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絲綢之路上,有哪些重要的驛站?

談文論史


古代驛站的設立和當時的運輸方式密切相關,在工業革命普及之前,步行和畜力是主要的陸路出行方式,肩挑背馱獨輪車,騾馬駱駝以及畜力車。由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關係,行腳人每天的行程都相對恆定,所以驛站的設立也很講究,三岔路口,十字路口設驛站提供飲食住宿叫車馬店,具有官方性質的提供換乘的馬匹。時間久了就可能形成集鎮。翻開地圖星羅棋佈的古鎮前身都是驛站。馬嵬驛是一個歷史上留下典故的驛站。駐馬店是比較出名的一個驛站,影視作品中新龍門客棧,雙旗鎮刀客都是對客棧的還原。茶馬古道算是古代的一條驛道。山西雲岡石窟前古驛道石頭上保留著深深的車轍,印證了古代的艱辛。


遊騎俠


古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通往西域遠抵歐洲的主要交通要道。早在西漢武帝時期,為了解決漢帝國西部地區匈奴侵擾期待問題,漢武帝派張騫聯絡西域大月氏國,意圖對匈奴形成兩面夾擊的形勢。這個以軍事為主要目的的行動,客觀上打通了漢帝國與西域的交通,故被稱為“鑿空西域”,也開創了絲綢之路的濫觴。

西漢都長安,故一般認為長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東漢都洛陽,故東漢時期思路起點為洛陽。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通過河西走廊,到達敦煌之後,分為南北兩路,南路經樓蘭、于闐、莎車,過蔥嶺,至大月氏、安息,最後抵達條支,大秦。北路經交河、龜茲、疏勒,過蔥嶺,至大宛,最後向西抵達大秦。

也就是說,絲綢之路從敦煌分為南北兩路之後,最後都抵達大秦。這個大秦是今天的古羅馬帝國的近東周邊地區。

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過西域,跨過帕米爾高原,到達中東中亞地區,最後抵達終點歐洲,開創了中古時代人類不同文明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通道。


建章未央


絲綢之路的起點,一般來說是在長安。因為打通絲路的第一人張騫是西漢人,而當時西漢定都在長安,所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都認為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在長安。然而到了東漢時期,由於東漢定都在洛陽,所以東漢時期絲路之路的起點在洛陽。翻開地圖可以看到,洛陽在河南省,長安在陝西省。而想要通往西域的話,如果從洛陽出發,必經陝西。因此絲路的起點還是要由時代決定的。

絲綢之路從長安或者洛陽出發,通過河西走廊,達到敦煌。在敦煌這裡,絲路一分為二,南路經過樓蘭、于闐、莎車等國,過蔥嶺今帕米爾到大月氏、安息,最後到達條支、大秦。西路從交河、龜茲、疏勒,過蔥嶺,然後到大宛,又向西經安息到達大秦。

和絲路的起點不一樣,絲綢之路的重點,都在大秦。但是不要搞錯了,此大秦非彼大秦。它不是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國。這裡我們說的大秦是中國古時候對羅馬帝國及近東地區的統稱。但是事實上,中國古代並沒有達到過羅馬。在東漢時期,公元97年,班超率領約七千人出使西域,達到裡海一帶。班超在裡海停了下來,讓部下甘英繼續往西方走。於是甘英就一路達到地中海西岸,和羅馬帝國隔海相望。但是當時安息國是中國絲綢和羅馬之間的中轉站,他們從中壟斷謀取暴利。因此安息國害怕中國和羅馬之間的商路直接打通會影響他們的利益,因此對甘英渲染海上思土戀慕的傳說,令甘英望而卻步,因此他並沒有直接達到過羅馬。

從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可以看出,古時的中國,已經穿越了中東地區直達歐洲,不愧於當時最偉大的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