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除了胃镜,还能怎么检查?

青苔漫语


古语十人九胃,是指十个人,就有九个人患有胃病,由此可见,胃病的发病率之高。关于胃病,人们想到的第一检查肯定就是胃镜,胃镜属于侵入性操作,有一定的风险,部分患者不能承受胃镜检查,特别是普通胃镜,在门诊中,经常遇到一些老人问到,是不是只能做胃镜,我身体弱,怕承受不了。胃镜的开展,对诊治胃部疾病具有革命性意义,当然,胃镜也不是万能,也有其他一些办法可以检查胃部的情况。

1、体格检查:关于胃部的检查,不单单是器械检查,体格检查才是最基本的检查,通过腹部出诊,检查振水音等,可以鉴别胃部的一些疾病,简便有效。

2、碳13/14吹气试验:可以检查胃部有没有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溃疡、胃炎等诊治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3、食管、胃肠造影:通过口服钡剂等造影剂,然后在X线胃肠机下显影,通过钡剂的显影功能,可以发现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属于无创检查,安全性更高。

4、胶囊内镜:就是将一个胶囊大小的内镜(其内合成有摄像系统),吞服后,内镜可以检查整个胃肠道系统,对诊治小肠疾病方面比较有价值。

5、CT平扫、增强CT检查:对胃肿瘤的诊治有帮助,更多是用于肝胆、脾脏、胰腺、双肾、肾上腺、肠道肿瘤,结石等疾病更有优势。

6、彩超:胃超声,简便快捷,对腹部疾病的诊治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孕产妇,要检查胃,彩超更安全。

7、磁共振:腹部磁共振使用相对少很多。

8、心电图:每一个腹痛患者,特别是急腹症,最好是做一个心电图检查,以排除心脏疾病。

9、胃黏膜PH值:这个是检查胃黏膜血液灌注、循环情况的检查。多用于休克病人的监测。

关于胃方面的疾病,首选还是胃镜检查,如果有禁忌的可以选择其他的检查方式,检查还是以个体化检查为好。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若有相关问题,请关注后在评论区留言咨询。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很多人胃不舒服,去医院医生基本都会建议行胃镜检查,但想到做胃镜时的难受恶心,许多人避退三舍,连连摆手,导致检查一拖再拖。这样可能会导致疾病没有早期发现。

在胃的检查中,难道除了胃镜没有别的方式吗?

1. 上消化道造影:在空腹状态下,通过口服钡剂或者泛影葡胺,然后在X胃肠机下动态显影,间接观察食管及胃壁的病变,因为造影剂它不溶于水和脂质,所以不会被胃肠道黏膜吸收,因此对人基本无毒性。造影时可以观察钡剂通过贲门的情况、胃底胃泡形态,胃体、胃窦充盈后轮廓是否正常,胃壁是否柔软,有无龛影、充盈缺损。胃的张力、位置。

2. 无痛胃镜:越来越多的病人选择无痛胃镜,其实与普通胃镜一样,只是静脉注射麻醉剂,常用丙泊酚,患者睡一觉后,胃镜已经做好了,没有任何感觉。无痛胃镜没有感受疼痛的伤害和不适,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和满意度,减少检查中的生理损伤,因而,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但对于85岁以上,过度肥胖,严重呼吸道疾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不适合做。

3. 胃部超声:胃超声检查的最大优势是声束能穿透胃壁,从而可以显示胃壁层次结构。它作为一种非创伤性诊断方法,可以给临床提供胃壁癌肿的部位、大小和形态,有时能估计病变侵犯胃壁的程度。也可发现早期胃癌,特别是能了解胃周器官的转移情况,弥补胃镜和 X 线检查的不足,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这是超声对胃癌检查的独到之处。目前,经腹超声检查对胃癌的检出率较低,对早期胃癌的敏感性仅为15%,故不做为胃癌的筛选手段。

4. CT及PET-CT:在CT中可以看到胃壁大致厚度,胃壁是否存在肿块及其位置。尤其是64排CT可以重建以及具备仿真内镜功能,可以非常清楚的显示肿瘤的形态以及大小。PET-CT中可以根据放射性核素在胃局部SUV值判断是否有恶性肿瘤存在,肿瘤大小及位置。

