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塞明珠」民间艺术|有温度的泥塑艺术!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有温度的泥塑艺术!

手工作为一种被淘汰的生产方式,从工业革命时期开始逐渐被淘汰,走下了历史舞台,但时至今日,手工又被赋予了一种新的作用:丰富生活、温暖生活。古代没有机器的时候,人们靠一双勤劳的手,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工具来减轻劳动负担,提高劳动效率。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机器也渐渐取代了手工业者成为了主要生产力。而曾经那些手工艺品也在慢慢消失,一些手工制作技艺也逐渐失传。但还有一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们还在坚持,为了心中的热爱,更为了这些文化遗产能永久传承下去。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有温度的泥塑艺术!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有温度的泥塑艺术!

“泥娃娃泥娃娃, 一个泥娃娃,也有那眉毛,也有那眼睛,眼睛不会眨。泥娃娃泥娃娃,一个泥娃娃,也有那鼻子,也有那嘴巴,嘴巴不说话。”这首《泥娃娃》的儿歌我们都十分熟悉。今天介绍的这位艺人,就与这“泥”有关。不同颜色的彩泥,经过他这双巧手揉捏,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造型便呈现在我们眼前。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有温度的泥塑艺术!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有温度的泥塑艺术!

自小接触“泥塑”这一技艺的老师傅怀着对泥塑非常深厚的感情,在二十岁时,毅然决定从父辈手中继承了这门手艺并把它传承下去,这一做,便是几十年。几十年来,重复的做着同样的事情,他也曾感到厌烦。老师傅告诉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他觉得烦了,倦了,不想做了,于是决定放弃泥塑。放弃泥塑后,老师傅便失去了收入来源。为了维持生计,老师傅外出打工,可打工的保障性低,时间也没有捏泥人时自由。迫不得已,老师傅只能重操旧业,又开始揉捏彩泥,刻画人物。可人总有老的时候,总有干不动的时候,这门技艺不传给后生,便会慢慢消失。谈到技艺传承的问题,老师傅很是骄傲,他说这些年带了不少徒弟,男女都有,有的还去了外地发展。但有时候他忙,也顾不上带徒弟,可上门拜师的也不少,看来还是有年轻人对此很感兴趣。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有温度的泥塑艺术!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有温度的泥塑艺术!

时代的变迁,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人都在奔跑,努力追随科技发展的脚步。但我们忘了停下来,回头看看,那些依然坚持着手工制作的人们。他们一直坚信机器是冰冷的,而人心是火热的。所以这一双巧手做出来的东西是有温度的,是能带来温暖的。坚持一时容易,可坚持一辈子,难。这些坚持的背后是对这份技艺的热爱,也是要将这份技艺传承下去的信念。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有温度的泥塑艺术!

「紫塞明珠」民间艺术|有温度的泥塑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