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文血鉛普查遭遇假醫生

一群拿著預防醫學會和衛生局文件的“醫生”到興文縣九絲鎮進行“兒童血鉛免費普查”,結果卻是一場騙局。

村幹部通知查血

7月10日晚上,九絲城鎮簸峽村的村民胡義接到村幹部的電話,告訴他“上頭”派了人來免費檢查病,家裡有4歲-12歲的兒童可以去檢查。胡義說:“大部分村民都接到了通知,有的是由鄉幹部通知的、有的是由鄉村醫生通知的,還有的收到了書面的通知。”

這個所謂的“書面通知”,其實就是一張印有鉛毒危害的傳單。傳單的空白處寫著“請通知你組4歲至12歲兒童到村衛生站給予免費檢查”等字。新豐村的村民遊順說:“這些手寫體的字出自我的父親,他是我們村子裡的村醫。”

7月11日,“兒童血鉛免費普查”開始,根據村民們的記憶,九絲城鎮上有四五個點。胡義的孩子在簸峽村一個木材廠旁的抽血點接受檢查。胡義說:“總共有4個醫生,其中一個女醫生50多歲,其餘幾個都是30多歲。”根據他的描述,現場接受檢查的超過300人,“有些家裡一兩歲的小孩帶去檢查,有些家裡連大人也跑去檢查。”

胡義家有4個人接受檢查,分別是胡義的老婆和3個小孩。胡義的老婆說:“我當時問他們大人可以檢查不?‘醫生’說,通知的是娃娃檢查,但是大人一樣可以。抽的血要送到成都去化驗。”她考慮到自己身體不好,也接受了抽血。

新豐村的村民劉芳也帶她的兩個孩子去檢查,“醫生”告訴她一次採血除檢測鉛外,同時可檢測鈣、鐵、鋅、銅四種微量元素,血鉛為免費項目,其他四項每項只收檢測成本費5元,總共是20元。劉芳說:“現在孩子都很寶貝,20元算得了什麼?我告訴‘醫生’兩個孩子都要檢查全套。”

根據劉芳的描述,她親眼看見“醫生”用儀器刺破大孩子的指頭,用吸管吸了血滴進一根試管。但是在沒換針頭的情況下,就又刺破小孩子的指頭,用吸管吸了血滴進另外一根試管。

有醫學界人士事後猜測,村民所形容的這種儀器,極有可能是便捷式血糖儀採血筆。但是即使是採血筆,也有規定“一般採血針不得重複使用;可重複使用的只限於一名患者專用”,當時劉芳並沒有想過這麼多。

胡義說,村民們對“醫生”都很信任,“他們拿著政府的文件,又是省裡面的專家,還會有什麼問題?”抱著孩子來接受檢查的人絡繹不絕,7月11日當天都沒有檢查完。

反常的醫生

7月12日,後來者的檢查還在繼續進行。11日抽血的孩子,就已收到了“檢測報告”,“醫生”分別對村民說,你的孩子缺哪些元素,需要買哪些藥來補,“碰巧”這些藥他們已經準備好了。

劉芳得到的報告單上顯示,她8個月大的孩子缺鐵、缺鋅。但是由於報告單上年齡欄裡的“8個月”被打印成了“8各月”,劉芳遂對“醫生”的水平產生了懷疑,她說:“什麼醫生哦,連‘個’和‘各’都分不清。”故而她沒有購買醫生推薦的藥品。

新豐村的村民李彬卻聽從“醫生”的建議,購買了3盒黃金搭檔和9盒排鉛靈,總共花了533元。在他認識的村民中,只要接受了檢查的,20%都買了藥。他說:“聽說孩子有事,誰不擔心啊,既然‘醫生’都讓買藥,那就買吧。”

就在這些村民買藥的同時,其他村民也在交流他們抽血的“心得”。村民中有人想起抽血時曾共用針頭,感覺這樣的做法有些不妥,就約好一起去“討說法”。來到檢查點,他們看到了更令人吃驚的一幕。

“我親眼看到他們藥箱裡的試管已經用完了,‘醫生’就以四五個孩子為一組,把血放在同一根試管裡。”簸峽村的村民李顯說,我們雖然不懂醫學知識,但是也知道血液應該分開放。至此,我們對這些省裡面來的、拿著政府文件的“醫生”產生了懷疑。

憤怒的村民把盛著試管的藥箱砸到地上,還未“送成都檢查”的血液灑了出來,滿街都是鮮紅的印跡。有村民責問道:“什麼省上的醫生?血都混在一起,還怎麼檢查?”同時有人喊,既然是省上的醫生,就把資格證拿出來看。