5. 胶囊内镜: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原理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但胶囊内镜存在视野盲区,胶囊无法给沿途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准确定位,而且无法做病变部位的活检。临床上一般用于小肠病变。

虽然有这么多的检查,胃镜仍然是胃部检查最常用和可靠的检查方式,不仅可以直接观察胃内部病变,还可以随时取活检,明确病理;对于胃出血患者可以内镜下止血;胃内有异物患者可以通过胃镜取出;胃手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可以在胃镜下放置支架或者球囊扩张。所以胃镜的检查是不可替代的,现在超声胃镜的发展不仅使胃部肿瘤的检出率大大提高,而且使胃部肿瘤临床分期更进一步精确。


胡洋


好多人一有胃痛就想到做胃镜检查。其实很多情况下胃镜不一定是必要的。

我们诊断“胃炎”的主要依据,除了胃镜以外,还要看患者症状的特点。比如疼痛的部位是否符合,疼痛发作的性质(烧灼痛?绞痛?刺痛?胀痛?),每次疼痛持续的时间,发作有没有规律(跟饮食有没有关系),有没有伴随其它症状(反酸、打嗝)等等。再结合体检(腹部触诊),基本上就能知道大概了。

但是有很多疾病发病初期症状和胃炎很像,需要被排除。比如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等。通过查血、B超、CT等手段,这些同样会引起腹痛的疾病都能排除了,胃炎的诊断基本就能够确立。

急性胃炎不一定需要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的主要缺点是比较麻烦,不可能随来随做。需要预约,还需要空腹等一系列的提前准备工作,检查的过程也比较难受。虽然可以做无痛胃镜,但是又面临着麻醉风险,而且价格也比较贵。

同时胃镜也不是万能的。对于“胃痉挛”这一类胃肠道功能性问题引起的疼痛,胃镜也看不到明显的异常。

因为以上多种原因,对于急性胃炎,我一般不建议患者做胃镜检查。在做完B超,CT等检查,排除了其它系统的疾病以后,直接按照“胃炎”来治疗,基本都没有问题。患者治疗几天就好了,也没有必要再去费时费力地检查。同时,如果给予抑制胃酸等药物治疗,患者症状能马上缓解,也能够进一步帮助确诊。这在临床叫做“诊断性治疗”。这样做性价比要高很多。

慢性胃痛和既往有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的患者都推荐做胃镜。

长期胃痛不缓解,或者病情反反复复发作,就考虑有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病变了。胃镜相当于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胃黏膜的情况,这是最直观也最准确的检查方法。它还有一个不可取代的优点,就是可以直接夹取溃疡附近的病变组织,拿去做病理检查。这对于早期发现恶性肿瘤有很大意义。

还有没有可替代胃镜的方法?

传统的消化道检查方法还有“钡餐”,通过通过口服钡剂混悬液,在X线透视下观察消化道的病变情况。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辐射量比较大,而且所得到的影像只能显示胃的粗糙轮廓,对于细小的病变无法分辨。

比较新的技术有“胶囊胃镜”,把摄像头等电子设备集成为胶囊大小,直接吞咽以后,在消化道内拍照传输到外部电脑设备上。该方法痛苦比较小,但是也有明显的缺点:

价格昂贵,不好控制行程、检查时间长,不好控制拍照角度、容易漏诊,有滞留在消化道内的风险。

所以以目前看来,胃镜的作用还是不可取代的。


郑医生百嗑


能够坚持胃部疾病的检查有很多的手段。

1.可以通过吹气试验来检查是否感染胃幽门螺旋杆菌。这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无创的检查。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应该积极的抗菌治疗。最好就诊综合医院的消化内科,按照治疗情况决定服用三联药还是四联药。要足程足量服用。最好一个家庭同时检查。避免交叉感染。


2.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俗称“钡餐”。通过口服硫酸钡后,造影剂涂在食管和胃壁粘膜上面,根据粘膜的变化来反应是否有粘膜病变。比如息肉、溃疡、肿瘤等因素。这是胃镜检查普及之前检查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目前逐渐被胃镜所取代。因为在检查胃肠疾病上面,尤其是早期肿瘤,胃镜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3.超声检查。不是首选,也不是主要的检查手段。曾提到过,胃壁肿瘤一般比较大时,才可能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基本都是在体检时通过超声提示胃壁增厚,然后通过胃镜检查来确诊的。


