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為什麼自稱為“朕”?漢字“朕”的本義是什麼?

乾嘉門下走狗


其他回答已經提到了,「朕」稱為「皇帝」自稱的專稱,是從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開始的。《史記·秦始皇本紀》有過記載。

蔡邕《獨斷·捲上》所言:

「朕,我也。古者尊卑共之,貴賤不嫌,則可同號之義也。至秦,天子以為獨稱,漢因而不改也。」。

在先秦以前,屈原這樣的士大夫公卿都可以稱為「朕」。

如:屈原《楚辭·離騷》:「朕皇考曰伯庸」。

這些都是傳世文獻的說法,但是從目前出土文獻來看,「朕」跟其他第一人稱「我、餘」可能有點區別,應該是一個比較尊貴的領格自稱。

在甲骨文中商王自稱為「朕」,有「朕」的卜辭一定是商王占卜。一般人貞人用「我」。

所以,「朕」開始可能就是帝王的自我尊稱,後來才有所泛化。

在甲骨文卜辭中,有「我」字,表示一般人的自稱。也可以表示殷商的自稱,相當於「我國」的意思。
比如:《合集16》這個叫「爭」的貞人說「我卜多不吉」:「我占卜都不吉利」。

卜辭中常見的「我受年」,意思就是「我國豐收年」。比如《合集9669》這個叫「備」的貞人的占卜:癸卯卜,備貞,我受年。


但是,有「朕」的卜辭一定是商王親自占卜,沒有見到其他的人稱「朕」。比如《合集20975》:庚辰〔卜〕,王:弗疒(疾)朕天。
意思是:商王為自己占卜,頭疼是怎麼回事,是不是病了?「弗疒」也就是「不是病」?「朕天」也即「朕的頭」,天是頂、顛的初文,古文字的天可以表示頭部。

《詩經·大雅·韓奕》中的「無廢朕命, 夙夜匪解,虔共爾位。朕命不易,榦不庭方,以佐戎闢。」,「朕」就是表示周王。

《詩·大雅·抑》中「莫們朕舌」這個「朕」是姬周老臣衛武公的自稱。

《大雅·抑》是衛武公對年幼的「小子」周平王規勸,說是訓誡都可以。

從《大雅·抑》全篇的口氣都可以看出來。如:

  • 於乎小子,未知臧否。匪手攜之,言示之事
  • 於乎小子,告爾舊止。聽用我謀,庶無大悔

「朕」可能開始是帝王、或者尊者對卑者的一種自我專稱。

周代漸漸泛化到一般諸侯貴族,東周禮崩樂壞,甚至是士大夫也可以用,秦始皇開始又成為帝王專稱。

-------------------------------------------------------------------

漢字「朕」就是跟「我、吾、予、餘」一樣,都是假借字。

第一人稱自稱非常抽象,非常難以具象造字,所以,在漢字中一般都是假借同音字來表示,「我、予、餘、吾」都是假借字。

  • 「我」假借「𢦠」字,從中分化,本義是一種「鋸齒樣的武器」。


  • 「予」是假借「呂」字,從「呂」中分化,本義是金屬。
  • 「餘」是假借「舍」字,從「舍」中分化而來,「舍」是後起,「餘」是本字表示假借義。
  • 「吾」是假借「五」,加「口」分化而來。

「我、吾」和「予、餘」這幾個字上古音是非常像的,其實就是不同時代的假借字,其造字本義不同學者說法,可能有點不一樣,這個問題就不展開。

我們只要知道「表示第一人稱的漢字,全部都是假借字」這一點就夠了。

「朕」為「六書」之「假借」,那麼「朕」的造字本義是什麼呢?

《說文》將其歸為「舟」部,許慎從篆文字形知道:「朕」的偏旁「月」是「舟」的訛變。

但他可能確實不知道「朕」的造字本義,就沒有強解,所以《說文》缺失了「朕」的構字解釋。

《說文》小篆「朕」隸定為「𦩎」:從「舟」從「廾(雙手)」從「火」。

《說文》訓為「我也」,段玉裁認為這是「妄人」亂解加上去的的。

段玉裁說的「妄人」,大概指南唐宋初時代整理《說文》的大小徐:徐鍇徐鉉兄弟。

段玉裁注還有一大堆註解,將在下面解釋。

近代以來,甲骨文、金文等一些古文字出土,我們發現「𦩎」右邊其實最開始是從「廾(雙手)」從「丨」:

東周金文加上了「八」形符號,也即篆文字形所本:

「朕」的整個演變脈絡:

那這個從「舟」加「雙手持棍」的「朕(𦩎)」字形怎麼解釋呢?

