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降到多少才是百姓們的心裡價位?

土著銀


不少城市的平均工資水平才3000-4000,然而房產均價卻高達上萬,試問這樣的房價合理麼?

當然不合理,非常不合理,房價降低到平均工資水平以下才是大眾期待的合理價位

不吃不喝1年的薪資水平才夠買4-5平米的房子,這樣的房價早就脫離了百姓的真實購買力水平。就算是一些歐洲發達國家,包括美國,不少地方的房價水平也就維持在平均工資水平上下。讓普通老百姓能買得起房子,結的起婚,不至於因為房子的事情耽誤了人生大事,這是作為普通百姓最為基本的訴求。

(房地產的盛景還能維持多久?)


“6個錢包”付首付的舉措真的非常荒唐,極其沒有人情味,對於家庭、自己非常不負責任。父母、爺爺奶奶將一輩子的積蓄都交給我們去買房,拿著這些血汗錢難道我們的良心不會有所不安嘛?萬一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生病住院了,那麼高昂的費用又從哪裡來呢?難不成砸鍋賣鐵,把普通的生活也付之一炬?

在筆者看來,稍微有些責任心的年輕人都不會選擇掏空家裡的積蓄給自己買房,為了一己私利,花光家裡的所有積蓄。

房價的漲跌已然牽動著全國上下所有老百姓緊繃的神經,有房的怕下跌,沒房的怕上漲,都說有了房子才有“安全感”,這種所謂的安全感又在哪裡呢


房價的下跌回歸理性是大部分百姓的心聲和訴求,如果房價下跌了:

(1)居民的生活成本、壓力將大幅度降低

不論是在外打拼的租房一族,還是準備買房的情侶,抑或是商鋪企業,他們的生存壓力都將大幅度降低。大家從中節省下了閒錢才能帶動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2)居民負債率將顯著降低

最近居高不下的居民負債已然成為一個潛在的“隱患”,並且還在高速地增長,如果房價仍然維持高位,剛需的群體迫於無奈還是會選擇買房,沉重的負債在經濟逆週期中很可能是摧毀一個家庭的最後一根稻草 。

(3)房地產的相關行業將面臨凜冬

隨著房價的迴歸理性,地產相關行業勢必會“由盛轉衰”,一條街道,一排住房中介的盛景將會不復存在。行業的盛衰起伏將影響到很多從業者的日常生活。

(碧水藍天,安居樂業是我們普通大眾的美好願景)

對於老百姓來說,房價降低至平均工資水平才是較為合理的,但是就目前經濟的發展仍然嚴重依賴於地產這一現狀來說,還是任重而道遠。不然房產稅、空置稅為什麼會總是“風聲大雨點小”呢?


浮雲視界


按廣大百姓的心理需求,一線城市不能超過每平方米5000元、二線城市3000元、三四線城市1000至2000元,因為我們是公有制社會,要體現國民的福利待遇,而且,直接推行房屋嚴禁買賣,只能繼承,而且一戶按每人50平方米計算,超過的面積每月必須課以重稅。這樣,才能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的目標。


DCW鴻雁


開發商就算買十萬一平方的地價,修的房子賣一萬元一平方,地產商都會賺錢,沒有從事過建築業的不懂,鐵和混泥土不超過4百元一元。人工費350到450元之間,加上建築商的利,總成本價不超過1500元,怕是沒有認何商品有如此高利了吧,如果是門面房二層賣的錢就可以把一幢樓的成本收回,但是買房的人太多錢了沒辦法,說實話一輩子為了什麼啊,難道就為一套幾十平方的房子當一輩子房奴,農村就不能住人了嗎,60後和70後是中國的人口主力,還有幾年就退居二錢,多數還是得回農村,只有在城市做得比較成功的農村人留下來,60後和70後多數是獨生子女,以後都是二合一,房子將大大的剩下來,馬雲說八年後房子如蔥是有一定道理的


無名188840336


房價的正常範圍應該是一個公平國家一般公民一個人六年到十年的收入。這樣的價位比較合理,也就是一個人假如年收入2W5,那麼一套房子(不是裸房,是拿上鑰匙就能住的房子)應該在15W到25W間,面積應該在一百平方,這就是正常的價位。也是考驗一個政府的良知的價位



六月雪的記憶


這個還真不好說,每個人的收入、家庭支出、消費都是不同的。按國際標準房價是平均工資的三倍以下,都是正常的。但我見過房價和月收入相等的也同樣抱怨房價高的人。大概是92、93年時候吧,去上海浦東辦事,與一日企高管閒聊中,聽他不停的報怨上海的房價高,800元一平,而已月收入才800元,如何買得起?那是我第一次聽到有關房價的信息,因為那時全國大部分城市還是福利分房的,所以印象特別深,也是因此開始留意房價的變化的。在印象中好像是2002年時吧,全國房價基本上都是跌的,買得起的人還是有的,但是就是不出手,越跌越不敢買,想等等再便宜一些才買。所以當房價跌到你能買得起的時候,你敢買嗎?還是再等再跌多一點買啊?就象股票一樣,上漲的時候就去買的人多,而在不斷創新低的股票反而買的人少。



