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中樑地產赴港招股 募資金額未披露

又一家房企啟動赴港上市。11月13日晚,浙江房企中梁控股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開啟了IPO之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據中指院數據,今年前10月,以合約銷售額計算,中梁首次進入“千億房企”陣營,同時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尚未上市的千億房企。

“黑馬”中梁地產赴港招股 募資金額未披露

回顧中梁控股的發展歷程,其從100億元量級的年銷售規模到1000億元的量級,僅用了約兩年時間。2015年~2017年,中梁控股營業收入從16.19億元增至140.2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94.3%。其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0.4%至97.31億元,速度遠超行業平均值,甚至超過同期的萬科、碧桂園、恆大。

也因這樣的發展速度,讓如今躋身中國地產綜合實力20強的中梁控股,在業內被冠以“黑馬企業”的標籤。但因為尚未上市,中梁控股多項業務指標並未披露,這也使得中梁控股的發展之路始終蒙著一層神秘面紗。

上半年毛利率同比增長22%

作為一家綜合性物業開發商,中梁控股從溫州出發,佈局了長三角多個城市。為加速全國化進程,同大多數規模化房企一樣,中梁控股選擇在2016年將總部遷至上海。自此,中梁控股的拿地和佈局速度也明顯加快。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中梁控股目前的業務輻射範圍已從長三角擴展至環渤海、中西部、海峽西岸及珠三角五大經濟區,遍及22個省和直轄市、110城市,共開發了316物業項目。截至今年8月底,中梁控股的總土地儲備面積約為3500萬平方米,貨值接近2800億元,其中2018年新增土地貨值663億元,在克而瑞2018年前九個月房地產企業新增土地TOP100中排名第12位。

不過相較於公開的速度指標,業界對中梁控股規模背後的利潤情況更感興趣。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梁控股實現淨利潤8.37億元,同比上升67.74%,主要得益於土地獲取、產品溢價和成本管控的技能。而其在2017年度實現淨利潤4.99億元,這一利潤水平對比類似規模的企業,如正榮上市前的15.2億元淨利潤稍顯低位。

不過,中梁控股的毛利率要高於正榮上市時的水平。2015年~2017年,其毛利率分別為7.5%、21.1%、20.4%;2018年上半年毛利率為27.3%,同比增長22%,增長趨勢明顯。從業績上看,期內中梁控股營業收入以年複合增長率194.3%的速度從2015年的16.19億元增至2017年的140.26億元。

招股書顯示,中梁控股的股本回報率由21.2%升至41.2%,主要是因為物業項目產生的收益大幅增加,導致淨利潤增加。

淨負債率由1790%降至44.6%

房地產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企業的負債水平一直是外界關注的重點。尤其是發展速度非常快的企業,槓桿率能否保持穩定也受到外界關注。

中梁控股招股說明書顯示,此次IPO募集資金將用於現有物業項目或項目階段的建築成本,以及償還絕大部分的若干現有計息銀行借款和用於一般流動資金。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翻遍800多頁招股書,並未發現此次募集資金金額。

就負債情況而言,招股書披露數據顯示,中梁控股的淨資產負債率2016年為1790%、2017年為339.5%,2018年上半年則為44.6%,其降槓桿的速度頗為驚人。

中梁控股方面表示,伴隨公司出售建築面積的增加,以及良好的銷售回款能力,淨負債率達到了一個相對穩健的水平。

“負債率的快速下降,也得益於集團剝離了一部分資產,同時總權益和盈利增加,並保留了優質資產。”中梁方面表示。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淨資產負債率的降低能直接作用於股本增加,相當於股權融資增加股本總額。

但與此同時,中梁地產的負債從2016年的456億元、2017年968億元猛增至1306億元。中梁方面表示:“公司正處在擴張期,同時物業項目還沒有開始預售及產生現金收入,所以融資需求會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