因為先秦經傳文獻《考工記·函人為甲》有一句:

「視其朕,欲其直也」。

清代經學家戴震有一句註解「舟之縫理曰朕,故札續之縫亦謂之朕」。

見古籍截圖:

引自《四庫全書·考工記圖(戴震注)》

段玉裁註解《說文》的時候,就引用戴震的說法補《說文》的缺失,將「朕」的造字本義解釋為「船縫」,又引申表示所有的「縫隙」或「填塞縫隙」。

我將《說文注》斷句給出標點,就容易理解段玉裁的意思:

朕在舟部。其解當曰舟縫也。從舟、灷聲。何以知為舟縫也?《考工記·函人》曰:「視其朕。欲其直也」。戴先生曰(指戴震):「舟之縫理曰朕,故札續之縫亦謂之朕」。所以補許書之佚文也。本訓舟縫,引伸為凡縫之偁。凡言朕兆者,謂其幾甚微。如舟之縫,如龜之坼也。

這個推理過程大致就是:先秦文獻《考工記》有一句「視其朕,欲其直也」,這句中的「朕」表示「縫隙」,「朕」從「舟」,所以,「朕」的本義應該是「船縫」。

網上一大堆文章,都在這裡搞錯了,都以為這裡的「朕」是說的《考工記》造船之事。

《考工記》中的「函人」是造鎧甲的工匠,其實這裡的「朕」是說的「鎧甲皮革上的縫隙」:

這句話出自檢驗鎧甲上的皮革、甲片縫合是否到達了製作工藝的要求: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也即「甲片之間的縫隙要是一條線」,如下圖所示


圖、文引自:《考工記譯註》(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頁206

所以,這個「朕」也有不同的註解,漢代經學家鄭眾認為這個「朕」說的「革制」,也就是「皮革規格」。

引《故訓彙纂》,頁1059

因此,一些學者並不認同段玉裁的解釋:

  • 羅振玉認為「朕」的本義為「兆」,馬敘倫引鄭眾的註解認為「兆」是「朕」的後起字。

  • 葉玉森認為「朕」是「釁」之初文,「釁」有訓「縫隙」的意思,「尋釁(釁)」也即「鑽空子、找理由」:

    《左傳•宣公十二年》:「會聞用師,觀釁而動。」 孔穎達疏:「釁是間隙之名。今人謂瓦裂龜裂皆為釁。」
  • 李孝定認為「朕」像「兩手舉器釁舟」之形,疑為「𡮂(隙)」之初文。

還有各種五花八門的說法,就不一一引用,詳情可見:

  • 甲骨文字詁林(吉林大學出版社),冊4.頁3162
  • 《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7 冊,第 706頁

於省吾先生在《甲骨文字詁林》一書中認為,諸家釋「朕」,沒有一個可信。

他認為「朕」表示「我」是假借義,「朕」的本義已經湮滅不可考,可以存疑。

甲骨文字詁林(吉林大學出版社),冊4.頁3168

我倒認為「朕」釋為「船縫」還是比較可取,段玉裁的解釋目前來說,是眾多說法中比較合理的一個。

因為「朕」在古代文獻中無非就是「縫隙、徵兆」,假借表示「我」這幾種意義,「徵兆」很明顯就是「縫隙」引申而來的: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2221

季旭申《說文新證》也是採用這種說法,「灷」是「朕」的初文,本義為「填補船縫」,引申表示「縫隙」:

假借一個字,把這個字的本義佔用了,肯定要另造一個字表示本義。「朕」如果從音訓的話,有可能「填、𡮂(隙)」是「朕」的後起字,承擔其本義。

我認為季旭申所說的甲骨文中的「灷」字,很有可能訛變為「𡮂(隙)」字:這個字像雙手持物插入縫隙之形:

