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林黛玉,但却宁愿活成薛宝钗的样子?

苏瀚海


黛玉是梦,林黛玉是完美主义者,薛宝钗是适者生存。

黛玉孤傲而多愁善感,清高而才华出众。她爱使小性子也只是因为对爱情不放心。于他人,黛玉是大气有担待的。

正是因为黛玉的真性情,很多人觉得她不讨喜。其实,读者一番阅历后会明白,这个世上唯有“真”最可贵。


黛玉的生活如诗,情趣高雅。这不仅是生活条件使然,更是性格和品味。黛玉对紫鹃说:

“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反观宝钗,雪洞般的蘅芜苑,无味的很。

宝钗虽然无味,却是生活中的强者。

宝钗圆滑世故,的目的性极强,为了保护自己而藏拙守愚。她的所作所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常见。

在现实社会,宝钗是主动的,黛玉是被动的。 宝玉总是跑去潇湘馆找黛玉,宝钗呢总是不分时间段去怡红院寻宝玉。

宝钗可以放下身段,大中午宝玉睡了,她在床边为宝玉绣肚兜,黛玉是做不到的。她有真正大家闺秀的风范,她不允许任何小动作和舆论玷污心中的真情。

毕竟,诗在远方,路在脚下。圆融方能路路通。


活成林黛玉,只能以泪洗面,泪尽而亡。

你可以活成薛宝钗,但不要暗箭伤人、釜底抽薪。

最后,薛宝钗得到了宝玉的人,得不到他的心。

赞成薛宝钗是你的活法,但是,林黛玉是你不可触及的梦。梦里,有真、有爱、有诗和远方。


清心一栈


很久很久以前,第一次读《红楼梦》。读了不到三分之一,已经开始疑惑:到底是林黛玉好还是薛宝钗好?

买书给我的父亲说,都好。

又过了很久很久,有一天忽然心血来潮,想给自己起个网名叫“林中小雪”。雪是薛的谐音,我想借此表达自己的观点:林黛玉很好,但是再加一点薛宝钗的能力就更好。

后来发现,钗黛合一,至少在现实中,是不大可能的事。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林黛玉?因为那是我们理想中的样子。

黛玉一直忠于自我,没有被外在的环境改变。她像世外仙子一般,洁净不染俗尘。她又像从未世故的赤子,天真俏皮,自然纯粹。她说话做事都出于本心,想哭就哭想怼就怼,丝毫不让自己受委屈。

谁不想活得像黛玉那样自在,那样简单,那样不必掩饰、真情流露呢?毕竟每天戴着面具很累的。

但是条件不允许呀。黛玉怎么说也是仙草下凡,也有个一般人不能企及的好出身和好背景,至少在物质上是不用担忧的,可以专心追求精神上的高境界。就这样,最后黛玉也还是凄凄惨惨地离去了,世俗环境,根本就容不下高洁的灵魂。

为什么很多人宁愿活成薛宝钗?因为那是在俗世中生存的最好选择。

和黛玉相比,宝钗无疑是压抑的。她按照环境的要求调节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她花大量时间和心思去顺应周围的环境,她把“自我”压制到最低,喜怒不形于色,按照环境要求的标准模式打造自己。很熟悉的形象对不对?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成熟”。为什么要“成熟”?因为要换取回报,这回报就是更多的资源和收益。虽然只能以物质衡量,但现实中能够衡量的也只有物质呀。

只能说,你在这个游戏副本,想通关,就只能用这身装备。这个时候,喜欢不喜欢不重要,有用没有用才重要。

黛玉追随的是“我喜欢”,所以不通关也无所谓。宝钗奉行的是“要有用”,所以只顾演好角色,自己到底是谁,无所谓。

这不是宝钗的错,现实就是这样,你想玩就只能遵守它的规则。但是每一个成年人都知道,当我们被迫“成熟”之后,内心有多么疲惫和痛苦。表面上被我们丢弃的孩童般的“幼稚”和“任性”,其实私下里一直被我们羡慕着。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边感性地喜欢林黛玉,一边理性地学习薛宝钗。

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带点分裂的行为其实没什么意义。首鼠两端,人会更加不快乐。当我发现钗黛不能合一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只能选择一个。

我的选择是黛玉。

黛玉和宝钗有很多不同,其实上面所说的那些都不是特别要紧。但有一点,我认为是本质区别。也因为这一点,我选择黛玉而不是宝钗。

黛玉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他人,但宝钗会。

黛玉虽然牙尖嘴利,目无下尘,但从来不曾伤害过什么人。相反,一旦觉得别人对她好,她就掏心掏肺对待别人。黛玉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她固然不懂讨好别人,但是当感觉到来自外界的不友善时,她也从未想过回击什么的。她只是默默忍受。实在忍受不了,就撒手告别尘寰,反正就是不跟别人争,“质本洁来还洁去”。

