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交口縣用傳統文化打開社區矯正人員心門小記

春風化雨 點亮心燈 ——交口縣用傳統文化打開社區矯正人員心門小記

“老婆,今後我一定會照顧好你和兒子,讓咱們這個家過上好日子。”

“老師,我覺得以前是自己沒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回去我一定會認真學習傳統文化,幫助兒子順利度過考驗期。”

“以前是我性情暴躁,以後我會修身養性,平復心靈,用自己的所作所為回報社會,為考驗期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248名社區矯正人員,248顆赤誠的心,248句肺腑之言,他們用感動、淚水和感悟交織成一幅感人的“社區矯正人員懺悔圖”。

為了248名社區矯正人員,8月22日至23日,交口縣人民檢察院在該縣培訓中心,組織社區矯正人員,舉辦“檢察道德講堂”暨“社區矯正人員心靈感化”傳統文化公益論壇活動。此次活動是為了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繼續推進“傳統文化進機關”活動,充分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做人之“天理良知”、謀事之“天道智慧”的文化滋養,從而達到推動檢察干警在堅守底線的同時,不斷勇攀“致良知”道德素養高線的目的。同時,有效推動司法行政機關充分認識將傳統文化引入社區矯正監管的積極作用。

與以往不同的是,過去的道德講堂一般是兩個小時,這次卻用了整整兩天的時間;過去是身邊人講身邊事,這次是邀請文化名人講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過去的聽眾是檢察干警,這次是社區矯正人員及家屬。

此次活動邀請到國內知名的傳統道德講師、齊齊哈爾市安懷書院院長、著名影視演員、小品演員金玉婷,全國十大孝子之首王希海老師,全國知名傳統文化講師胡斌、程志傑。活動中,精彩的演講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了道德感化,對社區矯正人員“摒棄舊我、塑造新我”具有重要的意義,很多人當場流下了感動和悔恨的淚水。

社區矯正人員蘇某深有感觸地說:“非常感謝檢察院以及各個機關和單位,以及參與義工的人員,通過這次的學習和教育,對我們每個服刑人員的感觸挺大的,第一個是孝道的問題,通過老師們的講解,對於我們內心中,對以前的認識更加深刻了,還有一個是金玉婷老師講的為人處事的道理,也是對我們感觸挺大的,通過這次教育和學習,我們對各方面,最起碼是為人處事,對於這個孝道,對於這個大愛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和理解。”

趙某也是一名社區矯正人員,曾以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在趙某家屬與被害人家屬就民事部分達成了賠償協議,取得被害人家屬諒解後,趙某被交口縣人民檢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的決定,同日被取保候審,目前正在考驗期。此次,趙某和妻子、孩子一同來參加了活動,在活動結束後回家的路上,他除了仔細檢查了妻子和孩子的安全狀況,還認真地給娘倆講起了交通安全知識。他深有感觸地說:“曾經因為我的一時疏忽給別人的家庭造成傷害,今後我一定吸取教訓,不再讓悲劇發生。”

用法律教育人,用道德感化人,德法結合,此次“道德講堂”,不僅提高了社區矯正工作的質量,更使社區服刑人員在心靈上感受到強烈的震撼,精神上受到道德的洗禮,淨化了他們的靈魂。“舉辦此次大型的傳統文化論壇,既是在貫徹最高人民檢察院張軍檢察長提出的‘不僅要注重刑罰執行的監督,更要注重刑罰執行中教育改造效果的監督’的全新理念,同時也是當前正在開展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的一個預防性的舉措。”交口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杜學明向記者介紹道。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件事兒可以反映出事物的真實意義。這場以“社區矯正人員心靈感化”為主題的傳統文化公益論壇活動僅僅是全市檢察機關社區矯正監督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市人民檢察院連續數年堅持對全市的社區矯正工作進行專項巡察,針對發現的調查評估工作開展不到位,日常管理制度不能落實,虛管問題突出,檔案不健全、不規範等問題,有效督促全市司法行政機關進行整改,進一步增強監督力度,提高監督水平,確保社區矯正工作平穩有序推進,工作受到了市人大和政法委領導的肯定。

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郭鴻說,“長期以來,國家始終堅持‘道德和法律並行,教育和輔導雙施’的工作理念,在嚴格監管的同時,非常重視做好社區服刑人員的普法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並積極探索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這次由交口縣人民檢察院與縣司法局共同舉辦‘檢察道德講堂’暨‘社區矯正人員心靈感化’傳統文化公益論壇活動,用身邊的正能量來感化教育社區矯正人員,對開展好社區矯正工作、實現查防並舉的良好監督效果是一次大膽的嘗試、積極的探索、有效的推進。”

記者 劉少偉 通訊員 趙亞路 陳錦霞

呂梁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