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像太陽那麼大,並且適合人類生存的話,那會是種怎樣的景象呢?你怎麼看?

鳳妃83843588


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109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也就是說大約130萬個地球加在一起才抵得上一個太陽的體積,按照題主所說的,只考慮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不考慮坍塌和核聚變來維持行星的狀態,那麼地球上的環境那就是相當豐富了。

不考慮是哪顆巨無霸的超級恆星來給這麼個變態的地球提供光和熱,就按目前地球的自轉日和公轉日算,一天24個小時,一年365天,地貌和海洋也按現在的地球面貌算。5大洲的版塊距離將會被擴大到130萬倍。假如你現在從亞洲到歐洲要飛一天的時間,那麼在超級地球可能要飛到130萬天,也就是3650年.

有可能在恐龍時代,一顆小行星撞到了南美洲大陸,把南美洲的大陸的恐龍給滅絕了,但是沒有影響包括亞洲,北美洲,歐洲等其它大陸。130萬倍的體積,足以綜合掉很多東西。那也就是說,現在只有南美洲會出現人類文明,但不會在其它洲發展出人類文明,因為原始人類只會是恐龍的口糧。那要是掉在了海洋裡,那就更沒有人類什麼事情了。

如果撞到超級地球的小行星夠大,讓超級的地球的恐龍都掛了,出現人類文明的話,會出現什麼情況呢。根據歷史的進程來看,英國應該會發展成今天社會的高級形態,因為是工業革命的起源地,因為130萬個歐洲的面積有13萬億平方公里,地球的表面面積只有5億平方公里,歐洲的面積就比地球大2600倍。英國的工業革命只會發生在國內的部分地區,很難擴散到出歐洲。那麼亞洲的中國還會是在封建社會中改朝換代,澳洲,非洲 美洲或許是奴隸社會,或許發展成封建社會,或許還是原始土著。

英國雖然進入了工業革命,但是整個社會的進程只靠英國人發展科技的話,不一定能發展到現在的科技,或許會晚也或許會比現在更早。就算他們的人造衛星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拍下地球其它洲的情景時,他們要造訪其它洲的人類,那也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不可能的事。也就是說越先進的文明只會越先進,為了資源發展殖民地,其它落後的文明只會步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后土著居民的後塵


試管諮詢顧問


太陽裝得下130萬個地球,等於把地球放大了130萬倍,這個超級地球的主序星有多大,引力場有多大那是宇宙的自然造化。在銀河系中,我們的太陽系是很不起眼的一個點,在宇宙中種植恆星這樣的大地瓜,數量不會多,概率是有的。樓主問的是生活在這麼大個地球會是怎樣,只要環境適應人類生存的條件,是可以的。地球大,人類也是一個超級大世界,地球資源足夠多,人類的種群也多,有很多沒有涉足人類的地方,未被發現和未開肯的處女地。文明的層次也變得複雜多樣化,隔著遙遠的地區,有原始落後的,有先進和更先進的文明。因地域廣闊,都能夠分享到地球資源的大蛋糕,不會因領土的紛爭而捲入戰爭。發展最先進的國家,如果耗盡了該國的資源,確定了目標舉國搬遷,去開發新的處女地,這比移民外星球要省事多了。他們認為侵略鄰國沒有可塑性利用價值,因為受其影響實力都相當,文明的箭頭像吉普賽人的大篷車一樣駛向前方,總有新發現和新的探索,這個超級地球有永遠用不完的資源財富。


自然風161212381


這位兄臺的腦洞真的比我們大很多啊!


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⁶)千米,平均密度1.408×10³ kg/㎥


第一、若是地球突然變成太陽直徑,還是同樣的岩石形態的話,平均密度5507.85kg/m³,這就接近太陽質量的4倍,這樣的體積+質量,地球的表面將不得不向內坍塌,由於沒有核聚變的能量相抗衡,這個塌縮一直會將這個巨大的天體壓縮到直徑20000公里左右,塌縮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熱量和光,是一顆中等質量的白矮星,人類要想在上面生存,自身必須壓縮到納米級別。由於原子的大小也是納米級別,因此,人類將不再是電化學生命,我們體內的電子匯同星球上所有物質的電子形成電子湯,徜徉在星球表面,不過這個電子海洋厚度只有0.0001納米,運動速度卻是接近光速,因此,這顆白矮星具有極強的磁場強度。


第二、要保持不坍塌,平均密度就要降低到太陽的1/4,這樣才不至於產生塌縮,不能夠點燃核聚變,這個時候,地球變成了氣態,而且還很稀薄,這是一股宇宙幽靈般的存在,那麼人類必須穿上宇航服才能夠在裡面徜徉,可謂飄飄然了。


第三、要保持一個固體存在,那麼這個地球的內部必須是空的,但有一個固體核心,因為要保持各項引力平衡,這樣子,這個薄如蛋殼的大傢伙的厚度只有0.0172米……,重力加速度只是月球的1/2000,你可以穿著宇航服肆意跳躍,不過得擔心不小心踩破這個蛋殼。

與其費精勞神將地球發展到這麼大,不如改變人類自身,將人類從電化學生命體系進化到量子態,我們就可以肆意往來於銀河系範圍。


諸葛村姑


你這個問題,就好像再說,假如有一個整數,它比2大,但是比1小,那麼它是幾?別跟我說它不存在,假如它存在呢?你讓我怎麼回答你?

你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如果地球有太陽那麼大,甚至都不可能是一顆行星了。哪怕地球是全部由最輕的氫氣構成,這個質量也遠遠超過恆星的底線,所以這一定是一顆恆星。劇烈燃燒的恆星,怎麼可能適合生命呢。絕不可能。

只有一種情況下,你說的星球或許有生命存在。那就是。這個星球不屬於我們這個宇宙,是“平行宇宙”中的一個,或許那個宇宙,引力常數非常小,恆星形成條件很高,或許能存在生命。不過,這種想象難度太大,需要開的腦洞太多,臣妾做不到啊


藍翼惡魔


地球如果像太陽那麼大,並且適合人類生存的話,我想現在的人類也不可能在上面存活,這是因為,生物的高度與引力是有很大關係的,引力越大,生物可能的高度就越小,比如說月亮上有人的話,可能是地球人高度的數倍。所以,人類生存的條件真的很苛刻,需要與主恆星不遠不近,本身不小不大,轉速不快不慢,外面還要有大氣層的保護,像我們現在有這樣一個地球的概率是很小的


千里葉飄


人類生活在地球,適應的是地球環境,其它因素不說,單太陽質量是地球質量33萬倍的指標,同一物體的重力就是地球的33萬倍,一個一百斤體重的人,到了太陽變成了1.65萬噸,自身的重量就把自己壓成了肉碎,這樣的環境想生存下來,就不用去想了。


龍一歐


不需要地球變這麼大,你把自己的身高變成1.5釐米就可以了。

在你的感覺裡,地球就會跟現在的太陽那麼大。

當然,那時候你覺得太陽更大了。

不過,你的生活會變得跟小強一樣,什麼動物都能欺負你,你只能去吃垃圾了。哈哈


年輕的五彩石


如果這樣地球烤得黃黃的.可粒不收.地球會撣渣.脫皮.人還想生存.你巳為你是誰.都是不科學的想法.還假設根本不成立.。


江紹華


人類的生存與生活環境有關,與地球大小無關。就是地球比太陽還大也沒有什麼關係。


紅葉9646


當然是好事,地盤大,能源多,但人口也相應增多,但是地再大也大不過人心,同樣的有戰爭,不均衡是永遠的。社會的各種矛盾是同樣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