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阴德”?

一般人都认为,修行就是做善事,积功累德,其实没这么简单,行善虽然只是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础,但也很不简单,在《了凡四训》里面,就有对“善”的详细分类。我们大家平常说的“阴德”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什么是阴德呢?大家未必都很清楚,我们今天就简单聊一下这个“阴德”。

什么是阴德呢?《了凡四训》是这么说的:“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阴德是和阳善相反的一对,讲阴德就必须提到阳善。

什么是“阴德”?

做了好事不要让人知道,这就叫阴德,阴德是隐藏的德行,好比《金刚经》上讲的无相布施,是无所求的行善,这个功德福报很大,后代子孙都会跟着沾光,《易经》上讲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个“善”指的就是阴德。做了好事愿意让人知道,这是阳善,阳善只有福报,没有功德。像现在网络发达,稍微做点好事,就可能被新闻媒体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了,大家都来表扬、赞叹,到处给你宣传推广,这也是福报,但是这个福报马上就报掉了,没有了,很可惜。如果你名不符实,还享受盛名,那不但没有福报,还会有祸。

什么是“阴德”?

所以,真正做好事的人,不会让别人知道。如果你做了好事,特别喜欢让人知道,希望有媒体介绍,帮你宣传,让大家都能看到,那这个不是真的好事。你还有贪心夹杂在里面,你是为了名闻利养,不是真心行善,你这个善是假的,是伪善,不是真的善。如果是真心行善,何必还要让媒体知道呢?即使有媒体过来采访你,要报导你,也应该尽量的避免,不接受宣传,做好事不留名,这样才好,这叫阴德。

阴德就是帮助别人,做了善事,但不为人所知;是为别人好,却不住于相,不挂在心上。古人的“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是积阴德;有功不居、不称己善、不扬人之过是积阴德;见义勇为不为人知也是积阴德。

什么是“阴德”?

我们看古代那些大德,所谓是韬光养晦,去深山里隐居起来,虽然他们也在精进修行,但没有人知道,这就是阴德,阴德越积越厚。等到机缘成熟的时候,就会被人发现,然后被邀请出山为国家、为社会建功立业,为百姓谋福。

所以,如果我们真正想修行 ,想积功累德,就要积阴德,而不是阳善,这样才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