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建议用关税制造舰船,道光帝为何会批其为一片胡言?对此你怎么看?

梁宝明


道光年间,鸦片之祸非常严重,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每日吞云吐雾,醉生梦死。白银大量外流,长此以往,国将无有可用之银,无有可驭之兵。道光帝对此其实也是非常担忧的。林则徐主张禁绝鸦片交易,得到了道光帝的支持和信任。


林则徐雷厉风行,奉旨去了广东之后,于道光19年(1839年)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了237万斤鸦片。道光帝非常高兴,称之为“大快人心”。并且让林则徐宣布正式封港,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以为到此就彻底结束了。

然而到了1840年6月,情况急转直下。英军舰船抵达并封锁了广东珠江口。眼看一场大战即发。然而林则徐是个实干家。广州的关防做得很扎实,英国人没占到什么便宜。


也出于通过商口岸的考虑,打烂了,损失的不单单是清朝,于是调转船头,直接往北去了。这一去,林则徐急了,有事咱们当面锣对面鼓,你去找皇帝干嘛呀?果然英舰沿海北上,于7月攻占浙江定海;8月,英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

于是林则徐赶紧给道光上奏折《密陈办理禁烟抗英不能歇手片》,坚持应该强硬对夷,巩固禁烟成果,并且提出应该以”以通夷之银,作为防夷之用”。也就是说从粤关的三千万关税中,抽出一部分修舰船以抗夷。

然而,落后的通讯体系啊,道光帝收到奏折已经9月29日了。彼时琦善已经代表道光来署理两广总督,成为了擦屁股红人了。


道光刚刚受到到英国人的舰船的恐吓,可谓惊魂未定啊。好不容易把英国人哄回广东了。你现在又跟我提这些“打鸡血”的事情。

道光帝出离了愤怒,英国人拿舰船来恐吓朕,你也拿舰船恐吓朕。要知道粤关虽说国家财税,可是可是道光之所以还混还可以,靠的就是这个关税的收入啊。且当时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准则规范之类的,对于很多的费用,实际上是进了皇帝的内帑的。动这个钱,你真的是想多了。

而且现在本来朝堂上,对于最引发这次危机的诱因,就已经是众说纷纭了,道光正在努力的撇清自己的关系。要求其在一定要查明。究竟是因为禁烟,还是因为断绝贸易引发的。因为这个会牵扯到究竟是林则徐的责任还是道光自己的责任。

所以,林则徐就彻底成为了背锅侠,10月琦善到任,林则徐即被革职,被发配新疆。

然而琦善实在是京城里的大官僚,他对广东的情况一无所知,于是便上演”拖”字诀大法,拖住义律。结果义律不耐烦,就真的开打了。结果很自然清军差不多快100年没打仗了,结果败得很惨。琦善丧权辱国,被迫签了《穿鼻草约》。


道光帝闻讯暴怒,下令将琦善抄家问罪,对英宣战。派侍卫内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并从各地调兵万余人赴粤。第一次“鸦片战争”,民众的热情还是非常高的,广州三元里的老农民,浙江“黑水党”等等,纷纷帮助清军去打仗。内地也不断调兵过来,比如从陕西、四川、广西等地派了大量兵勇。而且道光帝的确也没有吝啬,因为这次不单单是不知道敌人深浅的牛犊之战;而且还是一场事关面子的仗。结果花了3000多万军费。结果却非常糟糕,输了,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不但丧失了领土主权,还丧失了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

这下子道光帝终于要为自己的权谋手段买单了,那已经不是银子的事情了。更关键的事,鸦片战争一役,导致的隐患更为深刻。大量手工业者失业,传统小农经济被破坏,大量散兵游勇流落粤南粤北到湖南之间,几成流民社会。于是在此后的十年内,太平天国兴起,而且迅速成事。

而林则徐则位卑不敢忘忧国,在新疆,他发现了隐患,用脚踏遍了新疆,提出了新疆塞防的理论,最后成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重要理论工具。

1850年,面对发匪猖獗,道光帝终于又想起可林则徐。于是重新起复林则徐去广西平叛。而林则徐却死在了赴任的途中。试想一下,当初如果坚持让林则徐在广东,处理问题。不能说彻底改变什么,但结果一定没有这么被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