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黑话大全(本文可能引发不适,慎入)

小升初的局外人,很难体悟这些暗语背后的血雨腥风、辛酸苦楚。

“新四军”、“三角洲部队”、“蝌蚪”、“中南海保镖”、“御林军”同时出现,并非是要打一场跨时空、跨物种的世界大战,它们只是学校名字。

“天亮”、“过江”、“上船”、“上岸”以及“收院治疗则”意味着—孩子终于被初中录取了,大家可以逃离苦海,可以迎接美好明天了。

近年来不断涌现小升初的专有词汇,它们可以化繁为简、便于交流,能够维持小圈子里信息的保密性,也可以迷惑媒体和教育部门,避免外部力量的介入和干扰。此外,还能为煎熬的家长们,带来一丝苦中作乐的慰藉。

深层级论之,之所以有暗语,是因为公开的描述小升初的词汇不足以应付这过于复杂的世界;更是因为在这个复杂世界中,有太多东西见不得光。

比如,家长们对名校进行简称或化名,一个原因是,名校的“点招”考试本来就在暗中进行。

杭州优质民办初中较多,很多家长将孩子送往民办初中,而民办初中市场的竞争虽然非常激烈,但竞争规则相对比较透明、公开,客观上也不需要太多暗语。

对于正确看待这份“词典”,我们也需做特别之解释。

首先,这个小“词典”肯定不能包含所有的“黑话”,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次,“词典”中有些词语不全是“黑话”,有些是可在官文文件中通行的“白话”,有些是列于“白话”和“黑话”之间的“灰话”。之所以将它们列入,是因为不了解这些词汇,也会不了解某些“黑话”。

还有,对“黑话”的解释,也很难达到百分百准确,虽然我们找到很多家长指点,并从一些教育从业者那里寻求了帮助。但仍然有些只可意会或包含意思过于繁杂的词汇,让我们为难。

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言:“暗语体系的产生,是小升初规则不够透明的写照。”

通用词汇

【XSC】

“小升初”的简称。本意:小学毕业生以免考试、就近入学原则,升入对应初中为主流方式的升学过程。然而,因还存在诸多公开或非公开的操作空间,如今的“小升初”已脱离原有设计的初衷。

【电脑派位】

通过电脑对区域内的几所对应初中进行摇号抽签,将孩子派送到片区内的初中就读,该方法诣在实现公平录取。该办法原本几乎已成为名校升学最后的选择。

【推优】

一种公开许可的小升初方式。小学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比例,将“小学优秀毕业生”推荐到优质中学。被推荐者需获得相应证书荣誉。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形式容易滋生教师腐败。

例句:小明的班级推优选票不够,班主任为此要求同学们重选一次。

【特长生】

一种公开许可的小升初方式。具有艺术、科技等特长的毕业生,经资格审核后,参加有特长生招生计划学校的考试后升学。

【共建】

一种公开许可的小升初方式。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通过赞助等方式,与优秀中学建立共建关系,其员工子女可不受居住地、学籍、户籍限制,升入该中学。

例句:各大名校共建生的具体名额比例,一直是个迷。

【条子/TZ】

家长通过直接或间接关系,找到心仪学校上级或相关利益部门,以介绍信、批示等形式获取校领导的入学批准。相比共建生,更为隐蔽。例句:因为条子不够硬,老王被告知,已经没有学位名额了。

【子弟】

某些大学及附属中小学职工教师子弟,经审批后直接升入对应初中。

【择校】

很多家长担心电脑派位去不了优质初中,而选择使用金钱、关系或参加考试选拔等方法,去心仪学校。

【跨区】

其他片区的小学毕业生,通过改变户籍、学籍或居住地等方式,申请来到市内另一个学区内升学。随着政策收紧,跨区的操作空间越来越小。

例句:听说某小区的配套学校是所名校,老王为跨区花300万买了套一室一厅。

【牛校/NX】

师资力量雄厚、每年中考成绩名列前茅的初中。很多地方为了教育资源均衡,虽然取消了重点中学等官方评定,但在现实中,好学校坏学校,泾渭分明。

【奥数杯赛】

各类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其出题范围、难度超出义务教育水平,适合少数智力超常儿童学习,教育部门禁止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近年因高压手段已淡化。

例句:小明一共报考了6个奥数杯赛,成绩却名落孙山。

【开夜车】

为备战小升初而熬夜学习。

【刷题】

逢考前,实行题海战术,寻找考试感觉。

【牛蛙/NW】

谐音“牛娃”,指某项或多项成绩极为优秀的学生。如拿下各大奥数杯赛的第一名,被各大牛校觊觎争抢的孩子。

同义词:牛孩/NH。近义词:澳牛(奥数牛孩),英牛(英语牛孩),澳英混血牛(澳牛+英牛),五好学生(三好学生+奥数好+英语好)。

例句:老王既没钱也没权,却受到家长们的仰慕和追捧,因为他儿子小明是个牛蛙。

延伸词:【普蛙/青蛙】即成绩普通的孩子,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

【黑马】

逢大考经常超常发挥,具有牛蛙潜质的普蛙或蝌蚪。其绝招,江湖人称“一击必杀”。

【小派位】

推优生参加对应优质中学范围内的电脑派位。

【统测】

各区教委实施的小学各年级学生的普查考试。

【密选】

一些优质初中在小派位之前摸清推优生的统测成绩,私下与优异者达成双向协议。

例句:统测成绩优秀的小明被某牛校密选,小派位中只填报了该校。

【大派位】

小派位后,非推优学生按照电脑抽签划片入学。目前已成为北京小升初的下下之选。

例句:老王不愿儿子被大派位“充军发落”到差学校。

【大共建】

共建单位职工子女可以通过单独考试等方式,进入对应初中。

【小共建】

共建单位是重要政府部门、垄断企业等实权单位,其职工子女基本能全部升入对应牛校,不需要考试。

【学区房】

在小升初就近入学原则确定后,广义上,学区房可指学校周边可就近入学的楼盘。但现实中,学区房只指名校周边的楼盘。现在,由于大派位对小升初影响显著下降,学区房对升入某些优质初中实际意义不大。

例句:学院路地区的房屋中介劝老王:“您花500万买房赌派到好学校的概率,真不如花几十万托关系!”

