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1、树木的布局

按照总体构思,在盆中先确定树木的位置。在布置树木时,也须考虑到山石与水面的位置。树木位置大体确定时,可先放进一些土,然后再放置石头,树石的放置也可穿插进行。

多样又统一是布局的基本原则。

一两株树的布局相对比较简单,一般放置于盆的一侧即可。两株树多靠在一起,一主一次,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既统一又变化。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多株树的布局,则复杂的多。但无论有多少树,都可以从三株开始。这三株树就是主树、副树和衬树。主树必须最高、最粗,副树相对于主树较矮、较瘦,衬树则最矮,也最瘦。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主树的位置,从盆的正面看,不可在盆中央,也不可在盆边缘,而宜放在盆的左边或右边约1/3处;从盆的侧面看,则宜在盆中间稍偏前或稍偏后处。副树的位置通常在盆的另一边1/3处,衬树则宜靠近主树,但不可并立。这是最基本的布局,但并不是绝对的,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作一定范围的变化,但三株树的栽植点连接后必须是不等边三角形,同时整体树冠也应呈不等边三角形。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主树的位置,从盆的正面看,不可在盆中央,也不可在盆边缘,而宜放在盆的左边或右边约1/3处;从盆的侧面看,则宜在盆中间稍偏前或稍偏后处。副树的位置通常在盆的另一边1/3处,衬树则宜靠近主树,但不可并立。这是最基本的布局,但并不是绝对的,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作一定范围的变化,但三株树的栽植点连接后必须是不等边三角形,同时整体树冠也应呈不等边三角形。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2、石头的布局

配置石头时,先作坡岸,以分开水面与旱地,然后作旱地点石,最后再作水面点石。

水岸线的处理十分重要,既要曲折多变,又不宜从正面见到的太长。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石头的布局须注意透视处理。从总体看,一般近处较高,远处较低,但也须有高低起伏以及大块面与小块面的搭配,才能显出自然与生动。

旱地点石对地形处理起到重要作用,有时还可以弥补某些树木的根部缺陷,要做到与坡岸相呼应,与树木相衬托,与土面结合自然;水面点石可使得水面增加变化,要注意大小相间,聚散得当.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石头的布局须注意透视处理。从总体看,一般近处较高,远处较低,但也须有高低起伏以及大块面与小块面的搭配,才能显出自然与生动。

旱地点石对地形处理起到重要作用,有时还可以弥补某些树木的根部缺陷,要做到与坡岸相呼应,与树木相衬托,与土面结合自然;水面点石可使得水面增加变化,要注意大小相间,聚散得当.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胶合石头须紧密,不仅要将石头与盆面结合好,还要将石头之间结合好,做到既不漏水,又无多余的水泥外露。可用毛笔或小刷子蘸水刷净沾在石头外面的水泥。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为了防止水面与旱地之间漏水,在作坡岸的石头全部胶合好以后,再仔细地检查一遍,如发现漏洞,应立即补上,以免水漏进旱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同时也影响水面的观赏效果。

如采用松质石料作坡岸,可在近土的一面抹满厚厚的一层水泥,以免水的渗透。

6、栽种树木

在布局时,树木是临时放在盆中的,一般并不符合种植的要求。在完成石头胶合,水泥干了后,须将树木认真地栽种在盆中。

栽种树木时,先将树木的根部再仔细的整理一次,使之适合栽种的位置,并使每株树之间的距离符合布局要求。

在盆面上栽树的铺上一层土(排水孔上须垫纱网),再放上树木。注意保持原先定好的位置与高度。如果高度不够,可在根的下面多垫一些土,反之则再剪短向下的根。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位置定准后,即将土填入空隙处,一边填土,一边用手或竹扦将土与根贴实,直至将根埋进土中,注意不要让土超出旱地的范围,最好略小一点,以便于胶合山石。待山石胶合完毕,还可以填土。

树木栽种完毕,可用喷雾器在土表面喷水(不需喷透),以固定表层土。

7、处理地形

在水旱盆景中,地形处理对于整体的造型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石头胶合完毕,便可在旱地部分继续填土,使坡岸石与土面浑然一体,并通过堆土和点石作出有起有伏的地形。

点石下部不可悬出土面,应埋在土中,做到“有根”。要做好盆景中的点石,平时宜多观察自然界的“点石”。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好地形以后,在土表面撒上一层细碎“装饰土”,以利于铺种苔藓和小草。

8、安放摆件

摆件的安放要合乎情理。安放舟楫和拱桥一类的摆件,可直接固定在盆面上;石板桥一类的摆件,多搭在两边的坡岸上;安放亭、台、房屋、人物、动物类摆件,宜固定在石坡或旱地部分的点石上;有时在旱地部分埋进平板状石块,用以固定摆件。

固定摆件,一般可胶合在石头或盆面上。对于舟、桥一类摆件,可不与盆面胶合,仅在供观赏时放在盆面上。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固定摆件,一般可胶合在石头或盆面上。对于舟、桥一类摆件,可不与盆面胶合,仅在供观赏时放在盆面上。

9、铺种苔藓

苔藓是水旱盆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可以保持水土、丰富色彩,将树、石、土三者联结为一体,还可以表现草地或灌木丛。

苔藓有很多种类。在一件作品中,最好以一种为主,再配以其它种类,既有统一,又有变化。

苔藓多生在阴湿处,可用小铲挖取。在铺种前必须去杂,细心地将杂草连根去除。

铺种苔藓时,先用喷雾器将土面喷湿,再将苔藓撕成小块,细心地铺上去。最好在每小块苔藓之间留下一点间距,不要全部铺满,更不可重叠。苔藓与石头结合处宜呈交错状,而不宜呈直线。全部铺种完毕后,可用喷雾器再次喷水,同时用专用工具或手轻轻地揿几下,使苔藓与土面结合紧密,与盆边结合干净利落。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在铺种苔藓时,还可以栽种一些小花小草,以增添自然气息。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10、最后整理

上述各项工作全部完成以后,可对作品进行最后整理。

首先看一下总体效果,检查有无疏漏之处,如发现则作一些弥补。然后将树木做一次全面、细致的修剪和调整,尽可能处理好树与树、及树与石之间的关系。最后将树木枝干、石头及盆,全部洗刷干净,并全面喷一次雾水。待水泥全部干透,再将旱地部分喷透水,并可将盆中的水面部分贮满水。这样一件水旱盆景作品便初步完成。

经过1—2年养护管理,作品会更加完善和自然。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详细解读水旱盆景制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