对待感情也是这样。假设黛玉和宝钗换位,宝玉爱的是宝钗,却被迫娶黛玉,我想黛玉多半是不肯接受这段婚姻的,有多少好处都不肯。

但宝钗不一样。虽然书里的宝钗一直是温柔宽厚的大姐姐,但是细节可以看出端倪。滴翠亭为了脱身,张口就虚构出林妹妹;金钏死后第一时间去安慰王夫人,说出金钏“糊涂”的话,也可谓相当冷血。甚至我觉得被安排为宝玉冲喜那一段也是这样,默默垂泪,多半只是对自己被这样草率安排的不甘,却不见得会考虑到这样对林黛玉是怎样的致命打击。

宝钗平时是很有人缘的,但是一碰上事,她总是首先想到对自己的影响,别人的感受并不在她的思考范围内。如果说黛玉也是只想着自己,至少黛玉平时不会惺惺作态笼络人心,遇事也不会随便就拉别人挡枪或垫背。——“他人”在黛玉这里是可以忽略的背景板,而在宝钗那里是可以利用的工具。两种心思,高下有别。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首先表达鲜明观点:喜爱黛玉、批判宝钗。并坚决拒绝成为宝钗式女子。为什么呢?各位看官,听我简叙之。

作为红学爱好者,《红楼梦》这本书犹如被施了魔术紧紧摄了爱好者的心,如果非得说个缘由,比如我,林妹妹这个人物的魅力是最最重要的因素。

林黛玉的美是全方位的,从外貌到气质,从举止到才情,从思想到人性。我们热爱林黛玉,最重要是她不仅仅是美丽和可爱,她至情至性,她的人性散发着光辉,不管对亲情、对爱情、对友情,甚至对下人,她都表现出很多令人感动的细节,比如她和自己的丫环情同姐妹,她对为自已服务的婆子丫头报以酬谢,她对香菱这样的下人(她虽为侍妾,实为奴才)真诚以待,丝毫没有轻慢。这些,在其他主子身上都是看不到的。


林黛玉是一个诗人,心较若比干多一窍,玲珑剔透,她虽养在深闺,享受着公候贵族小姐的金尊玉贵,她的诗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清高艰涩高深,她的目下无尘是真正的无尘,是美好人性的流淌,读她的《题帕三绝》《葬花吟》《桃花行》等等,就算放在唐宋也毫不逊色,曹公将自己最高水平的诗作赋予黛玉,把太多的美好集予黛玉,二百多年来营养着《红楼梦》读者的心灵。

题目说:现实中,很多人愿意成为宝钗,现实中这种现象有,但浅以为,主要原因是有这种认识的人们对原著读的不够深,对黛钗二人的分析不充分,对曹公“假作真时真亦假”“明贬实褒,明褒实贬”的创作手法理解不够造成的。

薛宝钗也是曹雪芹着墨比较多的人物,她举止娴雅,通达了悟,随分从时,藏愚守拙,性格思想符合封建礼教对“淑女”的规范。但她温柔敦厚的表现之下隐藏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野心。她熟谙世故,城府极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连那个忌恨一切的赵姨娘都赞她:很大方,会做人。

宝钗真的在做人方面胜过黛玉吗?本人实不敢认同,不但不认问,本人窃以为,黛玉不但在做人方面胜过宝钗,在很多方面都胜过宝钗。曹公在书中有非常多处批判宝钗的地方,不是几处,是非常多,该文不宜太长,简举几个为人方面的例子一叙。

宝玉不必说了,那是绝对的爱黛而斥钗的。

先说贾母,贾母是不喜欢宝钗的,夫人小姐们的大小宴会上,和贾母同座同桌的永远都是宝玉、黛玉、宝琴、湘云等,你都看不见宝钗,有人该说了,宝黛湘云和贾母血缘近啊,所以曹公为了我们分析方便,安排了一个宝琴老太太喜欢的不得了,直接邀请宝琴和她一床睡,一桌吃,把珍贵的鸭子毛们披风送给宝琴,这怎么说?贾母不喜欢宝钗的性格,老太太说过,她喜欢言谈爽利,比如风姐,比如英豪阔大的湘云,比如说出话比刀子还快的黛玉,守拙的宝钗不在此列。贾母不喜欢宝钗的审美,史太君宴游大观园时,向刘姥姥得意的炫耀她外甥女的潇湘馆,更亲自安排给黛玉更换稀有的凤姐都不认得的霞影纱,还讲出了一套颜色搭配的审美理论。再看在贾母的操持下,林妹妹的打扮: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皮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缎双环四合如意绦。贾母对闺中女儿是“金尊玉贵,娇生惯养”的,当年对贾敏如是,如今对黛玉亦如是。对比薛宝钗屋子里雪洞一般,贾母都没控制住情绪,直接提出了批评,嫌宝钗的这种作法不吉利,外人看着也不像,还说出年轻姑娘这样,我们更该住猪圈了的粗话。