“看到村民那麼激動,幾個‘醫生’都不說話。大家就把買的藥向他們砸去。有個‘醫生’趕緊說證書放在鎮政府了。我們就盯著他們去鎮政府。到了之後,他們還是拿不出證書,只是答應退錢。”李顯說。

幾個“醫生”爬到車裡,開始為大夥退錢,這時,站在太陽壩裡的村民就喊:“退啥子錢哦,要退拉下來,到太陽壩裡退。”當即就有人動手,把幾個“醫生”拉到車下。

憤怒的村民

當時劉芳正在孃家走親戚,聽到孩子的奶奶打電話說了這事,騎著摩托車就趕回來了。而這個時候,鎮政府外近一公里的街道已經站滿了人。

根據劉芳的敘述,她3點過到鎮政府的時候,派出所的民警已經到了。其中一個民警知道她脾氣不好,見她來了立刻死死把她抓住。劉芳說:“當時我就像瘋了一樣,衝上去就和那個50多歲的女‘醫生’抓扯起來。大家見我這邊抓扯上了就都衝了上去。”劉芳說,這個50多歲的女醫生上衣都被抓掉了。

與此同時,男性村民也和幾個男醫生髮生了抓扯。“有兩個年輕人哭著說他們是大學生,趁著暑期出來打工的,根本就什麼都不知道。村民就說,你們也是被騙來的,站到一邊去。然後繼續圍著那幾個為首的‘醫生’”。胡義說。

派出所的民警見狀,立即將幾個“醫生”轉移到鎮政府辦公室裡控制起來。“民警搬了書桌擋住門,村民們就去踢門,門的下面部分都被踢壞了。”劉芳說。

下午5點,大批公安局的民警到達現場。他們把幾個“醫生”轉移到他們的車中,並在周邊拉出了警戒線。村民見此情況,就把他們的摩托車、農用車開過來攔著。公安人員就分班次站崗。鎮政府和公安民警耐心做著解釋和勸導工作,村民們在很久之後才逐漸散去。胡義說:“我們是第二天凌晨2點過走的,到第二天凌晨4點過大家就差不多都走了。”

艾滋病兒童的傳言

次日,有些小孩子生病了,有個別小孩發燒,有個別小孩嘔吐,還有個小孩額頭上長了個紅斑,紅斑裡面有水皰,一擠就流出膿水。雖然不能證明這些事情和抽血事件有聯繫,但是村民們“都把賬算到了抽血的‘醫生’身上”。

“如果是正規的就不怪你。現在你這個不是正規的,萬一小孩有什麼,就只好在你身上找疑問了。”胡義說。

更讓村民感到不安的是因為村子裡有小孩患艾滋病的傳言。劉芳說出了她知道的傳言版本:簸峽村有個婦女長期在外打工,不知道怎樣的就感染了艾滋病,於是就“逃”回了孃家。後來懷上了孩子,塞了醫院紅包才生下來。孩子生下來之後,母親也不敢拿母乳餵養他。村民的看法是:得艾滋病的母親懷了孕,生下的小孩也就可能有艾滋病。

聯想到這次抽血沒有換針頭,家長們都擔心自己的孩子感染艾滋病。劉芳說:“二十塊錢是小事,萬一孩子感染上什麼病,才是得不償失。”7月13日,部分村民再次聚集到鎮政府門口討要說法。

鎮政府得到這個消息後,立即聯繫到傳言中患艾滋病的小孩,在耐心的勸說之下小孩的家長終於同意這個2歲的孩子抽血送檢。7月15日,檢查報告顯示這個小孩的HIV(艾滋病)抗體呈陰性,說明這個小孩並沒有患艾滋病。這份檢測報告的送檢查日期是2009年7月15日,報告日期也是2009年7月15日,加蓋的公章是興文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同時,九絲城鎮鎮政府立即發佈了“處理意見”,意見中公佈了四條信息:一是,抽血化驗中的醫生,交由公安機關立案調查。審查結果會及時向群眾公佈;二是,縣衛生局牽頭,對抽血者進行復查,並退還費用;三是,抽血和用藥後有不良反應的,由縣、鎮政府實施免費治療;四是,對群眾懷疑是艾滋病者進行檢查。

由於在事發當天,興文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興文縣人民政府處置九絲城鎮血鉛普查問題工作組,縣委書記郭朝輝、縣長張平立即責成相關縣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及時趕到現場,成立了9個工作小組,各項解釋和善後工作都處理及時。截至7月18日,在耐心的解釋和溝通之下,村民的情緒已基本平息。胡義說:“今天已經沒人去鬧了。我們有幾個家長準備把小孩帶去瀘州檢查。”而幾個來自“成都益智開發研究所”的所謂醫生,在事發當天就經由公安機關初步查實,他們搞的“兒童血鉛免費普查”行為確實涉嫌詐騙。“成都益智研究所”在興文縣九絲城鎮開展普查的5名人員已被警方刑事拘留。九絲城鎮衛生院院長陳益和副院長張甫秋也已被暫停職務。

省預防醫學會是什麼組織?