圖、文引自:《說文新證》(福建人民出版社),頁706

「朕」是「灷」的分化字,加「舟」表意同時表音,分擔其動詞義項「填補縫隙」,本字「灷」訛變為「𡮂(隙)」字。

後來「朕」被借用表示第一人稱,久借不歸,本義也就隱晦不行。

----------------------------------------------

有一點一定要清楚,說三遍:

假借原理是諧音,跟字義無關。

假借原理是諧音,跟字義無關。

假借原理是諧音,跟字義無關。

正如段玉裁所說:


「朕」此如「卬吾臺餘」之為「我」,皆取其音。

「朕」用作表示第一人稱完全是借音,不要從字義上去牽強附會。

我看到其他答主說什麼「縫隙」看到了自我「渺小」,又扯到什麼「低調、謙虛」。

秦始皇認為自己功高「三皇五帝」,自稱「皇帝」,把「朕、制、詔」變成皇帝專用,如此高調,怎麼恰恰自稱「朕」就是「低調謙虛」呢?這是什麼狗屁邏輯?

這一套說法完全是腦補臆測的胡亂鬼扯。

----------------------------------

最後總結一下,明確的回答兩個問題:

皇帝為什麼自稱為“朕”?

「朕」似乎一直以來是一種「領格」的第一人稱,在甲骨文中商王就自稱為「朕」,周代似乎漸漸泛化,一般諸侯貴族也可以用。

比如:西周冊命金文中是周王經常自稱「朕」,有些諸侯在表示祖先的時候也稱「朕」。

屈原《離騷》中的「朕皇考曰伯庸」。「朕皇考」這種用法在周代金文中也很常見。如西周晚期的《 師丞鍾》中的「朕皇考」、「朕烈祖」用法。

所以,「朕」一直都是一種用在比較正式場合的自我尊稱。而「我」則不是尊稱。

因此,秦始皇將「朕」這個尊稱獨專,而不是「我、餘、吾」,「朕」這個稱謂後來被歷代皇帝所沿用。

漢字“朕”的本義是什麼?

從漢代《說文》一直到宋代整理《說文》的大小徐,都沒有解釋「朕」的本義是什麼,可能確實搞不清。

清代經學家戴震註解《考工記》解釋「朕」為「船縫」,段玉裁《說文注》引用戴震並加以證明:

「朕」的本義「填補船縫」,引申為「縫隙、徵兆」。

但「船縫說」這不是定論,疑點也很多。

戴震的註解並沒有交代很多,他可能只是覺得「朕」從「舟」,所以解釋成「船縫」。

而且正如於省吾先生所言,排除不了《考工記》中的「朕」也是個假借用法。

所以,說「朕」的造字本義存疑也可以。


小漢字見大歷史


“朕”作為古代皇帝的專用詞始於秦始皇,《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既滅六國,議君主稱號,王綰、李斯等議:"天子自稱曰'朕'",由此後世帝王亦紛紛效仿,自稱為“朕”,那麼為什麼“朕”這個字會得到秦始皇的“垂愛”,作為自己的代名詞呢?一來是機緣巧合,二來還得說說這“朕”字的含義。

“朕”字的豐富含義

“朕”字在秦始皇之後成為皇帝的專用詞其含義也就變得侷限了,所以要了解“朕”字的含義,我們還得在先秦時期的一些文獻記載中找答案。

1:我,我的

大家是否還記得屈原的《離騷》,裡面開頭便寫到:“帝高陽之苗裔兮,

皇考曰伯庸。”,這裡便用到了“朕”這個字,在這裡是什麼含義呢?切不要看到後面的皇便望文生義,這裡的“皇考”是父親的意思,而這個“朕”如何解釋呢?自然是“我”的意思了,整句話是屈原在介紹自己的先祖和父親。其實在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爾雅·釋詁》中也說道:“朕,身也。”,即意為“我”的意思,在先秦時代,"朕"是第一人稱代詞。意為我或我的,人人都可以自稱"朕"。

2:縫隙

這個含義最早見於《周禮·考工記》,其中記載道:“視其朕,欲其直也。”,清代戴震在其所著的《考工記圖注》中也解釋道:“舟之縫理曰朕。”,所以朕在先秦時期也有縫隙之意。