4、腹部CT或者核磁共振(MRI)。这两个检查也是胃部疾病尤其是肿瘤性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可以比较清晰的显示胃壁的厚度,是否有肿瘤,胃周淋巴结是否肿大,肿瘤与胃周围器官的关系等。

最终,这些所有的检查手段中,最重要的还是胃镜检查,虽然有点痛苦,但是胃镜对于食管、胃疾病的检查效能是最大的。可以直接看到病变,不管是良性疾病还是恶性疾病。




【张成海医生】所有文章均为原创,追求真实、客观,普及健康知识,欢迎关注和转发,持续提供有用的医疗健康(肿瘤防治)科普和肿瘤科工作内容。

本头条仅做科普,不提供诊治服务。门诊就诊(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下午,出诊地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门诊)。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胃镜,能非常清晰的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的黏膜状况,是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最常用和最精准的检查方法,能够明确胃炎、胃溃疡的病灶位置,对诊断、治疗有指导性作用,对食道炎、胃炎、食道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息肉、或胃癌,其诊断十分可靠。

在胃镜直视下,可对各种出血病变进行止血治疗,取出胃内容物,对较小的或有蒂的息肉等良性肿瘤可采取圈套切除;对较大的良性肿瘤及早期癌可做黏膜切除或剥离术。

那么,胃除了胃镜,还能做什么检查?

胶囊内镜,患者吞下一个含有微型照相机装置的胶囊,可以在消化道不停的拍摄,图像信息传递给接收系统,胶囊内镜能动态、清晰的显示胃肠道病变,无痛苦,安全。但容易漏诊。

超声内镜,是一种集超声波与内镜检查为一体的医疗设备,即可在内镜下直接观察胃腔内形态的同时,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确定胃黏膜下病变的性质,判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侵袭深度和范围,对胃的隆起性病变有很好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X线钡餐,对有胃镜检查禁忌者、不愿接受胃镜检查者,可做X线钡餐检查,气钡双重造影能较好的显示胃肠黏膜形态,但细小的病变无法分辨,效果逊于胃镜。

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对胃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胃肠黏膜相关淋巴瘤等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作用,常用13C和14C尿素呼气试验,患者依从性好,准确率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高;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及细菌培养。

无论有多少检查手段,胃镜仍然是对胃肠道疾病检查不可或缺的 、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对许多胃肠道疾病的诊治,胃镜的作用不可取代。

推广医学科普,剖析医患关系,讲述医患故事,各位亲,记得关注:麻醉超人钢铁侠。


麻醉超人钢铁侠


胃镜并不是检查胃部病变的唯一方法,一般是根据患者表现出的不同症状和其他检验结果,以医生的主观经验来判断胃部需要哪些检查可以确诊或者排出一些疾病。现在的胃镜检查在操作时会给检查者带来很多痛苦,并且花费也不便宜,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进行胃镜检查。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胃镜对于诊断疾病是一种比较实用,并且可信度比较高的检查手段。当然,除了胃镜,我们还可以选择B超、CT、核磁、消化道造影等检查手段,需要根据病情来选择。

当出现胃溃疡时,在胃体会出现凹进胃壁内的凹陷,就像佛龛一样,因此将它称为“龛影”,如果不想做胃镜,那么通过口服钡餐来完成消化道钡餐造影,通过X线显影也能观察到溃疡的具体位置和一些特征性表现。再者,如果有人因为一些疾病不能进行胃镜检查,那么也可以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

胃镜检查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有一些力不能及的缺点,如胃癌时,判断瘤体大小、有无转移、是否浸润等就无法准确评估。因此,还需要核磁检查。增强CT或者核磁检查,可以显示出肿瘤浸润胃壁的程度,也能够很直观的观察其是否向组织周围产生浸润,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等的情况。

超声检查在进行胃肠道检查时,一般在临床应用比较少,因为其内容物或者气体的缘故,对于最终的超声结果影响很大。但是这种方法却可以作为胃、十二指肠、结肠等检查的初步筛查方法。

本期答主:王泽 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一般情况下,因为经常胃痛想明确病因的话,首选消化道造影检查。

