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新能源的光伏投資術

正泰新能源的光伏投资术

37歲的陸川,已經完整經歷了2009年、2012年兩個光伏行業低谷,現在正在經歷著2018年的考驗。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亂雲飛渡仍從容。”十年前,正值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常用毛澤東的這句詩來穩定軍心。陸川與正泰新能源,在十年後的今天,顯露出了從容的氣度。

1

底 氣

從容需要底氣,作為正泰新能源的總裁,陸川的底氣來自企業經營的基本面:現金流良好,資產負債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可免受本輪去槓桿碾軋之苦。

大勢之下,收縮亦是必然。2017年底,正泰新能源已經開始滾動出售部分電站資產,年初公告,浙江正泰新能源向浙江水利水電集團出售其甘肅、寧夏地區9個光伏電站項目公司各51%的股權,交易總金額為5.4億元。本次交易所涉及的光伏電站裝機容量合計405MW。

陸川介紹,正泰新能源目前持有、控股及參股的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約為2.6GW。這一規模在國內民營企業中,可列前五。

與其他從事光伏電站投資業務的民營企業相比,正泰電器的財務數據,無論是營收、淨利潤還是資產負債率,長期以來都明顯佔優。

我們選取了另外兩家從事光伏電站投資業務的上市公司,裝機規模都在2GW以上,營收、淨利潤、資產負債率等核心財務數據對比如下:

正泰新能源的光伏投资术

營收:正泰電器與同業對比

正泰新能源的光伏投资术

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正泰電器與同業對比

正泰新能源的光伏投资术

資產負債率:正泰電器與同業對比

穩健的財務數據是企業經營的基石,風浪襲來時,作用就顯出來了。

2018年,國內外形勢波詭雲譎,又遇上光伏行業“531”政策,政策核心內容為降補貼、控規模,國內下半年分佈式光伏無緣享受任何補貼,行業被迫硬著陸,光伏企業裁員、管理層變動、停工停產成為普遍現象,正泰新能源卻很快穩住了心神,繼續開展業務。

陸川表示,分佈式光伏中,工商業預計下半年還有300MW左右的規模投入,戶用市場以屋頂租賃的方式進行投資依舊有空間。

但在沒有明確的補貼政策之前,正泰可選的戶用光伏區域並不多。“綜合考慮這個區域的光照條件、脫硫燃煤標杆上網電價以及系統成本等核心要素,測算下來,收益回報率可以達到我的要求,那麼這個區域我還是推的。”陸川說。

據瞭解,正泰新能源在河北、浙江、山東等省份,仍在發展戶用光伏業務。陸川認為,全額上網的戶用光伏資產有如下優勢:首先是現金流好,補貼基本不拖欠;其次,明年戶用光伏有可能單列指標。

而工商業光伏作為企業持有資產,“自發自用、餘電上網”的併網模式看起來投資收益回報率較高,但企業電費收取難、補貼發放週期長,因此現金流表現弱於戶用光伏電站。

看重現金流,這是從集中式光伏電站投資中得來的寶貴經驗。

2

風 險

投資最重要的是控制風險。光伏電站投資在世界範圍內,都還處於早期階段,電站的各類風險是在業務開展的過程中動態暴露出來的。

其一,便是補貼拖欠導致現金流遠低預期,大量的地面電站遲遲未能納入可再生能源補貼目錄,部分採取高槓杆融資方式投資光伏電站的民營企業現金流枯竭,債務難以如期償還,不斷展期甚至逾期。“四年前,我們對光伏項目做財務模型測算,電費拖欠全部是按36個月去假設的。那個時候大多數企業還是按照12個月去做假設。”陸川說。

2014年,正泰新能源開始從西北區域逐步退出,轉向中東部開發光伏電站。這是一個分水嶺,到了2015年,西北地區開始出現棄光現象,其中甘肅棄光電量26億千瓦時、棄光率31%,新疆棄光電量18億千瓦時、棄光率26%。

陸川介紹,相比西部省份,中東部一是不存在棄光限電問題;二是補貼拖欠造成的影響略小,因為中東部地區的脫硫燃煤標杆上網電價普遍高於西部省份,三是中東部地區可以發展分佈式光伏,相比地面電站,餘電上網模式下的分佈式光伏的收益,對補貼的依賴程度較低;四是西部省份對新能源項目公司常常攤派一些名目繁雜的稅費,中東部省份由於稅源較為充足,較少發生類似事情。

但中東部地區也出現過一些獨特的問題。“比如中部河南對普通地面電站實行先建先得的政策,結果是最後好多電站壓根沒有指標。”陸川介紹,類似這樣的風險,正泰基於早期的電站開發經驗,通常都會做出正確的預判,因此避開了河南地面電站市場。

