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光荣的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八大注意事项,别弄错了!

寻找光荣的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八大注意事项,别弄错了!

寻找光荣的您!

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八大注意事项,别弄错了!

1、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应该到哪里受理?

答:综合全国多地公开报道睥信息来看,退役军人本人只需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社区)办事大厅登记即可。

2、哪些属于登记对象?

答:所有退役军人:包括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包括政府安排工作、自主就业、自谋职业、国家供养的退役士兵)、军队离退休干部和退役士官、军队无军籍离退休职工、退伍红军老战士、复员军人、残疾军人。退伍军人无论是否享受定期抚恤金、是否在乡、退休、无业、失业、在岗等,均纳入统计范围。

“三属”:含烈士遗属[包括烈士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和兄弟姐妹]、因公牺牲的军人遗属[包括因公牺牲的军人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和兄弟姐妹]。统计三属对象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和兄弟姐妹,无论是否享受定期抚恤金,均纳入统计范围。

现役军人家属:主要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现役军人的父母、配偶和子女。

享受国家抚恤金的伤残民兵民工:指因参战致残的民兵民工和因参加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执行军事勤务致残的预备役人员、民兵民工以及其它人员,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民兵民工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战因公伤残人员证》的人员。

3、登记时需带哪些材料?

答:申报时,需携带下列证件或材料原件:(1)身份证;(2)户口簿;(3)转业证、退伍证、离退休证等: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军队离退休干部、军队无军籍离退休职工、复员军人、退伍红军老战士、西路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提供;(4)残疾军人证,因战因公伤残人员证:残疾军人、因战因公伤残人员提供;(5)烈士证明书、因公牺牲军人证明书、病故军人证明书等相关证件:烈士遗属、因公牺牲、病故军人遗属提供;(6)立功受奖证件;(7)其他信息采集所需材料或村(居)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

4、年老体弱,残疾等行动不便的采集对象怎么办?

答:这次信息采集,采取的是集中采集与巡回采集相结合的方式,对年老体弱,残疾等行动不便的对象,会采取上门服务等方式采集,确保不落下一个人。

5、采集内容和要求有啥?

答:采集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生活状况、享受待遇,近期照片等主要信息。涵盖户籍、救助、社保、医保、住房、抚恤优待、服役及安置情况,主要诉求等多项信息。

坚持户口属地落实统计,现场采集与对象自主申报相结合的原则,按照采集对象户籍所在地申报受理为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属地落实。

本次采集不涉及任何表格的手工填写,一律使用优抚对象信息采集核查专用设备进行现场采集。采集对象需持身份证(必须原件),户口簿、退伍证等相关证件的原件到所属辖区进行登记、证件录入、电脑签名等。

不采集与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无关的人员信息、诉求。此次信息采集数据不作为对象享受的待遇的依据,各类对象所享受的待遇,以现有待遇体系中的相应数据为准。

6、退伍证丢失了怎么办?

答:退役军人退伍证遗失的,以退伍档案中《退出现役登记表》为准,可从档案保存单位复印此表,并由档案保存单位盖章。如果退伍档案也找不到,户籍在农村的退役军人由村、社区出具相关证明,户籍在城镇的退役军人,可提供退役人员身份的证件,如《军人伤残证》《入伍通知书》或由武装部、原部队开具证明。

7、信息采集有什么好处?

答:准确掌握退役军人的基本情况,提供更精确的优抚待遇。信息是基础,也是保障,更是做好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只有摸清底数,才能精准施策。之前,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退役军人信息不全不准的问题在有些地方仍然存在,导致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难统一,活动难开展。事实上,广大退役军人也非常希望有一个完整的信息档案,有准确的信息,这样心里才有底。信息采集工作是忧退役军人之所忧,解退役军人之所难。

8、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人在外地怎么办?

退伍军人信息采集本人未到户籍所在地,除由家人代办外,还可以异地采集相关信息。

登记系统增加了异地采集功能,在系统左侧菜单栏可见 “异地采集”功能菜单,包括“信息录入”和“信息确认”两个子功能,手持终端最新版程序也对应增加了异地采集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