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时期越南总统为改造农村面貌殚精竭虑,最终还是身死失败


1955年君主制的越南国被吴廷琰推倒下,得到美国支持的吴廷琰建立越南共和国。当时南越在美援的帮助下开展了一系列战略村计划,希望以此赢取占南越人口绝大部分的乡村人民的忠诚,维持南越稳定。图为南越某战略村居民等待吴廷琰视察。

为了帮南越达成这一目标,美国不仅出谋划策,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改造南越农村,实现南越的战略村计划。图为吴廷琰视察某战略村,受到村民欢迎。

南越的战略村是人口集中的封闭性社区, 承担了农村人口的安全、组织、管理、生活、教育等多方面的职能。

完整的战略村通常有一道围墙包围, 围墙上插有带刺的竹子, 围墙内有栅栏围绕, 再向内的一道防御工事是沿着栅栏挖出的一圈壕沟, 壕沟里布满陷阱, 壕沟两侧也都插满了竹刺。壕沟再往里, 是根据位置的重要性而建造的一些瞭望塔、哨岗和火力点。图为吴廷琰视察某战略村。

为了让农民在战略村居住,南越在每个村设立了医疗设施和教育设施,配备专业人员。图为吴廷琰视察某战略村。

通过这些硬件条件的建设和社会组织的建立, 南越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要参加集体劳动, 要参与各种社团组织, 要接受教育和培训, 他们为政府劳动并领取工资,成为现代化的越南人。图为吴廷琰视察某战略村。

也是因为战略村的硬件投入多,战略村自1962年实施一年,到1963年8月, 南越战略村为8 227个,近百万人居住在战略村,1963年9月份统计显示,当时有九成南越农民居住在战略村。在消除叛乱,稳定南越还是有一定效果。图为吴廷琰视察某战略村。

不过随着吴廷琰关于佛教的失误,导致战略村发展也急转直下。当时南越游击队利用南越社会矛盾,对战略村的大举进攻。从1963年9月到11月的一共对南越23个省份的战略村发动了袭击,摧毁了许多战略村。后到1963年南越政变,吴廷琰兄弟被杀,“战略村计划”名存实亡。南越的这次农村地区改造计划宣告失败。图为吴廷琰视察某战略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