王熙凤在对待黛钗的态度上,也是立场分明的,比如有一处说黛玉是美人灯,风吹吹就坏了,对宝钗的评价就直击其要害说她“不干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表达了对宝钗做人的不认同。当然也有其它因素,凤姐是明确支持木石姻缘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湘云从钗粉到黛粉的转变过程,更能证明宝钗做人的失败。一开始,宝钗非常容易就实现了对湘云的笼络,湘云公开鲜明的站队宝钗而贬损黛玉,说她会使小性,会挟制人,注意这时候黛玉却从不抱怨和怪罪湘云,对她仍一如既往。贾母本来要在观园新辟一处给湘云住,湘云执意不肯,只要和宝钗一起住,在宝钗帮着湘云置办螃蟹宴之后,湘云对宝钗几乎到了跪添的地步,说出了“但凡有这么一个亲姐姐,就没了父母也是无妨碍的”,忠实钗粉一枚。


二人关系出现缝隙以及后来渐行渐远的脉络大概如下:一是香菱学诗,香菱不向自己的主子宝钗请教,却向黛玉请教,为什么?因为宝钗不支持,黛玉不但支持,还言传身教,从理论到实践,悉心辅导,香菱回去就和湘云请教,湘云是个爱诗的,越发兴起,没日夜高谈阔论起来,宝钗把她俩通批判,说“呆香菱之心苦,痴湘云之话多”“恬噪的实在受不了”,随后还有个小细节,湘云填了首词,给宝钗看,宝钗没回响,于是她又拿给黛玉看,黛玉一番夸赞,立即附合湘云起诗社倡仪,这一细节,是湘云重新亲追黛玉、疏远宝钗的重大转折,这个时候的湘云明白,黛玉才是自己真正的知己。不久香菱搬离大观园,李纨的丫头碧月有一句话大家往往不太注意:“你瞧宝姑娘那里,出去了一个香菱,就冷清了多少,把个云姑娘落个单”,这说明了什么?湘云和宝钗在志趣上不一致。再往后宝钗因抄检大观园搬出去时,直接对湘云下了逐客令,建议湘云去李纨处住,湘云一直将宝钗视为亲姐姐,可是一遇到事,这个宝姐姐只管保全自已,决绝无情,完全不顾自己的境遇和感受,这让湘云何等的心寒。中秋之夜,湘云和黛玉联诗,之后二人同回潇湘馆同床而眠,湘云发出了“可恨宝姐姐,天天说亲道热,早己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诗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一向英豪阔大,器量宽宏的史大姑娘,说出这样的话,问题是相当严重。

纵然宝钗成功上位宝二奶奶,她也没能收获爱情,其中滋味自知,终是宝玉出家弃她而去。

没有爱情,没有友谊,得不到贾府老祖宗和自己表姐王熙凤的认可,宝姐姐成功在哪里呢?

就不一一列举了,多的很,大家细品著原吧!

将这两人细品,你还会愿意活成宝姐姐吗?


屏山语红楼


而薛宝钗除了容貌不输林黛玉外,才情也不遑多让,但论情商,薛宝钗不知要高出林黛玉多少。薛宝钗上知天文,下晓仕途经济,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甚至在凤姐染病时,协助探春管理过偌大的荣国府。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这方面,薛宝钗又完胜林黛玉。

总之,林黛玉如天仙般只可远观,不可亵玩;薛宝钗精通世故,绝对的贤内助。一个只能放在心里,而另一个可以揽入怀中。大部分人都愿意活成薛宝钗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我个人仍然一如既往地只喜欢:林黛玉)


秋无愁心


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林黛玉却活成了薛宝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黛玉与宝钗的区别。

我们来看看贾府下人是如何看待黛玉与宝钗的。

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

行为豁达显大气,随分从时守本分。一个美丽聪明的女子偏偏不卖弄聪明,接触下来,让人如沐春风。

孤高自许不流俗,目下无尘不屈就。同样美丽聪明的女子活的自我坚持,接触下来,让人望而生畏。

于是宝钗得尽人心,黛玉遵从本心。

宝钗深谙生存之道,处纷乱复杂境地能保全自己。黛玉玲珑剔透,她不是不懂世俗烦扰,而是不屑与之周旋。



试问我们心里是否都有黛玉的部分?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想要绝世而独立?