所谓胃痛,因为内脏痛无法精确定位,其实主要指的是上腹部为主的疼痛,病因很多,可以是胃炎、胃溃疡等良性疾病,也有可能是胃癌等恶性疾病,还可以是相邻脏器,比如肝脏、胰腺等病因引起。

在未知胃痛具体原因的情况下,首选消化道造影进行筛查。

通过口服钡剂(硫酸钡混悬液)或者含碘对比剂(在有服钡禁忌症的情况下,由检查医生进行判断),配合受检者的体位变动,让对比剂在胃内进行涂布和充盈以达到显影效果,在检查前一般还会要要求吞服产气粉(成分是主要是碳酸盐),在胃内产生二氧化碳使胃部成充盈状态,黏膜舒展开来。消化道造影可以观察、诊断及鉴别诊断胃内绝大部分良恶性疾病,费用较低,所以一般作为筛查手段。

但是消化道造影只能显示胃内部轮廓情况,人员操作的主观性强,对于一些细小病变容易漏诊,对于一些不典型改变难以明确诊断。

此外,部分人对于钡剂或者含碘对比剂都难以吞服,不能合作者或者体质差难以接受检查的,都无法进行消化道造影。

胃镜是将一个柔软的管子直接深入胃内,对胃内情况进行直视性观察,明确病变存在与否,此外,还可以摘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病变性质。但传统胃镜检查绝大多数人有恶心、呕吐等痛苦感觉,或者需要进行全麻配合。而且胃镜费用较高,所以并不适用于常规体检筛查。

假如消化道造影或者胃镜都没有发现病变,而胃痛持续存在,这个时候需要警惕其它病因引起的疼痛,需要完善更多的检查对可能的病变进行一一排查。

希望春雨医生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关注头条号【春雨医生】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哟。


春雨医生


因为胃是空腔的脏器,胃里面含有气体和食物而且还在不断的收缩和扩张,所以临床上很多设备对胃的检查都有局限性。

比如B 超和彩超,因为胃内的空气会散射超声波,所以无法B 超和彩超对胃肠道等有气体的脏器检查看到就不明显。临床上如果做肚子的彩超常常要求大家要空腹去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吃饭的过程中会吞入很多气体,所以如果饭后去做肚子彩超检查会影响彩超医生对疾病的判断。

因为胃会收缩和舒张,如果胃在收缩的时候去做磁共振或者 CT 也是看不清楚的, 因为胃都收缩成一团蜷缩在那里所以也看不清楚,就是没有收缩 CT 和磁共振也只能大概看个轮廓,除非已经非常明显长大的肿瘤了会看的比较清楚,对于早期的溃疡、糜烂、早期的胃癌等也看不到,更不要说胃炎了。 乳沟 CT 发现胃有问题那一般都是中重度或者中期甚至晚期以上的肿瘤了。

还有就是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俗称“钡餐”,更通俗更土的说法有的地方叫“吞白药水”或者“吃白土”检查。原理就是通过口服一些能够在 X 线下形成对比的造影剂让造影剂均匀涂在食管和胃壁粘膜表面,根据粘膜的变化来反应是否有粘膜病变,如果上消化道造影发现有问题一般也是比较大的问题才看的出来,(如下图就是消化道造影看到一个比较大胃内肿瘤,我画红圈的地方。)上消化道造影的诊断正确率除了与造影范围,造影技巧有关外,还与放射科医师的诊断水平有巨大关系。

临床上不管是 CT、磁共振、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等对胃的观察都是最后拍出来看照片,看的都是平面图,不是立体的图像、就像隔着一层纱看东西,不是眼睛直接看到所以有点水中望月、雾里看花一样没办法完全看清楚的。就算看到有东西长在胃里面也没办法活检送病理,而且还有辐射、孕妇和小孩不能做。

目前临床上能直观立体观察胃内情况的检查就是胃镜和胶囊内镜。以前科普过,胃镜从口腔进入食管后可以很认真的把食管、胃、十二指肠360度无死角的看一遍,每个角落胃镜几乎都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就是我一个粉丝从外地来找我做的胃镜,我很认真把他的胃看了两遍,基本可以确定没什么大问题。 而且胃镜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发现问题可以取活检送病理,这样是其它检查无法替代的优势。

