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重新認識小米:手機靠邊站,AI+IoT成新增長引擎

“雙11”購物節,不僅是消費者們火拼的購物節,更是各家企業們證明自己的一張“成績單”。如果不在雙11當天拿下幾個“第一”,或是沒能“超越自我”,彷彿對於商家來說都是很沒面子的事。而從“雙11”戰報中,也可以窺探對於廠商未來的發展策略。

面對當下國內手機市場遭遇“天花板”,整個手機行業都在尋求出路,或出海、或轉型、或二者兼備。小米便是一個典型的企業,在今年“雙11”戰報中,可以清晰看出它在手機產品線之外,是如何調整發展路徑的。

手機靠邊站,IoT增長強勁

“雙11”重新認識小米:手機靠邊站,AI+IoT成新增長引擎

從榜單上看,小米手機不再是稱霸天貓、京東、蘇寧等平臺總銷量的No.1,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了銷售平臺平臺、以及價位段等定語之後的銷量冠軍。總讓人感覺小米手機在雙11中雖然贏了幾場戰役,但是否贏了正常戰爭?不管是不是,反正沒官宣。

“雙11”重新認識小米:手機靠邊站,AI+IoT成新增長引擎


相比手機業務,小米在IoT產品銷量上卻取得了強勁的增長。電視、路由器、淨水器等品類均取得了各大電商平臺銷量與銷售額的冠軍。值得一提的是,在在天貓雙十一大家電榜單中,小米竟然超越了格力,成為第三。

“雙11”重新認識小米:手機靠邊站,AI+IoT成新增長引擎


眼看雙12即將到來,五年前雷軍與董明珠的“十億賭約”也馬上到了決勝負的日子。隨著小米IPO後,市值已經超過格力電器300億,而營收也在大步拉近與格力的差距。如今格力已經在自己的優勢項目上開始出現不敵小米的跡象,董小姐的心中是否會掀起一些急躁的波瀾呢?

IoT或取代手機成為小米“發動機”

且不提雷軍能否最終贏得十億賭約,但毫無疑問的是,小米在IoT業務上的增長對於小米的營收增是功不可沒的。

“雙11”重新認識小米:手機靠邊站,AI+IoT成新增長引擎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現場講話中強調“AI+IoT”是未來的風口,也是小米核心戰略之一。同時,小米麵向智能家居的人工智能開放平臺成功入選“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

而隨著小米“AI+IoT”戰略的推進,小米在數年的時間中,已經投資或孵化了超過220家生態鏈公司,為“MIoT”(小米IoT)生態的閉環奠定了基礎,也讓IoT成為了最有可能取代手機業務,成為小米下一個“增長引擎”。

據小米二季度財報顯示,小米今年二季度雖然大部分收入依然來自手機業務,但手機業務佔其整體營收為67.4%,相比去年同期有所收窄。而小米的IOT與生活消費品業務同比增長104.3%,是其三項業務中增速最快的,佔整體營收的比例22.9%,較去年同期提升2.5個百分點,並有持續擴大的趨勢。

小米在招股書中曾這樣描述自家的IoT平臺:這些產品互通互聯,既改善了用戶的生活,又為我們的互聯網服務提供了專屬平臺。如今,小米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已連接超過1.15億臺IoT智能設備,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費級IoT平臺。

從手機公司到IoT公司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5G時代的帶來,IOT市場將進入爆發性的階段,小米佈局成型IOT業務將帶來鉅額流量,加速小米互聯網業務的發展與變現,最快或許明年IOT業務可望超過手機業務成為其第一大來源收入。

“雙11”重新認識小米:手機靠邊站,AI+IoT成新增長引擎


換句話說,小米在未來很可能從手機公司向IoT公司轉化。數據機構表示,2017-2022年,隨著消費升級以及數字化生活的滲透。消費級IOT用戶年年複合增長率預計為25%。相比國內手機市場開始呈現負增長態勢,各家企業不得已通過出海繼續尋求增長,IoT的強勁增長必將成為廠商趨之若鶩的風口。

反觀國內市場,從事IoT硬件的企業並非少數,但智能硬件領域形成一個閉環的正反饋的模式,對用戶能夠保持體驗的一致性,對生態企業也能提供積極有效的賦能和反饋的,小米是少數能夠提供這樣的企業之一。

小米“AI+IoT”已經成熟了,可以開始自己拉客了。手機與IoT都已經呈現巨頭雛形的小米,離真正的“互聯網公司”,恐怕只有亟待提升的“一成不變(佔總營收一成)”的互聯網服務收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