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学分、打水都要APP?高校智能化管理成学生负担

发学分、打水都要APP?高校智能化管理成学生负担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了与时代接轨,打造智能化、信息化的高校环境,全国不少高校都引入了互联网+时代校园APP管理模式。然而,这些本来是为了方便师生、提高效率的信息化手段,却因商业化软件良莠不齐,有的APP粗制滥造而让校园管理变了味。

打热水一个APP、发学分一个APP、跑步一个APP、连无线网络一个APP、刷网课一个APP……在一些高校原本为方便师生、提高效率的信息化手段在实际管理和运营中却出现了过度倾向:一个个打着智能便捷、学分挂钩旗号的手机APP逐渐编织成一张网,将许多大学生裹挟其中,有的APP粗制滥造,存在不少漏洞;有的视学生市场为“唐僧肉”,投放各类奇葩广告……

近日,一些高校在APP管理和运营中出现了过度倾向。不少学生反映称,学校使用APP管理不但不方便,还净给大家添堵。不但发学分要APP,洗衣服要APP,跑步要APP,刷网课要APP,就连打水也要APP。更让大家心累的是,这些都不是在一个APP上可以完成的,一个学期下来,大家的手机里装了十几个APP。

更让学生奔溃的是,一旦手机奔溃或没电,将影响所有学生的学分发放,且这些学分还“不能补发”。学校的“一刀切”管理,造成的损失却多由学生承担,这让学生们感到不满。

对此,专家建议高校引进APP时要理性且谨慎,不能为了迎合信息化潮流引进一些粗制滥造的APP,打着“智能便捷”“学分挂钩”旗号,给学生添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