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人不賣“怪”!相聲界最有自尊的老藝人非“狗尿苔”莫屬!

  舊社會相聲藝人一上臺總愛先說這麼幾句:“今天我們小哥倆至至誠誠伺候眾位爺一段,我們就是您的歡喜蟲,為的就是博您一笑......要說咱就得賣賣力氣,誰要不賣力氣誰是小狗子。”這樣的說辭,在解放後也被侯寶林大師在相聲中當墊話兒包袱使用。然而,三言兩語之間流露出的盡是當時相聲藝人極其卑微的社會地位。

醜人不賣“怪”!相聲界最有自尊的老藝人非“狗尿苔”莫屬!

  在過去江湖賣藝之人都要有個外號,像最著名的“天橋八大怪”。相聲藝人也不例外,大家耳熟能詳的有:“尹傻子”尹壽山、“大面包”朱闊泉、“么雞”侯寶林、“湯瞎子”湯金澄、“大狗熊”孫寶才......等等。這些外號大多並非出於演員本意而為,大部分都是觀眾或者園子附近的地痞流氓給叫響的。也正是這些外號間接給藝人們來帶了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

醜人不賣“怪”!相聲界最有自尊的老藝人非“狗尿苔”莫屬!

  盤點舊社會相聲藝人的外號有褒有貶,這其中有一位老先生的外號實在讓作藝之人難以接受。他就是人稱“狗尿苔”的張寶茹先生。從這個外號大家不難聽出這位老先生的相貌確實其貌不揚。而相聲界還有句老話:不佔一帥就佔一怪。從長相上看,張寶茹確實佔得上這一“怪”。如果拿自己相貌在臺上找包袱一準能響,張寶茹雖是窮苦作藝之人,卻沒有因此自輕自賤。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倘若臺上毫無底線的自我挖苦貶損,也是對父母的不敬。自尊心極強的張寶茹有“相”卻不“賣相”,捨棄了“怪”的先天優勢,在使說功活上照樣能靠真本事圓粘兒。

醜人不賣“怪”!相聲界最有自尊的老藝人非“狗尿苔”莫屬!

  很多上了年紀的觀眾或許還有印象,張寶茹表演時絕不靠使怪相出包袱,不管說單活還是對口都四平八穩、不喊不叫,像是在跟臺下觀眾聊天,聽著聽著冷不防的包袱就蔫拱出來了。根據段子情節需要,張寶茹在表演時也會發託賣像,但尺度拿捏精準,使相兒是為“說”服務的,絕不會因此喧賓奪主擋了“說”的包袱。滿臺撒狗血的演員不僅得不到觀眾的尊重,也是藝人不自尊自愛的表現。

醜人不賣“怪”!相聲界最有自尊的老藝人非“狗尿苔”莫屬!

  關於張寶茹為什麼叫“狗尿苔”的來歷有一種說法也是源於其表演風格。“狗尿苔”是老百姓的俗稱,一場大雨過後,狗尿苔就從潮溼的腐木中悄然拱出來,這與張寶茹蔫拱包袱的特點頗有幾分相似。不過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確鑿的考證。藝人不管身處哪個時代,何種境遇,都要把把“藝”字放在首位,靠藝術贏得觀眾的尊重才更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