據陸川介紹,目前正泰新能源持有、控股或參股的西部地面電站,大多數已經納入了補貼規模,這一結果說明公司在項目風險控制方面對外部風險因素考慮的更為全面細緻。

資產的選擇,是由人來決定的,因此,光伏投資的風險控制不僅需要考慮外部因素,也要考慮內部因素。

陸川介紹,正泰新能源的管理層、中層幹部團隊,非常穩定,這為風控奠定了不錯的基礎,穩定的團隊對規則認同度更高,執行偏離度更小;其次,正泰電器的企業建制成熟,以現代化公司治理規則運行,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各司其職,戰略和規則一旦確定,不會被隨意推翻;再次,電站項目從審查到後期運維,經過近十年的實踐,已經探索出了一套成熟並行之有效的規則。

正泰新能源項目投資流程與規則如下:

首先,由正泰新能源開發人員在市場上獲取項目信息,如有可供開發的項目,則由開發人員負責編制項目報告,交由公司法務、投資管控兩個部門對項目做合規審查,確定項目提交資料是否真實、是否滿足項目備案要求,在合規方面如果不符合公司要求,則項目淘汰;

如果項目合規,但屬於工商業光伏,還需要提交至運維部門,由運維部門結合變壓器容量、電錶歷史數據對項目用電消納情況進行預測。此外,項目的發電小時數預測由技術人員給出意見,項目合規性確認、模型輸入值確定,進而測算項目的投資收益回報是否滿足公司要求,並交由財務及投資管控兩個部門對財務模型進行復核。複核通過後,項目定期上會,管理層最終確認項目是否過關。

這還不是終點。“從過會到合同最終簽訂,通過率只有60%左右。因為很多過會的項目,在落實的過程中,發現邊界條件有偏離,就需要重新評估。”陸川介紹,通常情況下,公司項目開發人員提交100個項目報告,最終落實的大約在30個左右,“通過這樣的規則和流程,項目合規性、安全風險不能說百分之百沒有,但至少95%都是安全的。”

3

理 性

在談風險控制之前,更重要的是分析企業是否適合從事光伏投資業務。

正泰新能源自2009年從薄膜太陽能電池製造業務轉向光伏電站投資業務,事後看,這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正泰電器具備做光伏電站投資的基礎。低壓電器業務從創業之初,便堅持先款後貨,到2009年,正泰電器已經穩定經營了18年,現金流好,負債少,企業信用等級高。2009年陸川臨危受命,2010年前往美國開拓海外光伏市場,得到業內前輩點撥。“當時美國一家光伏公司的CEO對我說,正泰電器已經是全產業鏈佈局了,負債率水平又低,你去做電站,會比別人做的更好。”

正泰新能源的光伏投资术

正泰電器資本結構變化

很快,集團及公司管理層便達成一致意見,光伏電站投資是正泰新能源的戰略任務,而不是消化組件庫存的權宜之計。

南存輝在2013年曾感慨,“戰略轉型雖然是件非常痛苦的事,但現在回頭看,當時的調整做得果斷又及時。”回顧這一段過程中的投入,南存輝並不後悔,“最重要的是鍛鍊了一支團隊。”

這支團隊用理性邏輯來指導業務的開展,陸川介紹,正泰新能源的投資規模每年基本是比較固定的,南存輝明確提出公司要牢牢把住現金流和負債率兩道安全底線,量入為出。

與同業對比可知,正泰電器資產總計每年增長基本平穩,同業公司則波動較大。

正泰新能源的光伏投资术

資產總計相對年初增長:正泰電器與同業對比

陸川介紹公司在光伏電站投資方面,財務採取比較審慎的原則,目前公司融資成本不到5.5%,項目槓桿前投資收益回報要求在9%以上,投資規模與公司的淨利潤貢獻相匹配,控制在每年30億至40億的區間,使得電站業務的淨資產收益率可以保持在15%至18%的較高水平。

4

心 力

投資大師巴菲特曾在2010年致股東信中寫道:玩槓桿是會上癮的,你一旦嚐到甜頭就再也欲罷不能。正如我們小學三年級學到的——但有些人在2008年學到——哪怕是再長的一串正數,乘以一個零的話,一切就歸於烏有。歷史告訴我們槓桿乃是造零的大殺器,哪怕玩槓桿的人聰明絕頂。

光伏電站投資是資本的遊戲,槓桿是繞不開的存在,如果不想被反噬,就需要有足夠的心力與其周旋。

金錢鋪地的時候,浮躁和矜誇已經蔓延了整個行業。“這個行業裡面有無數薪酬非常高的人,其實沒有貢獻出任何東西,就是因為被高補貼政策搞壞了。”陸川看待“531政策”的角度,和他人不同,“2017年全年搞53G瓦,市場的確是過熱了。”

陸川希望行業更理性一些。“全世界其他國家每年的增量普遍在20%到30%左右,中國每年都是70%、80%甚至100%的增量,這個肯定是不正常的。所以我覺得這輪迴歸以後,每年的增量預期會調回到20%、30%。很多人應該退出,這個市場沒有這麼大。”

正泰肯定不屬於退出的那批,陸川表示,未來正泰新能源將由分佈式光伏切入、圍繞著用戶側進行能源服務,那是一個更大的市場。

相關的準備已經開始,除了光伏製造、光伏電站投資、光伏運維、光伏EPC等業務之外,正泰新能源也在籌備進入儲能、增量配網、多能互補等業務。

/ END /

正泰新能源的光伏投资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