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和乳山交界线上的这个山村,是烟台外夹河的发源地


这组图片仍是胶东村庄故事系列,要介绍的村庄位于海阳市郭城镇,名字叫史家村,这个村庄规模不大,但是一个很有地理意义的地方,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下面就给大家讲一讲。

根据海阳地名资料记载, 明末,史姓、姜姓来此定居,后刘姓也迁居此地。清末,赵、于、王等姓陆续自外地迁入。因史姓人口较多,故命村名为史家村。在明代,海阳和莱西同属莱阳县,而老莱阳县境内的史姓,大多源自史家疃,海阳这个史家村估计也差不多是同一渊源。

史家村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烟台一条大河的发源地,流经烟台市区的外夹河,其源头就在史家村附近,图为该村树立的石碑,也标明了这一点。

夹河有内外之分,内夹河源自栖霞,外夹河源自海阳,两者相较,外夹河更长一些,流经的县市区也更多,从海阳发源后,先后流经牟平、栖霞、福山、莱山,又经过芝罘、福山,在福山大沙埠村以北的位置,与内夹河合流。从福山回里镇开始,外夹河的河面显得比较宽阔,在上游相对窄一些,而在源头附近的史家村,外夹河只不过是一条“小水渠”而已。

外夹河的具体发源地叫做“三海山”,听村里说,就是史家村东面的一座山头。所谓三海山,是因为从这座山发源出三个方向的河流,流到三个海湾里。其中,外夹河向北流入烟台套子湾,山东面的河水则汇入乳山的㵐港河,向南流入乳山口,山西南面的河水则属于昌水河水系,作为莱阳五龙河的支流,最终在丁字湾入海。因为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在古代,此山也被视作主管雨水的地方,山上曾有祈雨之庙,现已不存。


根据老牟平县志记载,这座三海山之前也是牟平和海阳的界山,乳山县设立后,这里也成为乳山和海阳的交界处。从史家村向东,过了图中这个山口,不远处就是乳山的马石店村附近。

这是在山坡向南远眺的情景,远处露出的山尖,是郭城镇的林寺山。

刚才看到的都是秋冬季节的景象,这张则是夏季拍摄的三海山附近的风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