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之夏朝创立者——夏启

​ ​启,是中国夏朝第二任君主,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王,夏朝的建立让中国从原始社会过度到奴隶社会,王权由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

古代史之夏朝创立者——夏启

1、身世来历

​ ​启,又称帝启、夏后启、夏王启,是治水英雄的禹的儿子,母亲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据《竹书纪年》,启在位39年,78岁驾崩。

2、家天下

​ ​按照尧舜禅让和舜禹禅让的传位惯例,部落里商量传位给曾执掌五刑负责狱讼的皋陶,结果皋陶早于大禹而亡,启虽然有个有能耐的爹,也有优先提名权,可自身功绩威望不如伯益,部落里理所当然的推举掌管山泽、调驯鸟兽的伯益为继任者。可是由于启他老爹禹和他爷爷鲧(gǔn)的功绩太深入人心,群众基础太好,而本身他们家族的势力也很强大,在当时的情况下,诸侯都离开伯益的地盘到启的地盘去了,大臣和百姓都支持启做领袖。当时传统习俗已被新的价值观念取代,老一辈的习俗受到严重的冲击,王权的观念已经产生,大禹死后,启便起兵讨伐伯益,双方互有不甘,妄图干掉对方,但是在武力面前,启一方更加强大,伯益失败被杀,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启顺势即位成为部落领袖建立夏朝。从此“禹传子,家天下”。

​ ​启在夺得胜利后举行盟会,争取部落联盟和附近酋邦的支持,以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文献记载中的夏启有钧台之享)。但是,由于启的领袖地位不是通过传统习俗禅让得来而是通过篡夺行为得来,引起一些实力雄厚、同样觊觎(Jìyú)领袖权位的部落首领的不满,以有扈(hù)氏为最,其公然表示不承认启的领袖地位,从而引发了启征讨有扈(hù)氏的甘之战。启一方获胜,至此,启周围的不安定因素被解决了,他的王位终于稳了,王权世袭制正式开始了。

古代史之夏朝创立者——夏启

3、夺位疑云

​ ​据此有人认为禹在世的时候已暗中帮助启培植势力。战国策更说明禹名为禅让以成佳名,其实暗中安排自己儿子武力夺位,按史料推测,伯益实际有即位,启杀死伯益夺位,《竹书纪年》也载:“益干启位启杀之”。启杀益后,诸侯来都城阳翟(dí)朝会,启在钧台(今河南禹州)举行盛大筵(yán)宴款待,史称“钧台之享”。

​ ​启在位时因有扈(hù)氏不服其夺位而造反,在甘之战大胜有扈(hù)氏。开战前启在六卿之前发表“甘誓”,这个“甘誓”虽然收录于《尚书》中,学者对于它是否为启所作却存疑,据说有扈氏支持伯益。启战胜后大会各部落首领,最终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王位世袭制(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由此确立。史称:“禹传子,家天下”。

古代史之夏朝创立者——夏启

4、后世影响

​ ​ ​夏启建制,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简单通俗的讲就是它打破了老祖宗的惯式,改变了社会形态;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人民被分为三六九等;它将国家由天下人的变为一家人的。

古代史之夏朝创立者——夏启


请关注“古代史系列”,后期更精彩...........

既然都看到这儿了,麻烦您点个“关注”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