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可以穿越时间、空间多重维度的,不是引力,而是爱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电影是《星际穿越》。

开头的时候,我觉得这片子可能是另一部《地心引力》之类的拍的很抒情的现实类硬科幻片。然后在经历了大半个小时的昏昏欲睡的父母对儿女的爱的描画。看了半天所谓人类已经陷入绝境。听了半天主角对于人类失去所谓对航天和宇宙的向往的抱怨以后,主角终于要上天了。关于电影之中涉及的种种物理学定律常识,已不再新颖。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理论,弦理论。在此我不再赘述。诺兰为我们编织一个梦,然后让我们醒来,发现生活在无比宏大的宇宙以及人类的未来里显得无比渺小。喜欢诺兰的原因有很多,或许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把故事以及结局都抛出来,在看似美好的结局同时又留些想象的空间,他的电影有一种延伸感。就像是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善恶的角力,盗梦空间中旋转的陀螺,还有该片中男主角驾驶飞船飞向未知,寻找被时空困住的布兰德女士。

唯一可以穿越时间、空间多重维度的,不是引力,而是爱

影片中,布兰德教授经常吟诵的诗,不要温和地走进那良夜的作者迪伦托马斯,在叙述自己童年时代的书中讲过一个故事,圣诞节那天,邻舍失火了。把火扑灭以后,湿淋淋的起居室弥漫着烟雾,有几名大个子救火队员穿戴笨重装备,精疲力尽地站在屋内。这时,向来以言辞得体而著称的普罗昔洛小姐为了表达慰问之意,开口向救火队员表示,你们想读读书休息一下吗?或许,在诺兰眼中,唯一可以穿越时间、空间多重维度的,不是引力,而是爱,爱是一种力量,让我们超越时空的维度感知它的存在。影片中,库柏在太空中几次观看孩子发来的视频,我都跟着热泪盈眶。特别是当时间变慢,他们从巨浪中逃生归来时,地球上已经过去了23年四个月零八天,库柏一一翻看之前的视频记录,儿子毕业,结婚,生子,遭遇亲人的死亡,放弃对父亲活着回来的期待,女儿出现在屏幕,第一次表达对父亲的爱和思念,我都是看得泪流满面。

唯一可以穿越时间、空间多重维度的,不是引力,而是爱

如果我觉得诺兰对影片的处理,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那就是,他结尾应该掐的地方。这部电影结尾掐在不同的地方,就成为完全不同境界的作品。掐在马修跌入黑洞那一刻,这部片最多就去到拯救大兵瑞恩,天煞地球反击战,彗星撞地球这些程度,纯属爆米花大片;掐在我们目前看到的结局,则对外封闭了阐释空间,我们看到的,就是导演让我们看的全部。导演像一个负责任的语文老师,生怕我们阅读理解扣分,苦口婆心的把唯一答案展示给我们,然而,同时也剥夺了我们想象的权利和余地。

唯一可以穿越时间、空间多重维度的,不是引力,而是爱

影片中每一个有着高等智商以及杰出技能的人,似乎都在自以为拯救世界的壮举中,验证着人类的脆弱和无知——无法摆脱的灾难、饥饿、窒息,无法解救现世的人只好寄希望于人类种族的延续,甚至无法解出一个方程式。人的渺小不仅投射在我们面对浩瀚宇宙以及那些更高体现的物理原则,在面对自身生存困境的时候,我们似乎也如此无能为力。未知是一切恐惧的来源,影片在不断加深这样的恐惧紧张感的同时,却又好像并没有给出一个科学的答案。

穿叉整部作品的都是父亲对女儿深深地爱,女子对男子的爱情。导演一直想表达的都是爱能够超越理性。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的中国文化的。昨天晚上看了钱穆先生的一篇小文章,叫做《何处安放我们的心》,其中就讲到科技和神学都不是心最终的归宿,只有将心放在另一个人的心里,放在自己爱的人身上,譬如亲人、爱人、朋友,这样心量才能无限拓展,到家庭,到国家,到世界,到宇宙。这正是儒家仁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