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是否存在著根本上的區別?

楊曉東藏王


孔子一生很少發火,但在談到魯國的一位大夫季平子的時候,卻火冒三丈,說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重話。事情的起因是季平子在他的家中行樂舞,排了八行,每行八人,六十四人在庭院中跳舞,這就是所謂“八佾”舞的體制。按照禮制,天子八行,諸侯應是六行,大夫是四行,一般士人是二行。季氏是大夫,應該享用四行之舞,他卻僭用天子的樂舞。所以孔子表示憤怒。

這個例子說明孔子十分注意禮制秩序,但同時也反映出孔子道德哲學中一個重要思想,就是適度原則。在儒家哲學中,和諧思想突出體現了這樣的適度原則。“和”必得“中”,儒家和諧思想的準確表述是“中和”。

孔子以“扣其兩端”來表達這樣的道德關注。“過猶不及”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中庸》提出“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推崇一種不偏不倚的哲學。宋儒概括的儒家十六字心傳謂“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就突出了“中”的地位。

在西方早期哲學中,其和諧思想也有適度原則問題。亞里士多德哲學就有對德行之善的規定,他舉了大量的例子來說明中道的思想,比如“勇敢”處於“怯懦”(不及)和“鹵莽”(過)之間,“自信”處於“自卑”和“驕傲”之間,“慷慨”處於“吝嗇”和“浪費”之間。但這樣的思想沒有儒家哲學表現得那樣系統。

我理解,儒家哲學中的中和思想有三個要點:一是中體和用。從哲學基礎上看,儒家和諧美學思想當以“中和”二字為要。中是其體,和是其用。本立而道生,中在和諧思想中具有更重要的意義,或許可以這樣說,只有在“中”的前提下,才能實現“和”。

《中庸》一篇,在儒學中佔有特殊地位。所謂“中”,就是“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所謂“庸”,一般有二解:一釋為“常”,以“中”為常道;一解為“用”,以中為體,中庸即“中體之用”,立足於體用之說,這也通。在兩釋當中,都突出“中”的核心地位。《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按照朱熹的解釋,“中”是未發之性,無所偏倚,所以叫做中。儒家有以“中”為性的思想。“中”是天下之大本〔5〕,意思是天下之理都由此而出。所以這未發的“中”是道體,是天地之性。程伊川說:“若致中和,則是達天理,便見得天尊地卑、萬物化育之道,只是致知也。”〔6〕和,乃已發之情,合節中度,無所乖戾。這是“中”體之用。以不偏不倚的和道協調天下,即無所不通。天地萬物,本我一體,人心歸於中和之道,那麼天地萬物無不順,都能各得其位。儒家的中和思想是以人心靈的中節合度為前提,強調對情感的抑制,強調情理的協調。由此可見,中並非一種方法論上的原則,而是一種本體論思想。

〈明〉唐寅 陶穀贈詞圖〔7〕

此圖畫五代時一官員遇一美妓,聽其樂,

既心相愛樂、又囿於禮節的窘迫神情。

二是養其中。儒家的“中”與其內在道德性密切相關,是“在中”,“中”為本,也就是《中庸》中所說的以誠為本,“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中”是人的修養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所以“中”的哲學中包含的是人格修煉的哲學思想。中是性,人生而為人,並秉持此性。但外在的習染,使人並非能謹守其中,也就是對這個大本的偏離。確立了人人都有這個“中”的本,為通過修養而歸復大本提供了可能性。

三是中節合度。執中守一,不是二物相對而取其中者,而是扣其兩端,不過也不及。孔子以中庸為至道,他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中含有中道原則。儒家以“中”為本思想產生較早,《國語·周語下》雲:“夫有和平之聲,則有蕃殖之財。於是乎道之以中德,詠之以中音,德音不愆,以合神人,神是以寧,民是以聽。”這裡就強調了中節合度。

