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日本人:我們在圍觀“冰冰涼”,日本卻在慶祝諾貝爾

中國

範爺終於“冰冰涼”了

日本

又一次捧得諾貝爾


張小平,研究員,正教授職稱

為國登月造發動機的關鍵技術人員

因為待遇很差,選擇跳槽私企

結果跳槽之後,導致咱們的登月項目

沒有辦法正常推進

於是被領導一紙公文

說要把他抓回來

事情鬧得全國皆知


張小平的工資是多少呢?

一年純工資12萬

如果加上其他各項福利

大概是1年20萬,給分房子

別的什麼都沒有了

即便後來有人出來澄清

說張小平的作用沒有那麼大

不足以讓項目停滯

可他一個40歲的一線技術骨幹

各項福利加在一起

年薪也不過20萬

他跳槽去的私企給他的薪資是多少呢

年薪百萬

這一來一去差了80萬


而諷刺的是

在另一條微博熱搜裡

有人透露

馬上要對綜藝明星的片酬進行限定

這的確是好事

可是限定之後是多少呢

每期節目藝人的總片酬

不多不少

正好也是80萬

有人說

為國效力40年,比不過Angelababy發呆一天

又是日本人:我們在圍觀“冰冰涼”,日本卻在慶祝諾貝爾

言歸正傳,再看看鄰國日本

近日,日本京都大學教授、現年76歲的本庶佑因為在1992年發現PD-1免疫抑制因子,推動癌症免疫治療的發展,與美國免疫學家艾里森共同獲得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他也是第26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也是日本第五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又是日本人:我們在圍觀“冰冰涼”,日本卻在慶祝諾貝爾

本庶佑是繼2016年大隅良典之後,第26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第5位獲得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日本人,在2016年9月21日,入選當年的引文桂冠獎名單,曾被譽為”最接近諾貝爾獎的日本人之一。“

其實,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上,從2013年開始,就幾乎被日本人壟斷了。連續三年獲獎。在這方面,日本是當今無愧的獨佔鰲頭。進入21世紀後,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科學家人數僅次於美國,世界排名第二位。如此拉風的榜單成績,就當他們想要盡力拯救 銀河系的生命吧。

又是日本人:我們在圍觀“冰冰涼”,日本卻在慶祝諾貝爾

玩笑歸玩笑,其實,日本人拿諾貝爾獎拿到手軟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除了日本政府高度重視支持之外,還有基礎研究的累積;知識的長期積累與重視人才的大量培養密不可分。

一心投身於研究的本庶教授決定把諾貝爾獎金約1億1500萬日元全額贈送給母校京都大學,用於支援年輕研究者的研究工作。

日本人在2001年誇下海口,”50年拿下30個諾貝爾獎“。事實證明,日本人的能力並不是吹出來的。

首先,在政府和企業的大力支持下,重點科研項目經費無上限。換句話說,科學家們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在研究過程中即使一段時間內沒出成果,不必擔心丟掉飯碗;也不必擔心考核;評優等因素的干擾;一門心思投入研究就好。

而在日本的187種職業中,大學教師得分83.5,位居所有人理想職業的第二名,遠遠高於企業高管;高級公務員以及知名演員。社會地位之高可見一斑。


當然了,你要是以為日本搞科研如此厲害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的敬佩的話,那你就太天真了!!!

本之所以出了如此多牛逼哄哄的科學家,更大的原因在於他們尊崇自然的教育讓孩子真正“贏在了起跑線”

從小讓孩子接觸大自然,自己種菜收穫;利用廢舊報紙牛奶盒子等自制玩具;自己整理物品;老師和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更多的是扮演了一個引導者和旁觀者的角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這個充滿未知的世界。


1973年諾貝爾物理獎獲獎者江崎玲於奈也曾說過,“一個人在幼年時通過接觸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興趣和慾望,這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啟蒙教育,是通往產生一代科學巨匠的路。”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下村修也曾說:“我做研究不是為了應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為什麼會發光。”

