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和京東這種企業是怎麼盈利的?

伯顏大人


嚴格來說,阿里其實是家廣告公司,不是電子商務公司: 淘寶是阿里的主要利潤來源,其收入套路是開店不收錢,交易不收錢,但是在百千萬的淘寶店家中,用戶能夠找到你,你就乖乖的給淘寶競價廣告費了,這個類似百度;

京東實際上不是電子商務公司,而是物流公司。京東商城上賣的產品,需要跟淘寶等許多低價平臺競爭,結果就是京東只能捨去利潤確保低價。那考什麼賺錢?很簡單,物流!


艾媒老張


很多消費者會用京東和淘寶的一些數據去進行直接對比,但其實兩個平臺的模式和盈利方式都是不一樣的,二者之間還是存在著一定區別。

中國電商至今已有十幾年的歷史,在這其中出現很多企業,也有很多企業盛極一時,但是現在如果提起,或許大多數的消費者還是會第一時間想起京東和淘寶,即使拼多多在今年實現了彎道超車,但是對於觸及消費者生活的時間長度以及寬度而言,拼多多還是沒有前兩者那麼深厚的底蘊。

京東和淘寶也是代表了兩種成功的商業模式,自營商城模式和平臺生態模式,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二者的利潤點來源不一樣。

京東的定位是商城模式,更多的以自營的形式為用戶提供商品,側重於對商品品質的控制,滿足消費用戶購物的核心需求,主要通過提高供應鏈效率,進而控制成本完成利潤的獲取;而淘寶則是以平臺去定位,只為第三方提供開設店鋪的基礎設施,本身並不提供具體的商品,核心服務對象為開設店鋪的組織或個人,通過設置管理規則,間接的完成對消費用戶提供商品供給,主要通過為商家提供配套服務完成利潤的獲取。

所以這樣對比看來呢,其實京東直接觸達消費者的方面要多一些,一直以來京東也在把自己的佈局和對消費者的服務升級當成是重中之重,十幾年如一日的佈局京東物流就是一個重要體現,也正是有京東物流的存在,京東才能夠擁有這樣的特色服務,消費者才能經常體驗到一日達的物流速度。

那麼對於京東和淘寶,當然是不能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對比了,我們作為消費者,也要選擇讓自己最舒心的購物方式。


lDexter


明面上來說

淘寶靠交易抽成和廣告收入。

京東就是大型網上小店,自售盈利,也有一部分抽成和廣告收入。

暗裡說來,都是新型產業,未來生活方式。現在掙的利潤都貼進運營,甚至融資補貼。為的是壟斷與鞏固。壟斷才是最終的盈利。

當然任何生意都會衍生上下游及其他產業,自然就又會出現集團投資的新公司。

因為有主營業務支撐,所以新公司也會掙錢,這也是一種資源壟斷。

簡單的說,做任何事,壟斷才是最終盈利,而競爭手法得合法。


人生逆襲家張君


5%的銷售額和5%的廣告費,舉個例子,天貓一天2000億,就是一天掙了200億,京東11.1到11.11一共1600億就是掙了160億。此外流量什麼的也能掙點小錢。


何卜為


有流量就有利潤啊,一是廣告,包含商家競價廣告和流量廣告,二是資金沉澱,三是電商提點,四是附加值


小昭房產金融


淘寶是做C2C業務的,主要盈利在於商鋪租金和用戶推廣服務費。京東是做B2C業務的,京東盈利的大頭在於自營,也就是京東自己本身就是就一個網絡零售商,當然現在京東也有大量第三方平臺進駐,京東可以向他們收取租金和服務費。


蕪湖喬山


阿里和京東都在美國上市,商業模式有所不同,可直接搜他們的財報對比來看,也有很多分析師的很多分析,相對比較清晰和客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