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K線圖的侷限看背後人性的博弈!新手|老手|高手炒股都看什麼?


跳出K線圖的侷限看背後人性的博弈!新手|老手|高手炒股都看什麼?

凱恩斯認為:“股票價格取決於群眾心理”。在對股票的基本面分析中,股票情緒是一個重要的分析要素,是基本面分析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於很多技術指標來說,股票情緒對走勢的影響更大。本篇將著重從市場合力思維的角度分析股票情緒的變化,幫助股民朋友們跳出K線圖的侷限,看到K線背後人性博弈的層面,增強在道的層次上的認知。

章節一、什麼是股票情緒

炒作股票的情緒是由眾多心理因素驅動而共同構成,通過股票交易者的決策行為在股票價格走勢上的一種反應。

經常發現,對同一個股票訊息,不同的股民會作出截然相反的判斷,觀察視角不同,因而會以不同的因素作為各自判斷依據,得出不同的分析判斷結果。每個人都會受到各自判斷結果的影響,而眾多相同的判斷堆積起來就會產生操作決策情緒,也會影響到整個市場的走勢。學會分析股票市場情緒是十分有用的,我們應該對炒作的股票情緒要有一個全面充分的認知,對預測股票價格的趨勢有非常大的幫助。

跳出K線圖的侷限看背後人性的博弈!新手|老手|高手炒股都看什麼?

新手看大盤,老手看大勢,高手看情緒。經常有做短線的朋友,關於炒股看不看大盤分歧很大。很多人研究技術指標,劃線,波浪理論甚至更復雜的一些理論,其實除了普通的技術指標之外,還有個最重要的市場情緒指標,但我認為所有的交易最終都要歸結為人性和心理,不是說技術指標沒用,而是在技術的基礎上,如果能加上一些心理學甚至哲學的要素會更實用。

常有人問:“這個股票的股性怎麼樣?”,其實股性體現的就是股票交易者對股票產生情緒的合力。股票主要是炒預期、炒朦朧、炒想象力,題材是第一生產力。題材與上漲相對應的邏輯關係,也是互相因果關係,決定了對熱點的預判和股票的選取,股票的“人氣”其實就是市場情緒的集中體現,是大家比較關注的一個點,人氣涉及股票炒作的氛圍情緒,涉及到參與的人數及看漲、看跌力量的對比,大多數是有意識的從眾行為的展示。

市場情緒分為兩大功能:打板效應和賺錢效應。打板效應是利用大數據自動統計的當日漲停、跌停股票的數量,並且量化當天打板,隔天的收益,若當天打板,隔日有收益,資金願意封板,表示當天情緒較好,反之亦然。賺錢效應是以當天非一字板股票,在次日開盤時的漲跌幅,計算出當天的打板成功率,從而判斷目前市場的情緒。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有的買入行為,如果有足夠的賺錢效應,則交易者會傾向於重複買入動作,並影響更多的場外資金進入,從而造成股價的持續上漲;同理,交易者的買入一旦產生虧錢效應,則他們會傾向於減少買入動作,造成股價的持續下跌,繼而影響場內籌碼的穩定,這就是股價的正反情緒反映。情緒帶來交易,做多的情緒買入個股,持股的人做空是賣出個股,每一筆的交易都是有對應的買賣雙方,情緒打破這個買賣平衡,多頭情緒最終結果是封死漲停,空頭情緒的爆發最終的結果導致跌停。股票情緒是在證券市場中,大多數投資者的共同情緒所在。我們要通過敏銳觀察,及時捕捉到這種心理情緒和行為反應,及時為自己提供一個可靠的操作依據。我們來看一個經典測試:

問題一,在股票操作中假定有以下二種情況:

股票A肯定有10元的漲幅。

股票B有的50%的可能上漲20元。

假如你一定要且只能買其中一隻,你會選擇哪隻呢?

問題二,在股票操作中假定有以下二種情況:

你持有的股票C肯定會下降價10元。

你持有的股票D有50%的可能性會下降價20元。

假如你一定要且只能拋掉其中一隻,你會拋哪隻?

