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教育的公平性,林徽因忍痛放棄了讓兒女進清華的機會

林徽因是民國時候有名的才女加美女,多少男人一度為她瘋狂,甚至引起了著名作家冰心的嫉妒。說她是才女,因為她在建築領域和文學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就,說她是美女,那更是傳奇一般的存在。要說身為一個詩人,普通的還能與她比一比,但是在感情領域,她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為了教育的公平性,林徽因忍痛放棄了讓兒女進清華的機會

林徽因

她的一生與她息息相關的有三個男人,一個是思念她而死的摯友徐志摩,一個是為了她放棄眾多鶯鶯燕燕的金嶽霖,一個就是與她共度一生的丈夫梁思成了。 和徐志摩之間的愛恨糾葛往往比較複雜,兩個人雖然深愛著對方,但是多情的徐志摩在當時已經有了家庭,並且是孩子的父親了,這段感情只能成為一段悽美的往事,也一度讓兩個人都很痛苦。

為了教育的公平性,林徽因忍痛放棄了讓兒女進清華的機會

林徽因一家

然後林徽因就與梁思成結婚了,並且有了兩個優秀的孩子。無論是林徽因還是梁思成,甚至是整個梁思成的家族,都與清華大學有著莫大的關係,林徽因的兩個孩子身在如此的家庭下,必然是十分優秀的。

為了教育的公平性,林徽因忍痛放棄了讓兒女進清華的機會

大家都知道,清華大學的建築系正是林徽因和梁思成兩個人主辦的,他們的孩子跟隨他們的腳步進入清華,也應該是順風順水沒有一點阻力才對。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她的女兒在高考的時候差了兩分,並且與清華建築系失之交臂了。林徽因聽到這個消息,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自己如此優秀的女兒進入清華應該是穩穩當當的啊。於是她動用自己的關係,請人把女兒的試卷調出來,看看是否是改錯了。

為了教育的公平性,林徽因忍痛放棄了讓兒女進清華的機會

結果出來了,自然是沒有問題的,林徽因不得不接受了這個殘酷的事實,讓女兒改投了北大。只是差了兩分,按理說完全可以動用關係,來讓女兒跟著自己學習建築的,但是她並沒有這麼做,可見當時的考試風氣是多麼公平公正啊

為了教育的公平性,林徽因忍痛放棄了讓兒女進清華的機會

年輕時的林徽因

不僅女兒沒有進入清華,她的兒子也是以幾分之差落榜了,如果放在現代,我們的孩子面對這樣的局面,作為家長該是多麼的痛心,甚至會不惜一切代價,都會讓他進入清華的。可是林徽因依然沒有這麼做。這麼好的學習風氣,她因為自己的一己之私而破壞掉。於是讓兒子也選擇了北大,只不過女兒選擇的是北大西語系,兒子選擇的是北大歷史系。都沒有讓他們學習建築學,這自然體現了民。主,也委實是一大遺憾。也許是當時林徽因讓孩子走了後門,或者是讓他們兩個再復讀一年,結果會大有不同。中國的建築史上,恐怕又會多了兩個非常出色的建築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