3:徵兆

“朕”有徵兆的含義其實不難理解,徵兆古時也寫成朕兆,《鬼谷子》一書中有句話叫:“變化之朕焉。”,在《莊子·應帝王》中也有寫到:“體盡無窮,而遊無朕。”,這裡“朕”的含義即為徵兆,跡象。

秦始皇稱“朕”的原因

說起秦始皇當年為什麼要選朕這個字作為自己的專用代名詞呢?首先當然是因為朕在先秦時期便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一個第一人稱稱謂,本意就是“我”的意思,其次“朕”有先兆,預兆之意,寓意皇帝才有“先見之明”,是上天之子。《史記·李斯列傳》記載過一段話,"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最後還有一個非常巧合的事情,秦始皇叫什麼啊?嬴政,政與“朕”諧音,故“朕”自然備受秦始皇的“垂愛”!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皇帝自稱為朕,是因為皇帝這一名號的創始人嬴政要求的,後世皇帝延用下來的。秦始皇統一華夏後,認為王這個名號配不上他的功績,經過群臣一致討論,認為嬴政當採用皇帝的名號來榮耀自己。皇帝者,功蓋三皇,德超五帝也!嬴政當了第一個皇帝后,對第一人稱進行了規定,只有皇帝本人才能自稱朕,臣民一律不得用朕這個一人稱,可以用吾、餘、我、在下、區區、不才等等。後世皇帝延用了這一規定,皇帝自稱朕,朕就成了皇帝的專有代名詞。

朕的本義為舟縫。另引申為跡象、徵兆。凡言朕兆者,謂其幾甚微,如舟之縫,如龜殼之裂紋也。舟縫指木造船的兩塊木板間隙,以其極為細小譬喻寡德以自謙,類似寡人之義。先秦時代朕的本意是“我的”或者“我”,是人人都可以用的,比如屈原就寫過“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皇帝自稱朕,皇帝之下的王、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則有多種自稱。比如寡人、孤、不穀等等,以上三種稱謂只有王公侯可以使用,普通人使用也是僭越行為。曹孟德身為魏國公、魏王、他只能自稱孤,而不能稱朕;曹丕當了皇帝后,就自稱朕,並追封曹操為皇帝,那麼曹操在九泉之下可以自稱朕了。

中國的藩屬國國君都不能稱朕,比如朝鮮國的國君就自稱本王、寡人;朝鮮脫離清朝控制後,建立了大韓帝國,其國君就開始自稱朕了。越南、緬甸、琉球、暹羅等附屬國的國君都只是王,不是皇帝。日本長時間以來都不是中國的附屬國,國君又自稱天皇,因此日本的天皇通常也自稱朕;而現在世界上還正兒八經自稱為朕的可能也只有日本天皇了。


大秦鐵鷹劍士


“朕”的本義是船舵,船縫,甲骨文字形

後來經過篆文變為了

慢慢演變為了“朕”字,而這個字的意思漸漸由船舵,船縫引申為“我”“跡象,徵兆”的意思。,為什麼朕這個字可以來當第一人稱呢,據考證,這個字在上古時期讀音可能類似於餘或者吾的讀音。

在先秦時期“朕”只當做人稱代詞出現,像是在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朕皇考曰伯庸”這個當中的“朕”,就是第一人稱我的意思,許慎《說文解字》中也解釋:“朕,我也”,東漢著名文學家蔡邕也對這個字有解釋“古有尊卑共稱朕”這個意思就是在先秦時期的古,無論是尊卑貴賤的人都可以用“朕”這個字來自稱。

到了秦始皇一統中國之後,自己取了三皇五帝之中的兩個字,以皇帝來自居,意思是他功過三皇,績比五帝,將自己封為了千古一帝。

作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皇帝,自然對自己的稱謂也是頗有講究的,肯定是要不同於一般人的稱呼,像“孤,寡人”這樣的詞肯定是不能用的,但是像“吾,餘”這樣的詞又太普通,根據《史記.李斯列傳》記載“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就是說李斯等人建議用朕這個字,用這個字可以讓人覺得天子獨尊,聽到這個字,群臣大概就覺得很威武霸氣的樣子,唯我獨尊。

