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要包含社会科学吗?

科普要包含社会科学吗?

一 关于大科普概念

“科学”一词初入中国,是包括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在内的,也就是说,是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这种情况,在严复、孙中山、陈独秀等人的著作中都有所反映。所以当时梁启超曾批评有些人只知物理学、化学等等,却不知科学。梁启超并大声疾呼,说这种状况如不改变,中国学术将永无独立之日(见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甚至断言,连中国人不久也要成为现代被淘汰的国民。

科普要包含社会科学吗?

然而不仅在当时,直至今日,人们关于科学的概念,基本上还是“以为只有化学数学物理几何”才算科学;还是“只有数学几何学物理学化学”等等概念,而没有科学概念。比如,最近处的事例,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科普”二字,这里用了“科学”这个全称概念,实际所指仅是自然科学的科普问题。推而远之,“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科学技术协会”等等名称,所用都是科学一词的全称,其实所管只是自然科学之事。再推而远之,国家的“科学大会”“科教兴国”的国策,其中的科学概念都是不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我在这里不想批评任何人,也不想指责任何人,只想指出,这样一种科学概念,是一个时代的认识。

从理论上,人们也不是不承认社会科学也是科学,比如全国有许多社会科学院,有许多以社会科学命名的杂志,国家设有社会科学基金等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当说到或想到科学这个概念的时候,心中的指向就是自然科学,这可叫做社会的下意识。这种下意识,反映的是社会的深层意识。由于在理论上人们还能承认社会科学也是科学,所以我只能说“基本上”还是云云。

拿今天的情况和梁启超当时相比,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梁启超断言不改变这样的科学概念我们“将成为被淘汰的国民”实在是言过其实。或许,概念,包括各种观念的错误并不都会给社会造成危害,至少危害不如梁氏所说的那么严重。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当前关于“科学”这个概念的错误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然而我想,科学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不管现实中人们保持着什么观念,它本身却是一定要把对事物的认识搞正确。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有今天的科学,才会有人类的进步。为了宣传正确的科学观念,才有科普事业。所以我建议,我们今天还是应该把“科学”这个概念的内涵弄正确,使科学这个概念成为包括经济学、历史学、宗教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内的大科学概念。

科普要包含社会科学吗?

从大科学概念派生出来,科普概念也应成为大科普概念,使科普工作成为包括普及经济学、历史学等等知识在内的工作,那时候,我相信,科普工作定会有更多的成绩。

二 大科普概念的必要

大科普概念的提出是由于当前科普所面对的特殊形势。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科学概念在当前首先是由那些伪科学、真巫术的大师们在使用,在提倡着。仅就这一点说,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他们,把古代的算命术叫做预测学,把佛教的天眼通说成是新科学,把传统的巫术迷信和最现代的科学概念混在一起,做成一锅糊涂粥,并且自称为最新的科学,甚至是什么超科学。这样一种科学概念,已经超出了“大”的范围,成为一种几乎是无限的科学概念。依照这样一种科学概念,世界上一切概念都可包括在科学这个概念之下,只有一种概念例外,即科普专家们所持的科学概念。

由于伪科学、真巫术大师们的科学概念是如此的大,几乎包括一切;而一般人的科学概念是如此的小,仅指自然科学。因此,从小科学概念出发去反对伪科学活动就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困难。当种种胡说出现的时候,社会科学家们认为自己“不懂科学”,所以不敢反对大师们在科学名义下的实践和理论;自然科学家们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工作,因为大师们所讲的许多事情是他们知之甚少的。科普工作,没有向自然科学家们去普及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

科普要包含社会科学吗?

由于教育的体制和长期的专业工作,社会科学家们非常缺乏自然科学的知识,但从另一面说,自然科学家们甚至更加缺乏社会科学的知识。并且令人不安的是,自然科学家们甚至不认为他们所缺乏的东西是科学,因而认为是可知可不知的。这种无知使他们有些人十分轻易地成了超级胡说的俘虏,甚至去支持那些不该由科学家去支持的事情。

三 当前科普的重点

从当前科普工作的形势看,科普的重点应该分别看待。

从祖国的未来着眼,科普的重点是青少年。而对青少年的科普应是全方位的。

从当前发家致富奔小康、抵制封建迷信角度看问题,科普的重点应是农村人口。

从“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的观点看问题,科普的重点应是各级领导干部。

从大科普、从反对伪科学、真巫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角度看问题,科普的重点应是科学家自己,包括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这些年来,伪科学泛滥的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具有科学家头衔的人物为伪科学张目,作了伪科学的倡导者和积极支持者。因此,对自然科学家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对社会科学家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就是当前科普的重点之一。

科普要包含社会科学吗?

从反对伪科学的角度出发,另一重点自然是领导干部,其理由不说自明。

四 一点建议

从大科普的观点看问题,科普工作应该有一个大的、统盘的规划。这个规划应该指出:

1、作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至少应具备什么样的科学(大科学)知识;

2 、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还应再具备什么知识;

3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科普要包含社会科学吗?

当前,应尽快地为社会编写具有大科普性质的读本或教材,并且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用带有强制性的措施加以推广;针对当前伪科学和新的有神论思潮的泛滥,有针对性地编写内容可靠、又可读性强的科普读物。

科普要包含社会科学吗?

征 稿 启 示

中国科学探索中心微信公众号欢迎赐稿!

稿件内容以反伪破迷为核心思想,科技哲学、科学与公众、世俗人文主义、科技伦理等领域均可涉及,旨在将科学探索结果无偏见地告知公众,避免公众上当受骗。

稿件一经采用,我们将奉上稿酬。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中国科学探索中心

崇尚科学 反伪破迷

您的关注和转发,是对科学事业最大的支持!

科普要包含社会科学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