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私享會:新形勢下中長線資產配置新選擇

2018年已近尾聲,國際環境複雜多變,國內市場風險與機遇並存:從去槓桿到穩槓桿、A股跌宕起伏……展望2019,在此挑戰與機遇共存的重要時刻,如何把握有前景、有潛力的中長期投資機會? 11月13日,在清泉研究院、巨豐科技主辦的清泉私享會上,高層智囊團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左小蕾、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中信建投董事總經理張昕帆等知名專家,圍繞“新形勢下,中長線資產配置新選擇”的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清泉私享會:新形勢下中長線資產配置新選擇

高層智囊團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左小蕾圍繞“新形勢下中長線投資機遇”做了深度闡述,認為短期緊抓拉動內需這條投資主線;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賀強針對當前資產配置的背景--中外經濟形勢做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對要不要加息、如何解決當前經濟困境方案做出解讀;中信建投董事總經理張昕帆指出中國股市的形態是循環的魔咒,是長期的慢熊和一個瘋牛的循環;更強牛市已在路上,現在需配置優質科技資產。

左小蕾:短期緊抓拉動內需這條投資主線

高層智囊團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左小蕾對於新形勢下的中長線投資機遇做了深度闡述。她認為,短期應關注拉動內需這條投資主線,具體而言則是指投資與消費。左小蕾指出,在外部環境變化較大的情況下,國內投資也下滑明顯,政府投資下降較快,因此後期在拉動投資方面,政策存在進一步積極調整的可能,比如激發民間資本活力,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學前教育、供水供暖、養老等社會事業領域等。

從拉動消費角度而言,左小蕾指出,消費升級是一個真正的增量,因技術變革而產生的消費升級,電子產品、AI、人工智能、物聯網,不管是城市還有農村都有升級的空間。另外,服務消費未來增長空間非常大,信息化服務、租賃商業服務、交通運輸等領域也有很大的空間,相關機會值得關注。

賀強:兩項措施助力突圍經濟兩難困境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賀強表示我國正處於兩難境地,如果美國進一步加息,而我國不加息,資本外流和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但是如果我國選擇與美國同步加息,那麼我國企業融資成本將進一步提高。融資難、貴,脫實向虛進一步嚴重。

賀強表示國內經濟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資金結構問題;銀行拆借利率下滑了,市場利率上升,導致了利率結構問題。他指出兩項政策將有助解決當前問題:一是銀行“一二五”向民營企業貸款政策;二是建立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直接買賣股票。銀行“一二五”將有助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允許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直接買賣股票是特大利好,打破了分業和混業的邊界。可以直接把銀行大量資金合理合法的引入資本市場。

張昕帆:更強牛市在路上 配置優質科技資產

中信建投董事總經理張昕帆稱股票市場投資品的核心就是企業的內涵價值,企業必須有強大的品牌做護城河,才能不受客觀規律的影響。儘管中國股市長期的收益和美國是一樣的,而且從巴菲特的原理看市值被明顯低估,但中國股市的形態是循環的魔咒,是長期的慢熊和一個瘋牛的循環。中國經濟需要深層次的改革,才能帶動未來股市的發展,而改革的方向應該在於科技。真正解決中國科技的問題,不是在科技本身,是在於資本市場。“我們要深刻改革、要真正扶持中國最優秀的產業、真正樹立好的營商環境。只有建立了強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把資本市場的活力激發出來,才能打破我國資本市場循環魔咒。”

“中國最大的問題是養老危機,這個時候真應該把錢長期配置在好的、有優質的資產市場上。”張昕帆認為中國更強牛市依然在路上。他表示,若中國股民數量在三十年後達到成年人口數量的52%,那麼股民入市的空間還將有4億人。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開戶流程的優化、資訊傳播的快捷、賺錢效應的發酵、90後大量入市,將使互聯網證券在下波牛市有更大的爆發。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操作建議,據此操作盈虧自負、風險自擔。

大數據剖析資金動向!獲取更多精彩、有料的股市資訊盡在“聚股票”

提前預判下個風口,精準狙擊板塊龍頭,更多投資機會歡迎關注聚股票(巨豐投顧傾力打造公眾號jugupiao)。洞察市場熱點,破解漲停密碼,穿越牛熊為您的投資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