在以後的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歷代皇帝皆用“朕”這個詞來稱謂自己。


消失的月光


“朕”這個詞最開始出現在《爾雅·釋詁》一書中,也是“我”的意思,但是在秦國之前,朕這個字是誰都可以說的,也可自稱為朕,但是到秦統一六國之後,李斯等人等人就開始討論皇帝要有個自稱。

因為秦朝統一六國之前,中國的最高統治者都是稱“王”、“皇”、“帝”,然而秦始皇認為自己功蓋千秋,甚至連三皇五帝都不如他,所以就開始研究用個不一樣的稱謂。但是這個稱謂又必須顯示出自己的強大,讓人聽起來有些害怕,隨後經過討論,丞相李斯建議秦始皇用"朕"作為皇帝專有的第一人稱代詞。取"天下皆朕、皇權獨尊"之寓意。

嚴格來說,除非僭越或者中國古代處於分裂時期,否則東亞漢文化圈只有一個皇帝那就是中國天子,當然也就只有一個人能自稱"朕"。

自秦始皇用“朕”這個字,在以後的各朝各代帝王中都以朕自稱。

“朕”的意思就是指“我”、“我的”、“我也”,後來都是指當朝帝王。

當然後期還有“寡人”、“孤”等詞語,也指帝王本人。

而“朕”最開始的時候指的是舟縫,後來引申為跡象、徵兆。


羽評郡主


皇帝自稱“朕”,漢字“朕”是什麼意思?

中國古代君主、諸侯王,歷來喜歡“稱孤道寡”。他們的自稱,其實並非只有“朕”一種,還有寡人、孤、不穀(不轂)、孤家等。既是自稱,本質上都是第一人稱“我”的意思。但分別蘊含的意義,卻是大不相同。

《老子》:“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谷)。”人們可能以為這些稱呼,代表君主“捨我其誰”的霸氣彰顯,其實正好相反,這些都是君主們十分謙卑的自稱。是否意外?



1、寡人

《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在“完璧歸趙”歷史典故中,趙王自稱“寡人”,秦王亦自稱“寡人”。

寡人,即寡德之人,用法上比“孤”複雜些。意思是“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這是中國古代君主、諸侯對自己的謙稱。


中國講究“以德治國”、“以德配天”,意思是說君主、諸侯的權位是老天爺賦予的,老天爺只會把天下給予有德之人,如果失德便會失去尊貴權位,所以他們無比謙卑地稱自己為“寡人”,時刻提醒和鞭策自己“德寡不足”。

身為金字塔尖尖上的人,卻時刻說自己“寡德不足”,越牛X的人越謙虛。正應了那句話:低調,才是最牛X的炫耀!(歡迎關注|峰子奇觀,趣史隨時看!)


2、寡人、孤、不穀用法演變



春秋時期,東周列國諸侯皆自稱“寡人”,不過楚國是個例外,楚王多自稱“不穀”,而較小較弱的諸侯也有自稱“孤”的現象。

戰國時期,戰國七雄雖自僭號稱王,但仍自稱“寡人”,而不用周天子專用的自稱“予一人”。

秦末項羽和劉邦所分封的諸王,都自稱為寡人。漢朝諸侯王,多自稱寡人。


東漢末年,“孤”較為流行,比如曹操稱魏王,孫權稱帝,都自稱“孤”而不稱“寡人”。兩漢時期尚多見,漢以後較少見。自唐朝以後,自稱“寡人”者,當然有,但更少了。

另外,古代士大夫、諸侯夫人也有自稱為“寡人”的想象,但不是主流 。如《詩-邶風》: “先君之恩,以勖寡人。”這是衛國的國君衛莊公夫人莊姜的自稱。


3、朕

中國最早的詞解專著《爾雅·釋詁》,對“朕”字作了明確的解釋。

《爾雅·釋詁》:“朕,身也。”在先秦時代(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前),“朕”就是個第一人稱代詞,像“我”一樣普通、爛大街的稱呼,因為不管高低貴賤,人人皆可自稱“朕”。



自從秦始皇嬴政統一天下、建立秦朝後,他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人,“朕”這個稱呼,就成了皇帝配套的專屬稱謂,獨一無二,被賦予了神聖意義。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明確規定:“天子自稱曰朕。”從此,“朕”只屬於皇帝自稱,其所有人都不能再自稱“朕”了。皇帝壟斷了“朕”這一稱呼。否者,就是僭越重罪。


4、“朕”的本義及引申

峰子哥想說的是,今天人們看到的“朕”字,是簡字。實際上:“朕”字,由“舟”和“灷”(zhuan)組成。(歡迎關注|峰子奇觀,趣史隨時看!)