菜鳥財經78050741264


房價多少錢才合理呢,估計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標準,而且每個地域的標準也不太一樣。別的地方我也不好做評價,北京市城南和城北房價有的能達到三倍,甚至更多。

就拿我生活的保定這個小城市來說吧。本人1999年買房,那時候保定房價基本沒有超過一平米1000元的,我們工資是多少?在我所認識朋友裡,大家的工資多是在800-900元之間,那時候可以說一個月工資可以買一平米房了。當然了,那時候房價是極低的,不作為參考。 現在保定人的工資分化也很嚴重,2000至一萬多的都有,我周圍普遍的工資水平在4000元上下,可是房價就高的離譜了,城區北部有些甚至達到20000/平米,基本都是13000/平米。城區南部也都在10000元上下。而且現在物價也漲得厲害,4000元的工資一個月下來基本剩不下太多。如果一個剛參加工作的人,他的工資可能達不到4000,想買房必須靠家裡支持,每月還得負擔沉重的房貸。

我覺得房價的合理範圍應該是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2-3倍。保定的商品房均價在5000-8000之間是比較合理的。 房價下來了,政府短期收入是少了,但是老百姓手裡有錢了,敢消費了,稅收等其他收入也就上去了,這樣才是一個良性的社會環境。


紅色天空0312


老百的心裡價可以說是無底洞,就算按毛坯房的成本價格1300元左右一平方米,可能也會被罵賣貴了,老百姓多數不考慮地皮要用線買,稅也要交,只會算自建房用不了多少錢。地方不同各地的老百姓收入不同,樓價應該按當地收入工資為基礎作為調控標準,就會大得人心。



比如:某城市的工薪階層工資平均在5000元月左右,那麼房價每平方也定價在5000元左右,這樣才合理才人性化,一個人奮鬥10年左右就可以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縣城平均工資3000元左右,那麼房價也定在3000元左右,如果全國都是這樣就和諧了,另外政策也要規定嚴禁人們做炒房生意。以前的房價虛高主要是炒房的人搞的鬼,新建的樓房多數是被他們先從內部大量購買掉,然後再搞飢餓營銷,隨著炒房客的越來越多,價錢也日益上升。


愚人也會笑


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答案,根據收入的不同,心裡的價位也不一樣。


以深圳為例,現在均價五萬多,但深圳的人均收入七八千,當然也有人拖後腿,就按普通老百姓一個月收入買一個平方的心理價位來說,深圳房價跌到人均收入標準,到時候幾乎人人都買得起,可深圳沒有那麼多房子賣給你啊。

要知道深圳商品房保有量才120萬套,而人口差不多2000萬,2000萬人都買得起房子,那麼靠抓鬮決定誰該買嗎?當深圳房價跌到七八千,全國很多人都有購買能力,都會湧入深圳買房,畢竟深圳是中國配套最完善,交通最方便,工作機會與收入最多的城市之一。誰還甘心待在五六線小縣城呢?



所以房價是市場決定的,市場還在,想房價跌就是空想,當市場不在了,自然會跌。如果深圳的外來人口全部回老家,深圳房價跌的絕對比火箭還快。


自住投資惠州東莞深圳可以私信我。


小二樓視


房價定多少價位老百姓接受呢?主要看是工資和房價的比例:2000年工資500元/月。房價二級城市區縣基本房價400-500元/平米工資是房價:1:1很正常。2008年成都房價2.5環5000元/平米。三環外邊3000元/平米。成都工資2008年3000元基本也正常1:1:1.35到2017年成都房價6500元/平米三環邊樓盤。工資成都:4500元。房價是工資1.44倍數。到2018年初同一樓盤房價達到13500元/平米。工資還是4500元。房價就是工資3倍數。嚴重倒置背離了價值規律。這個價位老百姓怎麼能接受高房價。


鬱金香137652766


本人認為房價一線城市5000元為好,三,四線城市2000元,現在的老百姓收入太少了,根本無力承受高昂的房價。希望房價及早迴歸理性,讓大多數買房者得到實惠,同時也能消化庫存,現在的房子不盡早出手,幾年後房屋破敗了,更難賣出去了,其實房地產商已成為熱鍋上的螞蟻,還在拚命死扛,如果全國人民三年不買房,你一定死得很難看,捂盤是沒有出路的,及早出手才是上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