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消費金融投訴量居高不下 到底是行業黑馬還是「黑馬」?

馬上消費金融投訴量居高不下 到底是行業黑馬還是“黑馬”?

目前,大量互聯網金融公司退出消費金融市場,行業集中度有所提高,馬上消費金融成為行業內的一匹黑馬。自2016年扭虧為盈以來,業績迅猛發展,上半年更是取得41億元收入的顯著成績,淨利潤3.66億元,同比增長173.1%。

據瞭解,馬上消費金融成立於2015年6月,是中國銀監會批准設立的持有消費金融牌照的全國性金融機構,也是重慶唯一一家消費金融公司。

然而,不僅僅是光鮮亮麗的成績,馬上消費金融的投訴量也值得關注。

高居不下的投訴量、暴力催收馬上消費金融負面纏身

根據聚投訴數據反映,截至2018年9月7日,馬上消費金融的有效投訴量4123件,累計有效投訴量共6330件,是聚投訴上遭消費者投訴次數最多的商家。與另外21家持牌的消費金融機構相比,其投訴量也是遙遙領先——是招聯消費金融的9.8倍。


馬上消費金融投訴量居高不下 到底是行業黑馬還是“黑馬”?

圖:數據截至2018年9月7日


事實上,根據聚投訴抽查馬上消費金融的部分投訴後發現,互金行業催收中幾種主要的違法違規行為,在擁有銀監部門頒發的消費金融公司牌照的馬上消費金融,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如:偽造法律文書,偽造公安立案查處與法院判決信息,歪曲濫用徵信中心申報函,以此恐嚇借款人;對借款人的通訊錄好友進行騷擾,以此侮辱誹謗借款人等等。


馬上消費金融投訴量居高不下 到底是行業黑馬還是“黑馬”?

圖:馬上消費金融涉嫌偽造的律師函件


令人害怕的是,有用戶反映,其購買了一部蘋果手機,手機總價6600元,在馬上消費金融的工作人員的言語說服下辦理了分期業務。首付2500,分期金額為4100,分期期數為12月,每期扣款數345.66元,至2017年10月末本人按操作依次辦理手機提前還款業務,10月末本人諮詢馬上消費金融客服,被告知本人分期數為24月,總還款額為8295.84元,馬上消費金融公司這種行為完全屬於高利貸行為,4100元的分期金額短短几個月後就變成了8295元?

除此之外,馬上消費金融暴力催收也一直被人詬病,在聚投訴上有很多投訴其爆通訊錄、辱罵親友、亂P 圖恐嚇借貸者的相關催收方法。

此前,CEO趙國慶表示公司會堅持“合規、科技、普惠、本源。”堅持合規經營,積極響應監管號召,不以業績數據為發展的唯一標準,加大科技賦能水平全面提升風控能力,繼續以客戶為中心,迴歸本源服務好實體經濟。

然而,針對公司出現的種種問題如何做好風控,以客戶為中心,規範制度流程,才是馬上消費金融需要考慮的問題。

消費金融下半場 互聯網公司與金融機構優勢互補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已經進入下半場,互聯網公司與金融機構二者之間不是顛覆關係,大家各展所長、水乳交融才最高效。”有業內人士認為。

今年以來,銀保監會、國務院等多個國家部門對消費金融市場釋放了積極的信號。隨後多家機構都開始籌措申請消費金融牌照,如今兩岸第一家合資公司金美信消費金融已經正式開門營業,消費金融部落也報道了中信信託牽頭的消費金融公司已經獲監管批准;唯品會將聯合臺灣富邦華一銀行共同申請牌照;華夏銀行也摩拳擦掌準備入局。

應國家相關部門要求,除了馬上消費金融之外,長銀五八消費金、中郵消費金融、中原消費金融、聯消費金融等七家消費金融公司,今年陸續完成增資。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目前仍是消費金融領域的市場主導者,優勢明顯。從業務模式上看,銀行擁有專業的風控手段、成熟徵信和審批模式、龐大的客戶基礎及雄厚的資金等諸多其他機構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銀行審批要求嚴格,申請週期長,被動獲客等短板也十分明顯。早年蠻荒發展跑馬圈地的時代已不復返,互聯網公司與金融機構互補發展才能走得更長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