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贪婪:20世纪灭绝的6种大型猫科动物,主要都与猎杀有关

人类的贪婪:20世纪灭绝的6种大型猫科动物,主要都与猎杀有关

猫科动物是地球上动物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自然界给人类的珍贵财富,它们种类众多,在自然界曾广泛分布。但是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人口数量的激增,人们对各种动植物资源展开了疯狂的掠夺,直接或间接导致大量野生动植物灭绝,这其中就包括多种珍稀的猫科动物。本文列举了6种在20世纪主要因人类的猎杀而灭绝的大型猫科动物。

亚洲狮——1908年野生灭绝

人类的贪婪:20世纪灭绝的6种大型猫科动物,主要都与猎杀有关

亚洲狮仅分布在印度西部地区,曾经数量众多。伴随着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国人开始大量捕杀它们,并将猎杀亚洲狮当成一种重要的娱乐活动。1908年,亚洲狮仅剩下了13只,到了一不小心就要彻底灭绝的地步。人们将这些狮子捕捉起来进行人工饲养,它们才得以繁衍下去。现在亚洲狮的数量在400只左右,但野生的亚洲狮已经没有了。

北非狮——1922年灭绝

人类的贪婪:20世纪灭绝的6种大型猫科动物,主要都与猎杀有关

北非狮也叫巴巴里狮,是体型很大的狮子亚种,在古罗马斗兽场里和人搏斗的狮子就是北非狮。北非狮曾有很多,古罗马时期为了举办一次战争胜利游行,人们就捕获了600多只狮子放在斗兽场里和人搏斗。随着人类无休止的捕杀,北非狮越来越少。1922年,最后一头北非狮被人射杀。

巴里虎——1937年灭绝

巴里虎是现代虎中最小的一种,体重一般在90公斤以下,和一头豹子的体型相当。巴里虎原本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北部地区的热带雨林,但随着巴厘岛上人口数量的增多,巴里虎的生存空间被大量压缩。同时,人们特别是欧洲殖民者对巴里虎展开了猎杀,将其骨头和皮毛卖掉以换取财物。最后一只巴里虎于1937年9月被猎人猎杀。

亚洲猎豹——1948年野生灭绝

人类的贪婪:20世纪灭绝的6种大型猫科动物,主要都与猎杀有关

我们现在提到的猎豹都是分布在非洲,其实亚洲也有猎豹。亚洲猎豹主要分布在中东和南亚,生活在草原、丛林及半干旱沙漠地带。亚洲猎豹的灭绝主要与栖息地被人类挤压有关。人们大量开垦草原和森林,种植庄稼,导致亚洲猎豹的猎物越来越少,生存越来越艰难。据记载,人们于1948年在印度南部最后一次发现野生亚洲猎豹。

爪哇虎——1980年灭绝

人类的贪婪:20世纪灭绝的6种大型猫科动物,主要都与猎杀有关

爪哇虎和巴里虎都分布在爪哇岛上,巴里虎在岛的北面,爪哇虎在岛的南面,随着岛上人口数量的增加,这两种虎遭受了同样的命运。当爪哇虎就要灭绝的时候,人们捕捉了一些爪哇虎进行人工饲养,但却没有繁殖成功。1980年,世界上最后一只爪哇虎在雅加达动物园死去。

西亚虎——1980年灭绝

人类的贪婪:20世纪灭绝的6种大型猫科动物,主要都与猎杀有关

西亚虎也叫里海虎,曾分布在里海的西部等地。我国新疆地区也有西亚虎,人们称其为新疆虎。19世纪末期,东欧一些国家的人来到里海虎的生存地对其大量进行捕杀。据统计,仅在19世纪的最后10年里,至少有3000只西亚虎被猎杀。1980年,最后一只西亚虎在丛林中死去。

猫科动物是大自然用了数百万年的时间才进化出来的美丽生灵,它们在自然界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这6种美丽的大型猫科动物却在很短的时间主要因人类的原因而灭绝——这值得世人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