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圆明园重塑俯瞰图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圆明园遗址

清朝六代皇帝不断修建 万园之园

圆明园的建设历时一百五十余年,经过清朝六代皇帝孜孜不倦的扩建,终成后来园林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的盛景,被称为“万园之园”。

l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雍正)的赐园。

l 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扩建,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

l 乾隆帝在位期间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l 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

l 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仍对圆明三园进行改建和装饰。

l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

l 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3D复原图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圆明园3复原图

圆明园到底珍藏了多少文物?

圆明园究竟有多少文物?这个问题至今众说纷纭。据推断,圆明园当年的文物数量不会少于150万件。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特别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珍异宝,数不胜数。从清代档案史料、故宫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颐和园陈设清档》中,记载不少证据:

证据一: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圆明园的时间长达半年以上,可以说圆明园就是第二个皇宫。

据清代档案记载,乾隆二十一年,在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住了66天,去曲阜住了54天,住故宫105天,住在圆明园就有168天。道光二十四年,道光帝在圆明园住了274天,在宫中仅住73天。所以,圆明园内的陈设应不比故宫逊色多少。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故宫内陈设

证据二:

圆明园园林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4万余平方米。按一般陈设和库房存储计算文物数量的话,也应不少于故宫内陈设的文物数量。

而据推算,溥仪退位时故宫实存文物至少应在150万件左右,所以圆明园当年的文物数量不会少于150万件。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证据三:

道光年间内务府一份奏折,记载当时的故宫和圆明园库存情况:

一两重银锞共存569390个,其中宫内存290505个,圆明园存280694个;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宫内存1194款,圆明园存450款;玉砚、笔洗等501件,其中宫内存142件,圆明园存337件;头等瓷炉、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宫内存337件,圆明园存291件……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圆明园文物

圆明园的收藏情况,由此也略能窥见一斑。

一把大火付之一炬 无数珍宝流落海外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无数珍宝被抢走。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的时候抢走了绝大部分文物。据当年的英法侵略军回忆说:其中有各种色调的白的和绿的玉石、古色古香的珐琅瓷瓶、古铜器物、金银的佛像;毛皮制品也特别精致,其中许多都是很名贵的,有黑貂皮、水獭皮、紫貂皮、羊羔皮等;特别醒目的是,还有两三件皇帝的朝服。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大英博物馆内的中国文物收藏

前不久的2018年11月8日,一件乾隆龙袍在伦敦拍卖,起拍价150万英镑。据拍卖行介绍,这件龙袍是由1912年英国准将奥夫利·萧尔在北京旅游时购买,并由后人保存迄今。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2018年伦敦拍卖的龙袍


法军司令孟托邦把抢到的两块黄金和碧玉做成的朝笏,一块交给格兰特转献给英国女王,另一块献给法王拿破仑三世。回国后,孟托邦又献给拿破仑三世许多东西:两根将军的装饰杖,用金子做成,中间和两端都镶有很大的宝石,做工极为精细;好几个用金子和釉做的神像;许多戒指、项圈、酒杯、漆器、瓷器以及数以千计的珍奇玩物。一件乾隆皇帝御用甲胄(现在法国吉美军事博物馆展出),带一顶战盔;鎏金和釉的铜宝塔;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乾隆皇帝御用甲胄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劫掠的圆明园文物通过各种拍卖会等途径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部分还是保存在英法两国。

大英博物馆的东方艺术馆中保存了两万多件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品。英军曾将所劫走的一部分圆明园文物献给了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这部分文物后来都收进了东方艺术馆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大英博物馆的东方艺术馆

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乃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女史箴图卷》

一匹3尺长、2尺高的白玉马,这匹玉马曾被和珅从圆明园中窃取,和珅被抄家后,玉马被重新放回圆明园,最终还是没躲过被劫掠的命运。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中有个中国馆,是拿破仑三世的欧也妮王后建造的。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后,侵华法军司令孟托邦将从圆明园抢来的“战利品”献给了拿破仑三世和欧也妮王后。欧也妮王后于是建造了这个中国馆,将这些文物收藏起来。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的中国馆

中国馆内最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座巨大的佛塔,2米高,青铜鎏金,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塔的左右摆放着一对象牙和一对青铜雕龙,与故宫、避暑山庄等处皇帝宝座前放置的青铜龙形制一样,说明这对青铜龙应是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皇帝宝座前的摆放之物。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中国馆内的佛塔

一对金罐和一只金曼扎(藏传佛教的寺庙摆设品),金罐通体如意花纹闪闪发光,金曼扎镶有珍珠、绿松石和红宝石,说明当时圆明园内的摆设有多么奢华。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中国馆内收藏的宝物

玻璃桌柜里摆放着一串大念珠,这串珠子共有154颗,跟一般108颗珠子的朝珠不一样,这是孟托邦献给欧也妮王后的,他前后总共送了她七车,包括从圆明园抢来的各种青铜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银制品、景泰蓝……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108颗朝珠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中国馆内收藏的宝物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柄用名贵白玉雕成的康熙玉如意,颜色白中透绿,雕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铭文有“御制”两个大字,下部铭文是:“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臣吴敬恭进”。展品说明显示,这件精美的玉如意是被英法联军劫掠后,在巴黎拍卖会上买来的……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康熙玉如意

2000年5月前后,香港文物拍卖会上公开拍卖几件圆明园文物,其中三件是西洋楼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上的牛、猴、虎生肖铜头像。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十二生肖铜首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在拍卖会上,最终铜虎首以1400万、铜牛首以700万、铜猴首以740万成交。令人稍感欣慰的是,这三件圆明园珍宝均被中国两家公司买下。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对于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圆明园文物来说,这句诗恰能概括它们这一百多年来的经历。

如今,流散文物中的一部分已回归故园。今年10月,首场“回归圆明园流散文物展”在圆明园天心水面正式开展。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了自圆明园管理处成立以来回归的37件重要石质文物。其中包括两件二级文物和六件三级文物。据悉,此展今后将作为常设展免费对游人开放。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一百余年了 这些圆明园的文物终于回家了

虽然距离圆明园的罹难日已经百年之久,如今中国也已经逐渐强大,但我们应该永远牢记那段屈辱历史,时刻警惕,发奋自强,以免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再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