风格。”

至于杜月笙在重庆吃亏的事,其实大多也怪自己,我们先看看是怎么一回事,想了解的不妨看看。

杜月笙,上海皇帝,上海三大亨之一,在上海的势力广泛,所以蒋介石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想要杜月笙组建的恒社帮自己一个忙,因为自己现在手头上兵力并不多,所以想招兵买马,但是在上海招兵实在费用太高,就和现如今上海的劳动力一样,比其他地方要高出数倍。

(杜月笙)

最后两人商议,决定去重庆招兵,杜月笙亲自带队。

当时的重庆并不是很发达,很多人家里条件并不好,所以如果可以参军还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是解决了温饱,二是说不定还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原本恒社在重庆进展的非常顺利。

可能杜月笙因为太想完成这个任务,毕竟也算是报效国家,所以去的时候就是直接去招兵了,忘记了自己本有的那套规矩,重庆当时有个帮会叫哥老会,也叫袍哥会,在巴蜀这一地带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别人去了上海都直到和杜月笙打个招呼,可是杜月笙自己却没有做到这一点。

他带着戏班子成员在重庆演出,引来大批人观看,并借此招兵,哥老会听到动静之后,认为杜月笙完全不给面子,好歹也打个招呼。

当时的戏班子里面有个花旦,叫马媛媛,长得很漂亮,哥老会的人就将这个马媛媛给骗到了小树林,等到戏班子成员发现时,马媛媛已经昏迷了。

杜月笙想到是自己的过失,但是并没有表态,拿了些钱财安慰马媛媛,之后照常进行演出,哥老会心想,这是真的一点面子不给啊!于是又派人将戏班子成员常春恒直接开枪打死了,这下杜月笙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带着戏班子返回了上海。

其实杜月笙只是简单的认为,哥老会办了他们的花旦,应该可以了,还是以招兵为主,所以并没有理会,没想到哥老会认为杜月笙不把他们放眼里,所以又杀了一个人。

此时杜月笙就算是在恼火也没用,毕竟在别人的地盘上,所以最后只能忍着,好在此时招兵进程进行的差不多了,最后回到上海,给了死者家属一些钱财,这口气也就这样咽下去了。

其实杜月笙目的性很强,就是招兵,再说在那个年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毕竟自己在重庆也算是安然回到上海,如果虽然有些怒火,但是却犯不上又千里迢迢的跑回去和哥老会算账,能做好蒋介石给的任务就很不错了。


羽评郡主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这就是帮派和江湖的规矩,相互之间都有自己的地盘,随便到别人的地盘上去撒野是要挨揍的。


民国时期的大帮会主要有三个:青帮、洪门、哥老会。青帮最初是依附在清朝的漕运之上产生的帮会,胡雪岩也曾经加入过青帮。后来海运崛起,漕运衰落,青帮就彻底变成了黑社会。

洪门就是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天地会,最开始他们都是以反清复明为旗帜,后来还发展到了海外,在美国也有分舵。孙中山先生就曾经加入洪门,并从洪门那里拿到了大量的捐款。


哥老会盛行于四川和湖南,甚至湖北一带,曾国藩的湘军被朝廷裁撤后就有不少人加入了哥老会。在清朝后期爆发的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都和他们有关,革命党中有不少大佬,都是哥老会的成员。



杜月笙在上海创办的青帮社团最上层的机构叫恒社,也就是说要在江湖中扮演文角色,这个要与青帮的基层人员区分开来,不用整天喊打喊杀。既然是上层机构,那么标准就比较严格,文职必须是科长以上,五只必须是少校以上,工商业人员,必须是主任以上。这是对青帮的一次制度革新,让青帮在黑白两道都能够吃得开站得住。

大家都知道的是杜月笙和戴笠都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专门帮蒋介石做一些不方便做的事。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打算扩充中央军。但是如果在江浙一带招兵的话,成本就会比较高。当时的四川地区人口众多,但大多都分散在山区,如果能够去那里招兵,将会为中央财政削减很多开支。

但是四川是刘湘的地盘,蒋介石的中央军不方便直接开进去。为了避免双方之间的冲突,蒋介石就委托杜月笙到重庆去招兵买马。



最开始杜月笙也没想那么多,他就带了一帮人过去了。为了扩大宣传效果,杜月笙还带了上海的戏班子过去演出,场面非常火爆,对招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杜月笙本来以为招完兵就可以走了,但当地的哥老会却认为杜月笙有可能是过来抢地盘。就算不是抢地盘,按照江湖规矩,距杜月笙到重庆之后,应该先来拜码头。

既然杜月笙不愿意拜码头,不给面子。哥老会的大佬们就决定给上海赤佬一点颜色看看。

当时戏班子的当家花旦叫马媛媛,艺名一枝花。他除了唱歌唱戏,唱得好之外,还长得非常漂亮。哥老会派了一个帅哥,装扮成一个富家公子,把马媛媛骗到巷子里强奸了。等戏班子其他成员感觉不对,找过来的时候,只看到了昏迷不醒的马媛媛。

杜月笙还是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他下令调查找麻烦的人。这就让哥老会的大佬们更加愤怒了,接下来他们要做出更大的动作给杜月笙看。

这一天,戏班子的一个名角儿常春恒在台上唱开天辟地时,一个哥老会的枪手在台下突然朝常春恒连开两枪,常春恒当场毙命。枪手也在同伙的掩护下逃出了戏场,杜月笙的手下一点办法都没有。

到这时,杜月笙才发现自己得罪哥老会了。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他赶紧公开发表声明,马上结束招兵工作回到上海,绝对没有一丝冒犯当地的各位大佬。

回到上海以后,杜月笙自己掏钱赔偿了受害者和死难者。这次事件的根源在于杜月笙没有拜码头,破坏了江湖规矩,他只好把一口气咽下。

抗战爆发后,杜月笙再次来到重庆的时候,就显得比较聪明了,第一件事就是花了一星期的时间拜会黑白两道的各位大佬,先铺路再做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