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南向通道”改名“陆海新通道”,背后有何深意?

聚焦丨“南向通道”改名“陆海新通道”,背后有何深意?

本文共1758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划重点

❶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南向通道”在提出1年9个月后,正式改名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❷ 名字更改之后,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范围不再局限在中新两国,建设方向从基建的“硬联通”扩展到数据等“软联通”,还将带动“一带一路”地区合作。

在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下,“南向通道”提出一年九个月后,12日正式更名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简称陆海新通道)。

专家分析,新名称意味互联互通建设的地域范围与方向更广泛项目也更紧密与“一带一路”倡议衔接,有望进一步推动中新(重庆)项目的扩大与辐射

聚焦丨“南向通道”改名“陆海新通道”,背后有何深意?

当地时间11月12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新加坡总统府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举行会谈。(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12日共同见证了中新(重庆)项目旗下“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谅解备忘录的签署。

“南向通道”建设怎么样了?

“南向通道”名称,始于2017年2月举行的中新(重庆)项目首次联合协调理事会,指的是重庆经广西北部湾港再通往新加坡的战略通道,旨在加强中国西部和东南亚之间的联系。

该通道是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中国西部省份与新加坡合作,打造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等西部省份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经广西北部湾通达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陆海贸易通道。

该通道比经东部地区出海平均节约15天左右。李显龙在此前受访时曾表示,“如果使用南向通道到北部湾,就比较便捷,从北部湾再到新加坡也很快,到东南亚也很方便,从东南亚马上可以通过国际航运到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前期重点打造南向铁海联运通道南向跨境公路通道两条线路,未来还将开通西线货运班车。目前,该通道已开通广西北部湾港至西部六省市的8条铁(路)海(路)联运班列。截至10月26日,累计开行铁海联运班列840列、发运集装箱4万多标箱。

聚焦丨“南向通道”改名“陆海新通道”,背后有何深意?

2017年9月25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渝黔桂新”南向铁海联运通道常态化运行班列在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团结村中心站)举行首发仪式。(来源:华龙网)

落成后,该通道将发挥桥梁作用,促进西部地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为东南亚、中国西部以及欧洲提供一条更便捷的贸易通道,衔接“一带一路”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改名之后,改变了什么呢?

一个明显的改变是,通道建设范围与方向更加多元了。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明江分析称,“南向通道”的名称字面上指的是从北向南的货流,但随着通道发展,更多货物从东南亚运至中国,这些都并非“南向”货源,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概括更为准确。

一名业界人士说,少了“南向”二字,互联互通建设的范围与方向可以更广泛、多元,例如从重庆东向衔接上海、宁波等沿海地区,进一步开拓中国西部的对外连通性。

另一个改变是,中新互联互通建设带动了“一带一路”地区合作

此前,“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名字数次被中新双方领导人提及。早在去年9月,李显龙访华时,习近平强调“一带一路”是中新合作重点,希望双方建设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并在地区层面带动其他国家共同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

业内人士称,“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名称更明显突出与“一带一路”的衔接性,使这条通道的战略重要性进一步提高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东盟国家研究中心主任翟崑表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可覆盖东南亚,甚至是更广阔的“一带一路”地区,这条通道如今或可理解为中新合作驱动的“‘一带一路’地区合作”。

据观察,重庆媒体在最近报道中提及“陆海新通道”时,都会强调其与“一带一路”的紧密连接。

展望未来,有分析认为,新名称或意味着中国对通道建设的参与度将提高,各地区之间可能更趋向融合发展,这有望进一步

推动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性项目长远的扩大与辐射

聚焦丨“南向通道”改名“陆海新通道”,背后有何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