這三個方面又是相通的。以中為體,養性於中,並從中抽繹出中節合度的道德原則。

在《周易》中,這種中道原則體現極為明顯。在易例中,“中”是一個發端久遠、義理頗為深刻的規定。《易傳》強調“保合大和”之氣,強調和順積中而英華髮外。以中道思想為根本,爻位說就突出“中”的地位。如兌卦《彖傳》曰:“兌,說也。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兌卦兩兌重疊,有二陽居中,而三上為陰爻,所謂柔順主外,故有剛中和順之道。如大有卦《彖傳》說:“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此卦下乾上離,五陽一陰,一陰爻居五位,得中,一陰為五陽之主,故有柔得中位而上下應之之象。下卦為乾,有剛健之德;上卦為離,有文明之象:故曰剛健而文明。此正顯示中和之大用。而同人卦體現了“和同於人”的道理,彖傳極重視此卦的中和思想。它說:“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此卦下離上乾,一陰爻居下卦之中,又當位,故有柔得位得中之象。五爻為陽,此與二爻一樣都當位得中,所以說此卦得“中正”之道。下卦離為陰,上卦乾為陽,上下相應;二五分別為陰陽,中位相應,所以此卦頗顯相應協調之義,合度,合節,當位不差。故此卦彖傳強調以中和之道,通天下之志,正《中庸》所謂“致中和,天地位焉”。

《易傳》提出的“文明以止”思想從情理的限制性上著眼。易賁卦彖傳雲:“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卦的彖傳談天文和人文的關係,談人文創造的原則,歷來受到解易者的注意。此卦下離上艮,離為火,艮為山,故有山下有火(光明)之象,象徵燦爛的人文創造。此卦提出的人文創造的原則值得注意,即“文明以止”。何謂“文明以止”?下卦為離,離者麗也;上卦為艮,艮有止之德。文明說創造,止說的是符合一定的準則。也就是說,人文的創造必須符合一定的準則,必須中節合度。

艮卦象傳說:“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此卦兩艮重疊,故曰兼山。強調抑制內心的不和諧情感,思慮不超越本位。宋儒極贊此卦之思想,甚至說,一艮卦勝過一部《華嚴經》。宋楊萬里《誠齋易傳》歸納此卦三義,一是抑制邪惡,二是止於正道,三是止於本分。這正是儒家中和思想的體現。

儒家中和思想以中為基礎,以和為大用,強調過猶不及,中度合節。這正是為了化解衝突,在差異中尋求和諧。儒家並非都將此奠定在強制性的道德約束之上,而是致力於人的內在情感的和諧,由此實現中節合度。於此儒家提出了“反情和志”的思想。此語本由《樂記》提出,反情,返歸人的本性,以使其心志調和。中正平和的準則的提出,正是為了刈除過猶不及的偏向,消除與社會衝突的心理。樂,生於人心。情動於中,所以有顯現的慾望。將聲音表現出來,定會有喜怒哀樂的傾向,雅樂正聲使人平正和諧,粗聲淫曲使人逆意萌生。所以,《樂記》強調“先王慎所以感之者”,從人易感而動的心理機制上,尋求和諧美的落實。不累於物,不溺於情。

在儒家的中和思想中,有一種“而不結構”。如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其實,這已經化為中國藝術哲學中的一個習慣性思路。適度和諧原則在中國美學中的印跡是深刻的。如“主文而譎諫”的觀點,“發乎情止乎禮義”的觀點,等等。

這種適度原則,還體現為藝術形式上的中度合節。如唐孫過庭《書譜》說:“至如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他的三段論貫徹了過猶不及的原則。學楷書,要在趁著年輕“未及”的時候,走平正的道路,出入法度,卷舒自如。法度是通向書法殿堂的臺階,但不是其終極。所以,過庭提出“務追險絕”的學習道路,但一味險絕,則會過之,需在縱橫變化之後,又歸於平正。


厚德揚善文化小館


中西方文化真的可以或者應該交融嗎?