坑系词语

【点招】

优质初中暗地里自办或与教育机构合办培训班,通过考试选拔优质生源,是最盛行的、也是不被公开许可的择校方式。门槛以奥数为主。因不公开、高淘汰率,与义务教育法精神相悖。同义词:【下订单 /入伍】。

【坑班/KB】

为点招服务的各种培训班。坑班的关键是与初中名校的紧密关系,坑班的优秀学生可以确保上对应的名校。坑班之坑,与“一个萝卜一个坑”意思相近。

【占坑/ZK】

学生必须报名对口的坑班,才能获得被点招的基本资格。

例句:小明两年来占了4个坑,目前已花费近10万元。

【金坑/JK】、【银坑/YK】

高录取率的坑班。

【土坑/TK】、【粪坑/FK】

夸大与某些牛校的关系,骗取金钱利益,并不能实现承诺的坑班。

近期将以JW&浙中教育培训为例做粪坑评析

小升初黑话大全(本文可能引发不适,慎入)

【预备役】

进入坑班的孩子,一般而言,一个学生会占好几个坑。

【腾坑】

被心仪牛校点招后放弃其他坑。

【坑友】

在坑班中,家长们建立友谊,互称坑友。当然,坑友间也会互相堤防。

【坑外坑】

一些金坑的报名人数过多,出现了为金坑班选拔生源的班。

【坑中坑】

坑班内独立设立的教学小班。

特定行为、现象称谓

【海选】

为选拔优秀生源,某些中学公开举办的,面向全市小学生的考试。

例句:去年XX学校的海选,引得近8000人网上报名,并使得现场交通堵塞。

【神测】

“神经系统测试”,某些早培、超常班在海选中采用的智商测验手段,也被一些孩子戏称为“神经病测试”。通过几率极低,却受到广大家长热捧。某些牛校的金坑班被叫停后,通过神测选拔生源进入夏令营,进行数学、理化生等测试,不仅挑出超常儿童,也为其初中部其他班储备优质生源。

例句:一位神测迟到的家长匆忙中摔倒,冲孩子喊道:“不要管我,先去考试!”

【大牛】

令大多数人望尘莫及的超级牛孩,亦称“天然牛”。

【部队首长】

负责学校招生工作的校领导。

【聊天/干群见面会/部队首长约见/喝茶】

参加学校除考试外的面试。

【活动/演习/诊断】

学校通过考试选拔学生。

【赶场/赶考】

奔波于不同坑班、奥数杯赛考试或学校面试的现场。

【撞车】

多所心仪学校同时考试。

例句:尽管小明拼命赶场,还是有两个考试撞车,不得不忍痛舍弃一个。

【过江/上岸/成功渡江/拿到船票/天亮】

指学生已经被牛校点招。

例句:苦受小升初煎熬的老王父子,总算盼来天亮。

【LLL】

刘姥姥,家长们口中某位牛校校长的简称。有时泛指其代表的牛校。

【密电/MD】

校方表明录取意向的电话通知,不公开,只有校方和学生家长知道。先接到密电的家长一般会告知坑友,提示保持电话通畅,同时带有炫耀成分。

例句: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焦虑的老王总算接到姥姥的密电。

【豪华座】

牛孩拿通过多个牛校的点招。

【放鸽子】

被点招后,却放弃升入该学校。

通过点招被牛校录取。

例句:拿下豪华座的小明,放了几所牛校的鸽子,最终被心仪学校收院治疗。

【民办择校】

杭州实行公办初中就近入学,择校找民办初中的政策。实力雄厚的民办校较多,有条件的家长,往往愿意花高昂的学费,选择民办校,而放弃片区内的公办校。很多民办校小升初录取率不到十分之一。

例句:有专家认为,热捧民办初中,相当于拼孩加拼钱。

【面谈/面试】

优质民办初中的入学选拔测试。因政策上禁止书面考试,学校通过现场面谈,考察学生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面谈时长1到2小时。此外,一些学校还要对陪同的家长进行面谈。延伸词:【面试培训班】教育机构开设的面试技巧、礼仪方面的辅导班,并进行模拟训练。

【自荐信/简历】

面试前提交给目标学校的个人书面介绍,包括在校成绩情况、班干部经历、各种证书及竞赛成绩(奥数、英语星级考等)。其中证书、竞赛成绩是校方看重的标准。

【对口直升】

部分城区的公办小学毕业生,不通过推优和电脑派位,而是“打包式”统一直升其小学对口中学,是一种最简便的升学方式。如果对口中学非优质校,会导致一大部分家长转而择校。

例句:老王对儿子对口直升的学校很不满意,“校园里乱得要命,才上初中就已经拍拖”。

【双奖牛蛙】

指同时拿到两项杯赛的孩子。

【提前下车】

在小学生毕业之前,某些牛校就提前将学生选拔录取。这违背了各类招生考试都要在小学毕业之后进行的规定。

例句:因为儿子提前下车,没了升学压力,老王全家一身轻松。

云游先生助考名校(小升初)领军课程

:booone123


小升初黑话大全(本文可能引发不适,慎入)

传递招考信息

关注教育现状

解读教育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