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好的华语电影,却是一个日本导演拍出来的

岩井俊二自然是中国文艺青年观众心目中的一位大神导演,当年的一部《情书》启蒙了多少文青的少年情怀。《你好,之华》是岩井俊二导演的华语电影,不知道这是不是也可以算到有生之年活久见的系列中去。外国导演导中国背景的电影,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像中国人的故事,中国观众看着会有隔膜,毕竟中国太大了,台湾导演拍内地题材都会出现很大的不适,更何况是日本导演拍中国故事,但《你好,之华》没有这种不适应,它的确本身就是一个可以放在全世界都成立的故事,导演拍的恰好是一个发生在中国东北横跨了30年的情感故事,干净、纯粹、感人。

2018年最好的华语电影,却是一个日本导演拍出来的

《你好,之华》和《情书》很有一些相像,故事不同,但都是用书信往来解除年少时情感上的一些疑惑,《情书》是少年的,毕竟那是20几年前岩井俊二的作品,《你好,之华》是属于中年人的,既是追寻过去的一个答案,也是对现在的自己有一个重新认识。《你好,之华》和《情书》的故事都是开始于一个葬礼,似乎只有葬礼才能让人勇敢去面对一些从前不敢面对的事情。

2018年最好的华语电影,却是一个日本导演拍出来的

2018年最好的华语电影,却是一个日本导演拍出来的

《你好,之华》的故事核心讲述起来也可以很狗血,就是从小品学兼优的之南长大找了渣男过得十分不如意得了抑郁症自杀死了,从初中起就一直喜欢她的男生尹川因为同学会重见开始给她写信,而和尹川一直书信往来的实际上是之南的妹妹之华,之华之所以写信是因为她初中的时候就喜欢尹川。关于这段故事最核心的部分,之南的不如意和死,导演都隐去了,而是着墨于尹川和之华之间阴差阳错的书信往来,其中还包括和之南、之华的女儿也有几封书信。

2018年最好的华语电影,却是一个日本导演拍出来的

就是人生最残酷的树干部分,导演藏了起来,但观众是会慢慢知道它的存在的,通过呈现在外面的树枝部分,逐渐触摸到尹川和之南、之华两姐妹的初中时光。这中间的呈现过程很专注,同时很有美感,能够将中国东北拍得像北海道一样清冷干净,归功于导演的日式审美。这种审美在中国电影中是很少见的,其实从画面到讲述故事的方式及角度,《你好,之华》都是一种日式审美,非常节制地选取一些细节来表现故事和人物,但导演成功在和中国语境结合得很好,绝对不会让你感到突兀,但又让你感到和其他中国电影截然不同的一种美。

2018年最好的华语电影,却是一个日本导演拍出来的

比如说故事中三人的初中时光差不多是30多年前,怀旧气氛难免,几乎所有的中国导演在处理怀旧戏份的时候,都会投机取巧地使用流行歌曲以表现时代氛围,都会非常熟练地使用时代元素,让观众很容易走进过去的时代。你可以细数,比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港囧》、《夏洛特烦恼》、《站台》等等等等,凡是涉及到时代元素的作品,处理方式大致相同。这是因为中国导演对语境的熟悉,知道用什么方式最快速达成作用,但有时候快不一定等于好。岩井俊二用了很慢很细的方式,在美术上的细节控制得很自然,不强调,但很明显是当时的元素,比如生病时带去的水果罐头,交流上用属于当时那个时代的人爱用的表达方式,少男少女没有来由的心事,书信交不交的小插曲,既有时代感又主要关注在故事和人物之上,氛围没有喧宾夺主。

2018年最好的华语电影,却是一个日本导演拍出来的

在微信能找到小学同学的年代,之华和尹川为何还选择用书信联系,一方面和尹川以前就爱写信给之南有关系,一方面又和之华的丈夫因为误会摔了手机有关系,之华之所以写信,也是因为尹川对于她的重要性是别人不知道的初恋情怀。这方面的逻辑基本都通顺。信是属于过去年代的美好,是岁月可以留存下来的记忆见证。是这部电影非常重要的一个线索。

2018年最好的华语电影,却是一个日本导演拍出来的

尹川回到母校在走廊里碰到之南、之华的女儿牵狗走过是神来之笔,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却又不至于过分的巧妙,从而上一辈的故事得以让下一辈了解。三代人都和书信有关系,包括之华的婆婆用写信学英语,这种联系像是中年岩井俊二对青年时期的《情书》的一种扩充,一种人到中年以后对情感的深度和广度理解不同了的变化。

2018年最好的华语电影,却是一个日本导演拍出来的

之南的儿子晨晨给死去的母亲写了一封信,内容是“妈妈你好吗?我很好。”看过《情书》的人都会知道,这是《情书》里有过的问候,日本人的表达方式是对着雪山大喊,中国人的方式是把信系在小鸟的腿上让它飞走,这里让我很是触动,对于孩子来说,无论如何无法理解大人的痛苦,他们只能学着慢慢接受。晨晨出走,从警察局出去也不愿意回家,之华夫妻两人在黑暗中追着他,一直上楼梯到一个坡上,昏暗的灯光和树影下三人瘫坐在地,这里的画面也处理得很美,情绪又非常浓烈,不得不佩服岩井俊二的功力。

2018年最好的华语电影,却是一个日本导演拍出来的

如果说本片的缺点的话,我觉得后三分之一的故事推进感没有前面好,到了之南的前夫(胡歌)那的时候,我觉得故事在这里如果能再多一个转折,让观众对之南这个人再多一层了解就更好了,之南的悲剧仅仅归咎于婚姻我觉得略微简单,如果再有一个细节是能让人看到之南的悲剧性格的话,也许会更有力量。胡歌那一段的表演有点用力,给得有点多的感觉。

2018年最好的华语电影,却是一个日本导演拍出来的

最后的结尾没有像《情书》那样解开一个扣的设计,而是一种大悲之后的平静。我稍稍有种缺少点什么的感觉,可能过于期望来一个更猛烈有力的结尾,但也许就是这样最好吧,人生要面对这样那样的悲剧,孩子要在艰难中成长,当人到中年,还能追寻少年情怀,还有余力继续出发,已是无比的幸运。

2018年最好的华语电影,却是一个日本导演拍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