對於大自然和這個世界保有一顆閃閃發亮的好奇心,也許這就是科學家們之所以會走上科學道路的最單純原因。


從小接觸自然;保持獨立自主;保持閱讀的習慣;有一顆滿滿的好奇心和獨創精神;想必這些是日本孩子成長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素,正是這些因為使得他們獲得了今後人生裡巨大的成功。

而那些揠苗助長;急功近利;一股腦跟風讓孩子上各種興趣班補習班的家長們,是不是也該反思,究竟怎樣的選擇和道路才能使孩子真正贏在起跑線。正所謂那句雞湯一樣,“有時候,慢才是快。”


這個老齡化嚴重的日本,卻不斷地湧出獲得”諾貝爾獎“的人,這背後離不開對科學的尊重,對教育的重視的背景。科學永無止境,這些默默無聞一心投身於科學事業的學者,無論是誰,都值得讓人尊敬。

本庶佑童年在山口縣宇部市度過,這是位於日本山口縣西部的城市,毗鄰瀨戶內海,屬於遠離東京、大阪等經濟中心的小城市。再查看

近年來多位日本諾貝爾獎獲得者,可以發現,很多來自於農村、偏遠地區,譬如來自於日本山梨縣韭崎市農家的大村智(2015年醫學獎得主)、北海道鵡川町的鈴木章(2010年化學獎得主)等等。

這涉及到日本在建設中小學時規定的一項特殊要求。

又是日本人:我們在圍觀“冰冰涼”,日本卻在慶祝諾貝爾

日本在建設中小學設施上有一個特點,就是要求

不管是在城市還是農村,平原還是小島,所有學校的設施必須完全一致,不存在因為地理偏僻而校舍粗陋的情況。這樣確保了所有地區都會享受到平等的發展機遇,即使再偏遠、再貧窮的區域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平等的發展機會

另外,日本的中小學也是社區的災難應急中心,因為學校的設施作為健全,建築質量最高。一旦發生災難,附近居民首選的避難地點都是學校的體育館。

下面是本週日本經濟新聞(日本第二大報)一篇關於日本政府計劃給所有中小學安裝空調的報道,注意,即使是這樣貌似惠及民眾的好消息,也必須作為補充預案的一部分,提交國會批准,而且的確存在不通過的可能性:

日本政府計劃加快為公立中小學安裝空調。今年夏季日本全國各地接連刷新歷史最高氣溫,很多學生在學校出現中暑症狀。為此日本政府計劃在春季假期期間進行安裝施工,以應對夏季來臨。不過據估算,僅普通教室就有近20萬間需要安裝空調,廠商的供貨能力和安裝施工可能無法及時滿足。據文部科學省調查,日本全國公立中小學普通教室的冷氣設置率平均為49.6%。如果把音樂教室和理科教室等特別教室計算在內,則僅為41.7%。今年夏季,很多學生在學校中暑,愛知縣甚至還發生了男童死亡事故。日本政府計劃將空調引進費用計入2018年度補充預算案,與日本西部暴雨等災害的重振復興費一起,在今年秋季召開的臨時國會上提交。 作為用於學校設施安全對策和環境改善的費用,每間教室最多補貼15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1萬元)來安裝空調。其中日本政府將承擔三分之一,最多補貼5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萬元),其餘部分由地方政府支付。關於學校安裝空調的費用,日本政府內部曾提出使用2019年度最初預算的方案等。文科省在2019年度預算的概算要求中,為學校安裝空調計入了約540億日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9月16日在仙台市的街頭演講中表示,“要為所有學校的教室安裝空調。將立刻撥出預算,趕在明年夏季之前做好應對”。不過,日本政府如果使用爭取2019年3月下旬通過的最初預算來應對,安裝工程很可能推遲到4月以後。為了讓學生們在夏季之前就可以使用空調,最好在學校進入春季假期的3月結束安裝工程。為此日本政府認為,需要通過補充預算來應對。

簡單計算後可以得出,日本公立中小學僅普通教室就有近20萬間沒有空調。廠商的產能和安裝施工能否及時匹配也無法預測。財務省主計局表示,不少地區“每間教室的安裝費要達到200~3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18萬元)”,因需求集中,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