在問題一中,絕大多數人會選擇購買A,在問題二中,絕大多數人會選擇拋掉C。

當結果被確認為獲利的情況下,往往容易對風險持保守態度;當結果被確認為損失的情況下,容易持冒險的態度。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股民朋友不懂得跟隨市場情緒操作股票,而是容易跟隨自己心理盲目操作股票的一個真實寫照。

因為人具有樂群性的本能。對偏離大多數人選擇時,會產生恐懼,當人們處在主流之中時,心理上會感覺安全性。在股市上升期時,這樣的心理是符合市場情緒需求的,但是在市場的轉折關頭,大部分股民會迷失方向。這也是為什麼在股市行情反轉時,尤其是牛熊轉換時,要實行與市場情緒相違背的反向操作。在大部分股民的一片樂觀聲中,應該保持警惕;在大部分股民一片悲觀時,要勇於承接。

股票市場變幻莫測,當市場出現風險時別忘了觀察股票情緒來判斷目前的風險與機遇。通過市場情緒判斷股市的機會與風險,並作出合理的選擇。“勢不變則守,勢變則動”。股市不要有追求暴利念頭,因為暴利是不穩定的,要追求穩定的交易。交易不是勤勞致富,而是風險管理致富,有效地控制風險,風控做的好,利潤自然而來。

一是要制定符合自己條件的交易模式重於預測的觀念,策略可以在你預測不準的情況下挽救你的資金。當短期市場情緒過高容易出現衝高回落的走勢,導致市場情緒明顯降溫虧錢效應瀰漫時,在操作上要控制倉位規避風險。

二是要有好的心態,相信自己被驗證正確的理念和模式,在一個下降趨勢沒有改變的時候,要堅守住自己的現金;在一個上升趨勢沒有改變的時候,要堅守住自己的股票。所以,我們做短線的看盤關鍵是學會看市場情緒,市場人氣最差是單邊下跌和最後築底殺跌,市場不認可,迅速撤離,市場認可,加碼呼應,要待時、順勢、借勢,與股票反應出來的情緒要波動一致。

股神巴菲特認為,股票交易情緒其實歸結起來只有恐懼和貪婪,但正是這種情緒影響著這個市場,龍頭帶動跟風,資金狂打龍二龍三強化龍頭,甚至塑造新的龍一反覆操作,保持板塊熱度與趨勢,有效應對監管特停。直到目前環境下,每一個零星的市場熱點背後都有遊資的身影,只是這股共鳴的合力經常曇花一現,缺乏持續性。成熟的主力會利用人性的弱點,利用你的恐懼情緒把你嚇出去,或者擴大股票上漲情緒效果,吸引散戶跟風,誘使散戶不惜一切代價買入,如此往復不斷降低自身成本,最終從一撥又一撥散戶身上扒下一層層皮,聽起來很血腥,但是市場便是如此殘酷。

如何不被主力血洗?我前面幾期的觀點裡都有過分析,這裡,只做簡單強調。短做:戒貪,賺了就跑。只要賺錢,任何時候賣出都是對的。中做:策略,適用於波段交易者,大部分情況下,在買入一個股票的時候我就制定好了操作策略,比如什麼價位補倉,什麼價位止損,目標大概多少,在制定好策略之後,我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執行計劃,那麼盤中的所有波動便不會影響到你。這也是最近力盛賽車波動幅度比較大,反覆有人問,我反覆強調的原因。長做:雷打不動,適合價值投資者。如果你對一個行業,一個公司做了十分細緻的調研,認定未來幾年會有比較好的發展,那麼你要做的事就是買入,持有,直到你認為估值過高,除非大盤出現系統性風險。

章節二、情緒的作用

資金是水,價格是舟,情緒就是掌舵人。資金是股市運行的內在根本,價格的趨勢變化,是資金流入和流出所表達的結果,而起漲點體現了市場和個股做多情緒的這種變化,第一時間發現這種情緒至關重要,最精確的買點往往就出現在這短暫的時刻。

股票市場中,當市場的主流資金一同看好某個股票時,該股票價格才會大漲。一些投機的機構和股民不會將已經掌握的炒股技能用於發掘有價值的股票,而會更樂於挖掘市場心理預期大的股票。這一心理活動過程,其實就是當前股票市場情緒反應的最初由來。舉個關於選美例子,假定在選美競賽中,參與者要從100位選手中選出最漂亮的6個,選出的這6個必須最接近於所有人一起所選出的6個人才能得獎。由此可見,每一個參與者所要挑選的並不是他自己認為是最漂亮的人,而是他設想的其他參與者所要挑選的人。