一個涉嫌詐騙的機構竟然得到了四川省預防醫學會的介紹函和宜賓市衛生局的紅頭文件,人們不禁對這兩份材料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但是根據省內媒體調查,“成都益智開發研究所”的“醫生”手中確實有這兩把“尚方寶劍”。

開出介紹函的四川省預防醫學會是個什麼機構?九絲鎮的村民不清楚,有人感覺是省級醫療機構。不僅是這些信息匱乏的村民,就連四川省衛生廳的一些部門,也不太清楚四川省預防醫學會的身份。

“我們這裡只有四川省醫學會和護理協會,至於你說的這個四川省預防醫學會,我確實不知道它的存在,建議你在網上搜索一下。”四川省衛生廳諮詢所的一個工作人員說。撥通衛生廳醫政所和衛生廳辦公室的電話,工作人員也在電話中說“不太清楚具體情況”,建議諮詢衛生廳的疾控處。

中華預防醫學會的一個工作人員說:“全國的省、市、自治區都有預防醫學會,但是這些預防醫學會和中華預防醫學會沒有上下級關係。四川省預防醫學會是一個獨立的組織,它和中華預防醫學會有工作往來,但是不歸中華預防醫學會管。”

最後,在衛生廳值班室得到了答案:“四川省預防醫學會是一個由民政廳註冊、衛生廳管理的非政府組織。”對於這個組織能從事的工作,衛生廳值班室也不太清楚。

騙子機構鑽了什麼漏洞?

四川省預防醫學會一個未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在電話中說,四川省預防醫學會是一個“民間團體”,他們的主要工作是“疾病預防和學術交流”,“抽血看病是醫院的事”。

“我們只是確定‘成都益智研究所’開展健康教育。介紹函說得很清楚,開展健康教育是免費的。他們後來收費、賣藥這些,應該由他們自行承擔責任。”但是,這個工作人員也承認,“開展健康教育包括檢查血鉛含量”,他強調“這個也必須是免費的。”

“成都益智研究所”的資質現在飽受質疑,四川預防醫學會工作人員說:“我們在開出介紹函之前,檢查過這家研究所的執照、單位結構,以及曾經從事過的工作。知道是搞兒童智力開發的。”但是對於研究所的醫生資質,這個工作人員說:“他們沒有醫生。他們必須和醫院聯合來做。”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宜賓市衛生局局長李德勳說,2006年國家衛生部曾就血鉛普查等事宜專門下發過相關通知和文件。今年5月下旬,宜賓市衛生局接到四川省預防醫學會的來函後,就下發了一個相關文件,“我們在文件裡說得很清楚,只是協助省預防醫學會完成這項普查工作,並對其委託開展的機構——成都益智開發研究所的工作進行協助,我們並沒有人員參與其中,也沒有利益分成;最重要的一點,在文件裡明確了此項血鉛檢查是免費的。”李德勳指出,省預防醫學會在委託執行機構時沒有認真審查其資質及人員構成,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後來,這幾個來自成都的“醫生”拿著四川省預防醫學會的函件和宜賓市衛生局的紅頭文件到興文縣九絲城鎮衛生院,並由後者協助散發血鉛免費普查的“通知”。這份“通知”中說,四川省高血鉛兒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為了貫徹衛生部的通知精神,搞好兒童鉛中毒的防治,在此開展普查工作,希望家長積極配合。

新豐村村民遊順的父親是一名鄉村醫生。他證實鄉村醫生曾負責通知村民。根據他的說法,衛生院曾把他們通知去開會,大致傳達了“兒童血鉛免費檢查”的精神後,他把部分傳單派發到村民手中。

這些傳單上面印著,兒童鉛中毒率是成人的30倍,鉛中毒會毀掉孩子的一生,使他們學習能力差、免疫力差、身高智力受影響、視力聽力受影響。有的村民說,他們當初誤以為檢查是政府組織的,就抱著孩子去檢查。(文中涉及村民的名字均為化名)

(據宜賓《新三江週刊》)

興文血鉛普查遭遇假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