可惜大多数人有黛玉的心气却无大观园承载。在现实面前,我们一次次的妥协。

若是将这些妥协做的滴水不漏,令自己与他人都体面,就是世人眼中的通透圆融,就是大观园中的薛宝钗。

宝钗自己快乐吗?不得而知,无人关心,人们只忙着夸奖她的周全。我们快乐吗?冷暖自知,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就像发个朋友圈等着点赞一样。

反之再看看黛玉,她快乐吗?她常常哭泣,自觉悲苦,大概是不快乐的,但她总有宝哥哥安慰。

她遵从本心,喜欢的人尽情喜欢,不喜欢的人理也不理,高兴就笑不高兴就哭。多像我们小时候?

不理会成人世界的规则,专注的做自己。只是做着做着生命中出现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是我们爱的,有的人是我们恨的,我们伤害过别人也误伤过自己。

我们发现世界渐渐变了颜色,不是非黑即白,哭与笑已经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了。



这时候,我们慢慢找寻平衡点,希望能够在不那么累的情况下,安稳度日。

发现了吗?从黛玉到宝钗,是我们慢慢长大的过程,不管你喜不喜欢长大后的自己,已经成为了她。


都是有故事的人


黛玉是仙女下凡,宝钗才是凡间女子。黛玉当然很优秀,出身高贵(其实在父亲死后这一点就成了鸡肋),貌比天仙(本来就是仙子下凡),才华横溢。黛玉的好处看得见,学不来。而对黛玉的尖酸刻薄,爱拈酸吃醋,使小性子等行为,要么选择性无视,要么解释为环境影响,缺乏安全感。湘云的成长环境并不会比黛玉好,也没见湘云变成她这种性格。不是说黛玉不好,而是她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当然,有优点优缺点,人物形象才会丰满。

宝钗和黛玉比起来,除了出身低一点,其他方面丝毫不逊色于黛玉,甚至博学多才犹在黛玉之上,可以说大观园内的女孩子会的才艺,宝钗没有一样不拿手的,可是从来没见她因此比别人有过优越感。因为用她的话说,这些本不是一个姑娘家该比拼的事。

宝钗最招黑的事就是“插足”宝黛的爱情。可是事实上男未婚女未嫁,并且有父母之命,宝钗何错之有?

黛玉敏感小性是因为寄人篱下,缺乏安全感。宝钗“心思重”何尝不是因为家族败落,哥哥又不争气,不得不扛起振兴家业的重担?

曹公本意,钗黛合一,平分秋色,奈何后人总要捧一个踩一个。

黛玉,想想就好,到了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个人愿意成为那种人,还是宝钗更实际一些。


逍遥子的书香视界


大多数人喜欢林黛玉,是因为林黛玉真诚。她把心托在掌上,像红红的草莓托在厚厚的绿叶上。因为真,所以透明,所以极容易收到伤害。受到伤害后,极容易直接用力还击别人。

大部分人都想活出自我,但他们又都想本能地保护自我,故他们慢慢活出了世故,以世故为铠甲来保护自己,所以慢慢活成了薛宝钗。

向真向诚,是一种渴望,可真诚未必就能步入人生坦途,有可能还会伤痕累累。而世故者,慢慢能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利益。

但我们应少沾染世故,多一点真诚,喜欢谁就做谁。


浅浅水可


诗意和真性情是每个人都喜欢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由而美好的梦。林黛玉简直是美的化身,无论是容貌才情都是世间少有,而且林黛玉自然的风流姿态,自由率直的真性情,更是人间难有的,真正是超凡脱俗,阆苑仙葩,正是梦中人的化身啊!

而现实中这样的性格,这样的人品又怎么能够立足呢?能好好生活下去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追求,必然能够八面玲珑,审时度势,通情达理的宝钗才能让人过得安稳舒适。屈从现实要求这是现代人的原则,至于梦里想的,心里住的那个人,还是只能在梦中想想,心里念念吧!


追花精灵



春风化雨23860594


林黛玉是女神,但生活中不实用,因为活着本身不易了,在和一个哀哀怨怨不接地气的可人儿,几乎没了生存的法则。而薛宝钗是现代版的女汉子,这样的人既独立,又不作,更重要的是相处也舒服。所以女人都喜欢欢活成薛宝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