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功夫在“三真”丨宣讲家网评论

点击 “宣 讲 家 网” 可以订阅!

摘要:要做到有效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必要在“三真”(即“真学、真悟、真用”)上切实下功夫:“真学”即要真正学深学透、弄懂弄明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核及其发展战略、路径、目标等主要方面;“真悟”即应在“真学”基础上,通过深思熟虑地思考,从而达到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确悟”;“真用”即应以“真学”、“真悟”为前提,通过“全面贯彻、广泛传播”,进而实现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笃用”之愿。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对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来,全国各地有关机关、单位及公民,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纷纷就如何做到有效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问题提出其真知灼见。

要做到有效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务必在“真学、真悟、真用”这“三真”上切实下功夫。即是说,要有效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应在“真学、真悟”的基础上,实现“真用”­(全面宣传贯彻、广泛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良好愿景。

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功夫在“三真”丨宣讲家网评论

“真学”即“深学”。也就是说,要有效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首先就要真正学深学透、弄懂弄明白其基本内核、内容,以及包括其发展战略、路径、目标层面在内的基本方面。

按“深学”的词义,其“学”意虽明,但却重在一个“深”字,即“深入、深刻、深度”。可见,“深学”之意,则在于“深入学习”,要在学细、学实、学透上下功夫。

故此,我们要有效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即应通过“深学”而真正学深、学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而真正弄懂、弄明白其中的“三体现”(即“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体现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和“三以为”(即彰显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本质要求、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为重要抓手、以‘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为大国担当”)等重要理念构成的基本内核和内容。

而只有当我们真正学深学透、弄懂弄明白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上述基本内核和内容,我们才有可能从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论述中看到:原来构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方面,主要体现在其发展战略、路径、目标层面上。

例如,从构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本方面的发展战略层面来看。其发展战略,则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不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而且还围绕这一宏伟蓝图的实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以往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十四条坚持”,以及在具体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时特别强调的“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精辟论断,可以说既标志着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为了努力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来切实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矛盾,又标志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等理念,则无不彰显出构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本方面的发展战略,确实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

从构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本方面的发展路径层面来看。其发展路径,则主要体现在绿色发展方式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实际上就是既将绿色发展方式明确列入到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博大蓝图之中,又将绿色发展方式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空间格局的形成,以及与绿色产业结构、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紧紧连在了一起。可见,构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本方面的“发展路径”,不仅体现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方式上,而且体现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这一方式上。例如,为践行“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我们不仅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而且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又如,为践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我们不仅要“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而且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以此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

再如,从构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本方面的发展目标层面来看。其发展目标,则主要体现于建设美丽中国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将美丽纳入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中,多次提出要建立美丽中国。而这一目标的提出,不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而且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规律。事实亦如此。当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全面小康也将建成了,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即成为“美丽中国、美丽家园”建设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而这些年来我国自上而下始终坚持将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互融共赢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目标追求,可以说既是对美丽中国最好的佐证,又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最为切合实际的预判。

因此,只要我们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核、内容,以及包括发展战略、路径、目标在内的基本方面真正学深学透、弄懂弄明白了。那么,我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有效传播,就不会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真悟”即“确悟”。也就是说,要做到准确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即应在“真学”基础上,通过深思熟虑地思考,从而实现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大核心理念之“确悟”。

今天,我们要通过“真学”而真正弄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核、内容,以及通过“真学”而真正弄明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其发展战略、路径、目标等基本方面的切实内涵。若如此,我们才可能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新经济发展观、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新系统观、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生活的需求就是我们为之奋斗的新民生政绩观”这“四大核心理念”,以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所取得的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启程、污染势头已初步遏制、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增长的新动力、生态治理常态化制度化正在形成”这“四大成就”有“深悟透思”般的“确悟”。

据此,我们亦才可能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不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彰显改善民生、造福人民的初心和使命”而筑牢思想基础、增强前行信念!

“真用”即“笃用”。也就是说,要有效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即应以“真学”、“真悟”为前提,通过“全面贯彻、广泛传播”,进而实现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良好“笃用”之愿。

按“笃用”之词义,其“笃”意即为“笃实、笃定、笃志”。而其“用”,则指“行动落实”。“笃用”,即为“坚定不移地落实”。

故此,我们要有效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即应在真正做到对其重要理念构成的基本内核、内容及其发展战略、路径、目标等基本方面的切实内涵“确悟”之前提下,进而还必须通过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不移地落实”,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基本理念、核心理念的“全面贯彻、广泛传播”,以期真正实现其所彰显的“传承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精髓,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吸收中外文明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一以贯之,并不断升华而形成系统的生态文明思想”之良好愿景,使之更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作者:翟 峰 四川省广元市人大常委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