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不肯半渡而击被嘲笑千年,遵循姜太公兵书交战规则错了吗?你有什么看法?

平付小超


在春秋时期,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要符合《周礼》的要求,在战争中也是如此。《周礼》中规定,双方作战时要提前约定,抵达战场后要列阵完毕才可以攻击,不能偷袭,不伤二毛,不能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不能搞阴谋诡计,双方作战更像是进行一场体育竞技,极少出现大规模的人员伤亡。春秋时代的军队都是由贵族组成,当时的贵族都崇尚“执干戈以卫社稷”的精神,对于战争规则都极为遵守。地处中原地区的老牌诸侯国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宋国原本就是商朝灭亡后由殷商后裔建立的国家,宋襄公更是继承了这一贵族的传统。反观当时地处南方的楚国,远离中原政治文化核心,被中原诸国认为是野蛮国家,楚国也以蛮族自居,处处打破周礼的传统,对于战争规则更是置若罔闻,于是才出现了宋楚“泓水之战”中的一幕,宋襄公为了维护周礼输掉了战争,自己也身受重伤,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宋襄公是值得称赞的君子。直到战国时代开始,道德出现了断崖式滑坡,国与国的战争开始以灭国为主,动辄斩首几十万,战争规则也已不是时代的主流,人们对于宋襄公的评价才由称赞转为谴责嘲笑。


月逐星云


我没有看法,我从未嘲笑过任何人,何况古贤?大师,我根本没有那么多闲心。饶了我,好不好?


百发百中44


把儒家的那一套用错了地方,结果,错失良机,被楚军打得大败,自己的大腿也中了箭,一年后,不治而亡。战场上,最要不得的是仁慈之心,最需要的是抓住战机,无情地消灭敌人。这两点,宋襄公全都违背,因此,也算是死得其所。教训是,对敌斗争中,对敌人必须像冬天般的残酷无情。抓住时机,除恶务尽。仁义道德多了,心慈手软,必败无疑。


沈图2


没有错,不过明显跟不上时代。战争的规则已经变换,不善于审时度势,最终还是自己吃亏。


有迹可寻1


兵者,诡道也。凡用兵者,须知己知彼。察天道,明地理。因时而变,因地而宜。不可胶柱鼓瑟。宋襄公泥于兵法而不知变通,兵败而为人笑,亦无怪也。


柘溪道人


在生死存亡的环境下,去讲什“礼、义”,既不属于兽性,更不符合人性。宋襄公之败纯属狂妄自信,所谓“礼义”者纯属是遮羞而已。


顺天府尹999


春秋时期的中国人,打仗都是贵族的事,老百姓一般都是跟着起哄而已。宋襄公读儒家学说读傻了,打仗也是讲求仁义,不肯半渡而击,不杀白毛,其实挺像西方骑士的。可惜在中国行不通,就像无人售货在中国行不通一样。


1027佛山义乌货架


哈哈,兵者诡道也。两军交战就不择手段取得胜利,宋襄公不知变通,兵败,自然被人看不起


牛牛犇犇来了


以前的战争那是真正的贵族玩的游戏,不是什么阿狗阿猫都能染指的,在那个年代,战争就是那样的规则,拿着现在的战争理论去评价那个时候的战役,不是傻逼就是脑残,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规则


舞清影102516073


规则的适用对象是生活而不是生存。战争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规则已无用武之地,只有诡道取胜,方可生存。宋襄公是愚蠢假仁义之极,焉有不败不亡之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