問題主這個問題,我很願意表達一下我的看法。一個在自己環境裡生活了很久的人,已經習慣了這裡的一草一木,人和事,也就是說不管你樂不樂意,從小的薰陶已經注入骨髓,那是掩飾不住的。不管你是哪國人,只要你出生在哪裡,成長生活在哪裡,你就有他的文化烙印。

至於你覺得出國後的精英人士被邊緣化,我覺得這不存在。你怎麼知道別人在國外怎麼樣,你有怎麼知道他需要去套取政治資本。至少美國憲法在現在還沒有修改政治會服務於移民。大同一體目前不可能,阿諾德州長事件也是個案。華裔個移民華人都有區別。

我們這裡不討論移民問題,我討論一下文化差異。舉一點不同,東方文化或者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對待信仰的態度。中國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而基督說原罪,一個認為人生下來是白紙,後天造就一切因果好歹,而西方認為是個人就是有罪的,必須皈依上帝,時時禱告懺悔。中國人不是,中國人永遠喜歡實用主義,臨時抱佛腳。如果不是有所求,一定不會有所信。所以這到底是悲哀還是灑脫,真是三兩句說不好。從這一點來談,我們國人好像信仰是缺失的,其實不然,中國人根本的信仰還是天人合一,他相信命運,但同樣相信可以改變,後天對於國人來說,比先天更具吸引力。所以在我看來,至少很長時間,東西方文化,無法兼容,未必對立,至少還會停留在對比和選擇兩個層面。人生最難定善惡,只有習慣與偏好。不過我覺得我國最偉大的陰陽互補和萬事萬物矛盾理論,更加註重實際。只是有的國人太過於浮躁,靜不下來,現在推行文化自信確實非常總要。所以我的回答是的,完全不是一個媽生的,怎麼可能有血緣關係。


江陽沽酒客


1.人類發展的初期1到2千年間,中國和西方的文化類似,都是黃權文化。

2.近1000年,中國文化主要是孔孟之道的強權文化,人要麼是強權要麼是奴才,人們生來就不平等,人之初性本善,用選擇性的道德約束人行為。

3.近1000年,歐美文化逐步發展演變,形成尊重人權、民主和言論自由為主的政治文化,他們總結人類歷史經驗教訓,認為人之初性本惡,需要用規則法律約束人行為。

4.兩種文化相比較,可以這樣形容,中國文化還在1000年前時代徘徊,歐美文化基本與時俱進,更符合人類文明發展趨勢!


Jake用戶691868684


我是民間科學哲學土匪,主動登門拜訪。從理論原則上講,文化與社會科學等同,是專門研究人類思維變化規律的科學,而化學是專門研究物質中,精神變化規律的科學。這兩門學科與基礎科學中的物理學與生物學,必須相提並論。就是說,在有生命物質與無生命物質中,生物學與物理學,是專門研究物質變化規律的科學,而文化學與化學,是專門研究精神變化規律的科學,這就是近代科學中的四大支柱學科。美國物理學家賴特曾這樣寫道,精神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但存在於生物及它們的細胞中,同時也存在於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中。大量研究事實表明,自然界任何物質現象,都存在著數學規律的痕跡特徵。這意味著自然界任何物質亂象,都能被科學化的有力證據。因為科學中的規律性,來源於已知數學規律,必須具有普遍性,對所有科學領域都適用。這是一條不容爭辯的事實。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在這四大支柱學科中,其規律性卻存在著嚴格的隔離障,既每一門學科都各自獨立,並形成了固定的理論與概念,其規律性根本無法通用。這就出現了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物理學與生物學中的規律性,可以相互通用嗎?化學與文化科學的規律性,也可以相互通用嗎?進而推論,如果這種隔離障可以相互超越,那麼人類製造與自然創造的嚴格界限,在科學上也就不存在了……澳大利亞伯奇指出,很清楚。我們靠研究無生命物質產生的物理學與化學意外,還應該研究有生命的物理學與化學。由於同樣的原因,研究有生命物質的生物學與社會學,也應該研究無生命的生物學與社會學。這並不是說近代科學的研究方向是錯誤的。而是說,它們的理論概念都是不完善的。他這樣寫道,如果當今物理學與生物學相互交戰的話,那麼它們將被相互吞沒。當然這種吞沒,並不會破壞物理學與生物學中的任何一條普遍原理與機制,而是把它們拼接在統一的科學理論中。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如何打破這道科學隔離障呢?這是後話!!!


偉松12


途殊歸同。形式不一,表達內容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