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经典飞毛腿宝刀不老?又重现江湖

飞毛腿导弹是上世纪多场战争中的明星武器,曾经频频出现在各种新闻中。作为一名服役近60年的“老兵”, 飞毛腿导弹参加过多次局部战争。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车臣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都有飞毛腿导弹的身影出现。

飞毛腿导弹(Scud)是一个已经被大众接受了的词汇,这个名称是从北约代号为SS-1飞毛腿得来的,是西方的情报局将"飞毛腿"这个词与一种导弹联系起来的。

一代经典飞毛腿宝刀不老?又重现江湖

1991年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期间,伊拉克装备的苏制武器装备和美国武器装备进行大规模直接对抗,伊军虽然战败,但其“飞毛腿”系列移动式战役战术导弹系统却让美军吃尽了苦头。尽管美军痛定思痛,随后在其军事学说和实战中进行专项改进,至今仍无法高效应对移动式导弹系统的挑战。

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主要进口苏联武器装备,军队建设也与苏军类似,因此,特别重视导弹武器,包括陆军导弹系统的苏军建设特点,被伊军充分借鉴,师或师以上部队都装备了导弹系统,主要是9K72型,北约名为“飞毛腿-B”。

一代经典飞毛腿宝刀不老?又重现江湖

如今,飞毛腿导弹在阿拉伯半岛的也门重现江湖。也门什叶派叛军发射的一枚弹道导弹打死了也门政府军的副总参谋长。导弹击中了盟军指挥部,包括副总参谋长亚菲在内的7名军官被打死,另外还有25人受伤。这给受到美国支持的、由沙特阿拉伯领导的盟军带来了一次重大打击。

一代经典飞毛腿宝刀不老?又重现江湖

其实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自主研制的导弹中,都能找到类似飞毛腿的特征,譬如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等国,这些国家自行研制导弹的时候,似乎往往以飞毛腿为基础直接拉长来提高射程。结果弄得大多数导弹都像铅笔一样细长,印度自行研制的导弹也是一样。所以,飞毛腿导弹之所以能够剧烈的扩散,跟它的性能一般,技术简单,容易山寨有很大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