情緒共振產生熱點股票,熱點是基於對後市大量散戶將會參與的判斷,由市場敏銳資金率先發動的板塊性上漲,本質上是一種收割韭菜的集體行為。美國華爾街流行這樣一句話:市場一定會用一切辦法來證明大多數人是錯的,輸家不但從數量上還是資金量都要遠遠超過贏家,便成為股票市場正常運轉的前提條件。股票炒作的推演,對熱點的理解就是情緒形成趨勢基礎,關鍵一點是需要共振,需要市場共識,形成羊群效應,是市場活躍的標誌,最激發市場人氣,尤其是那些具有明星效應的龍頭股,受到各路資金追捧,體現著最強的賺錢情緒效應,而技術分析只是研判趨勢是否能持續,是否會改變而已。

《短線交易大師》作者奧佛利和格雷格說:“跟蹤錢的足跡,錢是交易者最終的朋友”。在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後,就可以利用他人的情緒獲得利潤。通過觀察日常價格波動、放量和市場噪聲等蛛絲馬跡,來尋找獲利機會。認真選擇股票比任何止損體系在控制風險方面的效果都好。熱點的持續性和市場情緒相關,籌碼快速擴散和市場情緒高漲是熱點消退的主要原因,而走勢良好但存在市場分歧和爭議的板塊,則具備籌碼不易擴散的優點,有利於行情持續發展。熱點龍頭一般都會先於板塊啟動,當股票市場情緒非常積極的時候,就會有很多而不只是幾隻股票定價過高。在一個有效市場中,投資者很快就能發現定價過高或定價過低的股票,並會購買後者、賣空前者。對定價過高股票需求的降低會拉低股價,直到這些股票的定價不再過高為止,而對定價過低股票更高漲的需求,則會推升股票價格,從而消除定價過低現象。

股票炒作情緒的合力作用是最大的,而對這種合力的感知理解為三種:第一種是點火造勢者,打破籌碼供求平衡,使股價迅速走強;第二種是借勢跟進者,貢獻合力的同時,享受的快感也最強;第三種是後知後覺者,出現在多頭力量的末端,容易高位站崗套牢。投資市場存在的貪慾和恐懼是一對引擎,它促進市場機會的產生。短線交易者就是在靠近支撐位和阻力位的地方進行操作。

在板塊熱度和市場情緒的帶動下,個股會輪番打漲停板助漲趨勢,強勢特徵會在充分換手的過程中得到維持,市場成本一路抬高,直到接到最後一棒。如果大盤環境較好,人氣和成交量活躍,熱點在短暫休整以後,會加強形成第二波的上漲趨勢,股價打開新的上升空間。情緒是用來預判股票在短期內的走勢,如果一隻股票有利空,情緒就直接映射到k線,極端的就是多個一字跌停。如果一個股票情緒是有內在驅動與利好,那必然是股價的上漲。情緒在交易中是至關重要,如果我們能利用情緒,可以在日內做大概率正確的預判,並由此大幅獲利。

章節三、情緒的判斷

看盤核心是看市場情緒,最簡單看市場情緒是看人氣,看市場賺錢效應。情緒的判斷,通常有幾個重要的盯盤可以感知:

1.量能上的放大效應。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成交量是股市行情發展的“糧草”。量能通常要比昨天放大到1.5-2倍是最佳的短線情緒判斷依據,如果過於小,這個無法真正識別情緒的作用力。成交量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交易的人,成交量放大了就說明當天參與交易的人看股票的人多,市場比較熱情,交易量少代表大家都不關心,市場的情緒當然就不太好了。通常情況下,都是量在先價在後,不同的成交量變化往往喻示著不同的趨勢發展,尤其是早上開盤後的成交量,往往決定著全天的行情發展。如果要準確判斷當天的股價走勢,還應當結合均價線與股價之間的關係,並結合日線圖來判斷,特別有時會現孤量,即突然放大的一根量柱。

2.有效的委託大單。人們常說:“鬥智鬥勇在盤口”。盤口,是主力資金與市場的對話,是多空交戰的戰場,也是發現資金的窗口。股票交易就是利用資金與流通籌碼進行博弈,籌碼博弈歸根結底都是通過市場情緒的交易,這個就要用到LV2的數據,深市就有詳細的委託數據,還有逐筆明細。

3.分時的走勢健康有承接力。開盤價,是集合競價的結果。開盤交易前的這五分鐘,當集合競價的結果一出來,你就要從開盤價是平開或低開或高開或漲停板或跌停板以及成交量的多少所透露出市場的情緒反應,迅速地作出自己的判斷,並且要在這五分鐘之內找到一個正確的答案,然後在開盤後的30分鐘內作出決定並執行。對於手中持倉股,要對比今天的開盤價與昨天的收盤價的高低,然後分析今天開盤價所反映出來的目的。一般來說,開盤後30分鐘內,股價還在昨天K線中心點以上運行,甚至昨天收盤價以上波動。就可以持有。反之,有走弱的趨向,賣出。分時儘量不破日內分時均線,即使破了也能快速拉回。這體現一隻股票在日內每一分鐘的分時情緒是不是多頭主動打破多空平衡。

