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進來討論下咱大連擇校的現狀~

擇校主要是嚴禁本地戶籍學齡兒童通過繳納擇校費就讀非學籍所在學校。

這個目的是要讓熱校學生減少,普校學生迴流。

從而解決熱校裝不下,普校沒孩子的尷尬現象。

也緩解優等生抱團抬高熱校成績,普校指標生連年降低指標數嚴重傾斜等等現象。

嚴格執行的結果是對基礎教育的一劑良藥,因為熱校班型縮小,班級減少,普校學苗增多。

不知大家同意否?

觀點1:

小六歸口之前還是要搞定房子和戶口,五年,學區不會有啥變化,但房價變是一定的,即便不是暴漲肯定也不會跌。擇校應該也意味著每天接送距離不近,或者需要在學校附近租房。這些因素和成本都要考慮。人情費+租房費+交通費,六年下來開銷也不小,而且如果不在學區內居住,每天孩子要比別人起的早。所以買學區房對沒有特殊人脈的普通家長來說也是綜合了各種因素後的選擇。

觀點2:

政策每年都有,自己身邊沒有不代表整個大環境都沒有。擇校是擇校,誰又怎麼知道用上指標的都是買房的。

沒有關係的老百姓就買了房為孩子做好自己的事兒就行。有些事兒知道了也沒什麼用。就跟民意網投訴老師收費補課一樣,實名舉報學習地址都告訴了,結果查無此事。

觀點3:

取消擇校,增加教育公平。至於調節生源作用不大,因為熱校畢竟容納有限,能吸引的普校的校均人數不多,況且不能擇校,更多家長會選擇買學區房入學,所以學區房現在火爆。

觀點4:

直接結果就是家長們都恐慌+瘋狂地買學區房,嘉匯三個私立也漲學費,間接結果就是將來二三線普校不再丟指標?因為買不起學區房和進不去私立的尖子學苗迴流普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