“舟”本意指小船(如一葉扁舟,舟是非常窄小的那種船)。“灷”(zhuan)本意指火種。小船和火種合一起,是什麼意思?答案:小船的裂縫。《考工記圖·函人注》:“舟之縫理曰朕”。

朕,因此“小船的裂縫”引申徵兆、跡象。凡言朕兆者,謂其幾甚微,如舟之縫,如龜殼之裂紋也。表明天子要防微杜漸,哪怕預示一絲小小裂縫,也要時時獨省自身。

朕,經過引申,成為皇帝的專用自稱後,可以說已經是一個謙虛到極致的自稱,卻也能大大提高了自己自省自勵自謙的逼格。

同時皇帝專稱“朕”後,又賦予了神聖及神秘色彩,神聖不可侵犯。如《史記·李斯列傳》:“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


5、古代最高統治者-稱呼演變



秦始皇以前的先秦時代,最高統治者只稱“王”,或單字“皇”,或單字“帝”,比如三皇五帝,堯帝、舜帝、禹帝。商紂王、周文王、周武王、秦王、趙王......

秦始皇一統後,創造了“皇帝”一詞。從此之後,歷朝歷代的最高統治者,沿襲都稱“皇帝”,“朕”這個皇帝專屬自稱,也隨之被沿襲,直至中國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而徹底終止。

帝制完結,“朕”這個詞,也畫上了句號。


歡迎關注,我是歷史峰子哥,順手點個贊哦!更多更新中.....咱們下期見!

▷▷寄語:關注歷史頭條號|峰子奇觀;更多奇趣隨時看!作者|峰子哥;版權勿侵。歡迎歷史興趣朋友留言交流!

峰子奇觀


小說裡,帝后逐漸生分的一個表現就是皇帝對皇后的自稱會由“我”變成“朕”。

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自古以來皇帝就自稱為“朕”,其實不然。

在秦以前,“朕”只是個普通詞彙,人人可以用。

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爾雅·釋詁》說:“朕,身也。”

意思是“朕”代表自己,是第一人稱代詞。比如屈原的《離騷》中有“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其中的“朕”就是指“我的”。

“朕”這個詞變成皇帝專用還得從秦始皇說起。

我們以前看《封神榜》,其中商紂王,周武王也只是自稱為“孤”,而非“朕”。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道:秦嬴政統一天下後,規定:“天子自稱曰朕。”

嬴政一統天下後,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決定兼採”帝”號,稱為”皇帝”,又是秦第一位皇帝,故為“始皇帝”。為了進一步彰顯自己的尊貴與獨一無二的霸主地位,他便規定“朕”專作皇帝自稱,普通人不得用。

這個稱謂從此一直流傳下來,各朝各代皇帝均以此自稱,一直到辛亥革命中國帝制終結。

一般來說,“朕”只能用作皇帝的自稱,也就是一個國家只有一個人可以用這個字。東漢末年,漢朝分裂,名存實亡。

曹操雖然是魏王,掌實權,但傀儡皇帝漢獻帝仍然在位,他也只得自稱“孤”或“本王”,不能自稱“朕”,因為他沒有稱帝。

而毫無實權的漢獻帝卻可自稱“朕”,因為他是皇帝。

如今,我們也認為“朕”就是皇帝的代名詞,看來這個字被封建社會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體現出古代君王至高無上的地位。

其實,後人探究發現,“朕”在成為代詞之前,還有其他意思。

清人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朕’在‘舟部’,其解當曰‘舟縫也’。”

朕的本義為舟縫,後世又由此而引申為跡象、徵兆。“凡言朕兆者,謂其幾甚微,如舟之縫,如龜殼之裂紋也”。

這便是說徵兆就如舟中之裂縫和龜殼上的裂紋一般細微,需細察方能看清。

此外,清朝的郝懿行在《爾雅義疏》中又提到:“‘臺、朕、陽’為‘予我’之‘予’。”將“朕”釋義為“給予”之義。

不管後人如何探究“朕”的本意,如今我們都基本不用其本意了。“朕”雖然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卻也是中國幾千年文明的見證,我們應理性看待。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秦朝之前,上到天子,下至黎民百姓,人人都可以說“朕”,稱“朕”,意思是“我的”。比如勿廢政令,不要廢除我的政令。