市場有句名言:買預期賣事實。成功的股民一般積累了長期的看盤經驗和操作體驗,對絕大部分股票熟悉,能與市場保持高度的融合,然後功課紮實,對市場公開信息具有全面而深刻的解讀,關注新聞時事,生活習慣好,精神狀態佳,胸懷比較寬闊,身心比較豁達,果敢幹練,止損及時,抗壓性強,善於總結。當然,一般都是從失敗中走過來的,在外部變化與內心衝突的煎熬中走出來的。

一是漲跌家數的比例:在指數的分時圖當中,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上漲的和下跌的股票分別有多少,從這些數字以及比例當中,我們可以判斷今天這個市場的情緒,是怎麼樣的。

二是股票活躍程度:來觀察一些權重很高的指標類型的個股也很重要,這裡打個小小的比方,比如看創業板的時候,我們會順路去看看東方財富,那你看東方財富的分時其實也可以反映出創業板用戶的信心。

三是指數的開盤情況:剛剛講到在交易過程中的量能變化,其實當天的市場,跟開盤也有很大的關係,而且開盤會影響我們的策略,觀察昨天的市場,然後通過今天的開盤來決定交易。

四是漲跌停的股票數量:最簡單判斷人氣的方法就是看漲停家數,當然,要排除利好和次新股一字板,看昨日漲停指數和有沒有連續漲停板,要是昨天漲停今天都還紅的多,那市場人氣不錯。量化判斷依據:1.漲停板數量,一般漲停家數>=20家以上機會就不錯,最好就是20-120之間;漲停太多也不好,超過120也容易是高點。2.漲幅超5%的個股數量。3.跌停板數量。4.跌幅超5%的個股數量。5.熱點板塊的紅盤個股百分比。6.熱點板塊漲幅超5%的個股百分比。

很多股民朋友向我諮詢:“炒股真的需要這麼多知識嗎?”的確是的,學了那麼多交易技能,到最終能夠派上用場的真的不多,在實際運用過程中,你根本就用不到那麼多知識和方法,可是,如果你沒有掌握,就無法提練其中的精髓,就無法將之轉化為你的交易模式,你的交易水平就無法提升。只有掌握了豐富的交易知識,你才能總結出一些交易重點;只有經歷了很多實際的羸與虧的考驗之後,你才能夠體會到交易要素。我不是要大家生搬硬套,而是希望大家能從中提煉出適合自己的養分,或能夠在迷茫之時得到一點啟發,助你找到自己的交易模式或者能進一步完善你的方法。世界上沒有可以複製的方法,所有的股票炒作知識都只能豐富你的理論知識,它們是你進步的基礎,並不是你智慧的頂點。你要做的是從這些知識中汲取養分,而不是毫無選擇的將其當作發家致富的法寶。

做人如水,您高,我便退出,決不淹沒您的優點;

做人如水,您低,我便湧來,決不暴露您的缺陷;

做人如水,您動,我便隨行,決不撇下您的孤單;

做人如水,你靜,我便長守,決不打擾您的安寧。

這段話我很喜歡,也是“水性”哲學的典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被水的品性折服,避高趨下謙遜,海納百川的追求,滴水穿石的毅力。如果你看後莞爾一笑,認為和炒股沒有任何關係,那說明你在股市的修行還遠遠不夠,如果能產生共鳴,說明你在這個市場看到的不只有漲跌,而是多空博弈過程的剛柔相濟。所謂的修行,就是術、法、道這三個層次,我在公開貼裡也多次提及一些。實際上,運用股票情緒炒股,就是“水性”哲學在股市的具體運用。大部分股民為了暴利,都喜歡做短線,短線漲停板是投資策略中回報率偏高、獲利週期最短,對投資者誘惑最大的一種投資策略,當然其面臨的風險也是最高的。對於不能克服心魔給自己帶來的恐懼和誘惑的投資者來說,應該更專注在修心上,培養自己的主力思維,力求做到同市場共舞。通常我們會有幾招都有可能在一定時間內盈利,但經過長時間的實盤後,只有一兩招的應用是最可靠,最能把握盈虧的,那麼提煉出來,就是最適合自己的交易模式,就是我們在股市中賺錢的本領。

希望大家能學會閱讀市場、理解市場、順應市場、擁抱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