现在还有能比较直观观察胃内情况的检查叫“胶囊内镜”检查,新一代的胶囊内镜可以遥控胶囊内镜的方向,其原理就是在胶囊里面安装一个摄像头,通过遥控胶囊来拍摄胃内图像。最后图像被无线传输至电脑观察。胶囊内镜有很多优点,比如无创、无痛、无麻醉等,但胶囊内镜发现问题不能取活检,还有就是胶囊内镜刚刚兴起、比较贵,做一次平均要3000多快钱、普通胃镜做一次就500左右。

总得来说,胃有问题能做胃镜尽量还是做胃镜检查,胃镜对于胃内早期病变的发现和处理有临床上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优势。

当然上消化道造影对于胃的检查也有它的优点,比如对掌握胃的解剖位置及与周围脏器的位置关系等是比胃镜明显有优势的。具体选择哪种检查还是听临床医生的。


消化内科叶医生


你好,做为一名胃肠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胃镜是确诊胃病最好的手段,可以在直视下观察胃粘膜的形态,有没有糜烂,炎症,溃疡和癌变,并且可以取少量的组织进行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

除了胃镜,还有以下的检查方法:

第一,上消化道造影

上消化道造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钡餐,一般是口服钡剂,在X线下观察胃的形态,蠕动状态,钡剂的分布情况。上消化道造影可以诊断胃溃疡和胃癌。



第二,CT检查

通常情况下,胃是扁的,做CT检查的需要患者喝水以及产气的物质,使胃腔充盈,这样就方便观察胃粘膜的厚度,有没有新生物,血运情况如何,周围淋巴结大不大。



第三,胶囊内镜

有一部分患者恐惧胃镜检查,或者无法耐受普通的胃镜,有胃镜检查的禁忌症。胶囊内镜是一个小的胶囊,有拍照功能,人把他吞下去之后,胶囊内镜可以在胃里面拍照,并把这些照片传送到电脑上,医生可以观察胃里面的情况。



但是,由于胶囊内镜在胃里面的活动不受人工控制,有些角落会观察不清,可能存在漏诊的情况。

第四,呼气试验

呼气试验主要用来检查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无创,准确可靠的办法,是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主流手段。



第五,PET/CT检查

PET/CT检查是一种全身的检查,根据组织的摄取能力,可以区分良恶性病变。如果诊断是胃恶性肿瘤,PET/CT检查有助于判断有没有全身转移。



由于胃是一个空腔器官,里面含有气体,B超和MRI较少应用于胃的检查。


普外科曾医生


十人九胃,很多人都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发病率也不低。

胃病检查首选胃镜,可以做到病理诊断。但是胃镜有个最大的缺点——检查比较痛苦,很多人难以忍受。

除了胃镜,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检查胃?

1.上消化道钡餐

通过口服甜味的钡剂,可以诊断常见的胃炎、胃溃疡、胃扭转、胃癌等,
上图,这位患者胃粘膜皱襞明显增粗,符合肥大性胃炎。

下图是一位胃扭转的患者,饱餐后剧烈运动诱发,胃大弯反折到上面来了,需要整复:

需要强调一下,上消化道钡餐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不如胃镜精准,因为胃镜可以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对可疑部位取活检,这两点是钡餐不能做到的。

2.胃饮水后超声检查

为了弥补钡餐检查的缺陷,可以配合超声检查。检查前口服500-1000毫升凉开水,把胃充盈起来,可以观察到胃壁局部增厚,结构紊乱等等早期胃癌的表现。

为什么要凉开水呢?因为开水里面不含气,不会产生气泡,而超声检查害怕气泡(会造成界面增多,声阻抗显著增加,伪影重)。

比较遗憾的是,胃肠道超声操作麻烦,对技术要求高,很多医院没有开展这项检查。

3.上腹部CT检查

一般用于胃肿瘤的术前检查,评估是否具有手术指征。
像这位患者,ct发现胃腔已经长满了,并且有广泛腹膜转移


,无法手术切除,只能选择其他保守治疗方法。

上腹部CT扫描不能用于早期胃癌筛查

胃镜真的难以忍受吗?

其实随着设备性能的提升,和操作技术的进步,胃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痛苦,顺利的话几分钟就可以做完。有时候还可以选择无痛胃镜,只需要睡一觉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