然而秦朝建立,嬴政“德高三皇,功過五帝”而創“皇帝”,相匹配,“朕”就是皇帝的自稱之詞,一個他稱,一個自稱,一定程度上,也是“統一”的表現。

此時,“朕”成了皇帝的專屬用詞,胡亂說胡亂稱是要殺頭的,意思是“我”。後世也沿襲了下來!



為什麼要稱“朕”?朕是自稱,自古以來,自己說自己,要謙虛,所以一些詞語有謙詞和敬詞的區別。

朕字本義是船的縫隙,一條船上的縫隙是何等的渺小?按道理是可以忽略不計,鄙人在說自己知識淺陋,當真你就錯了,吃大虧了,人家是自謙。

別人稱“皇帝”,自己稱“朕”,看似自己說自己很渺小,實際上“最牛逼的是自謙”,最裝逼的也是“自謙”。



非常茴香豆


朕字的意思是我,在秦始皇以前,不分尊卑,任何人都可以用。那時的國君大都自稱“孤”與“寡人”,表示自己很孤單,需要臣民的輔佐與幫助。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自感功高過三皇五帝 ,業績無人可匹敵,自稱始皇帝。而朕就成了皇帝專用之字。

秦始皇為何獨宣朕字來代表我字呢!這與朕字的含義有很大關係。現在的朕字是經過無數演變才成今天的樣子,秦以前的朕字不是這個寫法,它左邊是個舟字,右邊是個炎字 ,舟與水有關,炎與火密不可分。說白了,朕字就是水與火的結合體。當然了,朕字絕不是水深火熱的意思。

水可以滅火,火又可沸水,這正是五行中所謂相生相剋。朕字有這麼多含義在其中,難怪秦始皇獨具慧眼選了這個字。他以此表明,自己有能力讓老百姓年景風調雨順 ,因為他有水。也能讓老百姓不在受寒冷之苦,因為他有火。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漢字″朕"的本意是什麼?

1

漢字"朕"的本意是人的身體。是對人身體的描述。大部是用漢字的源字根來指示。

2

現在的"朕"是經過幾千年演化而來,不能從這個"朕"字來回答。要從《甲骨文二三0四》,《㝬簋》,《說文.舟部》,以及《石經論語殘碑》來回答。

3

最早的″朕"字甲骨文是《甲骨文二三O四》上,是一個大字的″月"字,還有大字的"左"和″右",還有"丨"字的組合體。(原字在這裡打不出來,請諒解。)

4

我們先說"月"字。″月"字在《說文》裡有三種解釋。一是"月亮"的指示和描寫,是太陰極盛的意思。比如"明"。構形源自夜晚天空中的彎月,內中一點表示月亮發光。二是"舟"的指示和描寫,也就是船的意思。如"服"字,這是古代木舟象形描摹。三是"肉"的指示和描寫,也就是肉的意思。如"脊"字,構形源自切割下的一塊肌肉。如此可以看出,月,舟,肉,三形在漢字隸變時混同為一,需結合古文字細加辨析,才能弄懂真實意思

5

這"朕"字的"月″字是人身上肉的描寫,有的學者說這"月"字是″舟"的描寫,那就把這個字弄混了,應該更正過來。有的字典裡就存在這一問題。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6

然後在說″左"和″右"。先說"左",甲骨文裡的"左"是用左手擦屁股的意思。"右"在甲骨文裡用右手吃飯意思。他們的引深意義為左右腳,左右手,左右大腿,以及左右胳膊。也可以說左半身,右半身。(打不出甲骨左和右字)

7

下面講″丨"字,《康熙字典》裡說,古本切讀若袞,是象數之縱也,是上下貫通的意思。

8

這樣我們可以組字了,左邊為"肉",右邊是左右中間為丨,從整體來說,人左右對稱,上下貫通,並且勻均的長著肉。這就是對自已身體的描摹。朕的本意就是身體。然後演化成"我的"。到秦時專指"皇帝自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