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非常時期有必要採取措施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

北大光華經濟學博士 孫樹強

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在談到下一階段人民幣匯率時指出,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並在必要時加強宏觀審慎管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與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對人民幣匯率措辭相比,三季度報告去掉了“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的表述,增加了“並在必要時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的表述。這就表明,在匯率市場出現非理性波動時,為避免羊群效應加強和擴散,央行將會採取措施對匯率進行調控和引導。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可謂“一波三折”,從年初的持續升值到4月以後的持續貶值,人民幣匯率問題再次引起市場廣泛關注。更值得關注的是,隨著人民幣持續貶值,市場主體的預期和情緒發生了一定變化,尤其是近段時間,關於人民幣是否會破7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討論,人民幣匯率似乎走到了一個關鍵的節點。

在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中,7並不是一個有特別之處的點,從本質上說,人民幣對美元匯率6.99和7.01並沒有實質上的差別。之所以大家熱切討論並關注人民幣是否會跌破7,是因為很多市場主體將7視為人民幣匯率週期的一個關鍵點。也就是說,如果跌破了7,那麼人民幣可能就會順勢繼續跌下去,從而開啟一個下跌週期。

另外,今年下半年以來,當人民幣匯率快速貶值或接近7時,就會有相關領導講話並採取適當措施來穩定人民幣匯率,這給市場造成一種印象,認為7是政策底,即相關部門不會輕易讓人民幣跌破7。如果確實跌破了7,那麼也就證明形勢相當嚴峻。實際上,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猜測。

匯率貶值是一把雙刃劍,既存在有利影響,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副作用。在不同的背景下,匯率貶值的有利影響和副作用也是大不相同。在形勢較好的情況下,匯率適當貶值可能會產生有利影響大於副作用的結果,但在其他情況下可能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局。

如果向前追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處於7的時代,還要將目光移回到2008年。2008年4月之前,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處於7以上,但此時人民幣處於升值走勢,不久之後,人民幣中間價就升破7,進入了6時代,一直持續到2015年“8·11匯改”,人民幣都呈現升值趨勢。

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人民幣匯率破7的影響更多是在情緒和預期上,進而對金融市場和資本流動產生影響。近期,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9月,銀行結售匯逆差1202億元人民幣,較8月擴大185億元人民幣,創逾兩年來最大月度逆差。如果市場預期人民幣在破7之後會繼續貶值,那麼會對結售匯及資本流動產生重要影響。具體來看,市場主體將會降低結匯規模,更多的持有外匯,或提前加大購匯力度,這就導致結售匯市場變異,進而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新的壓力。

從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來看,人民幣破7對經濟提振作用並沒有那麼大,尤其考慮到跨境資本流動可能對經濟產生的衝擊,其影響是正是負都值得探討。就如外管局局長潘功勝近期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所說的,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不會實行競爭性貶值,不會以人民幣為工具來應對貿易爭端等外部擾動。

從金融市場來看,人民幣貶值對股市會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從外資投入我國股市的影響因素來看,匯率是其考慮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會導致投入股市的外資遭受匯率損失,這就會促使其在投資我國股市時慎重考慮,甚至會導致一些已投入到股市的資金撤離。

人民幣持續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不大。作為非自由浮動貨幣,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但在非常時期,有必要採取相關措施保持匯率基本穩定,防止異常波動產生的負面影響。

必須坦誠,匯率走勢很難預測,只能根據一些基礎性因素判斷一個大致方向。目前來看,在美元指數依然強勁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很難上演驚天逆轉,更有可能在一個較弱的水平上維持雙向波動,並受貿易摩擦、經濟增長、貨幣政策走勢等因素影響相機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